脑科学,让适性化教学绽放生命光彩
2016-04-18沈静
沈静
【摘要】适性化教学能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等多元的教育教学目标。而脑科学赋予了适性化教学新的诠释。因此,抓住了脑科学,就是抓住了适性化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脑科学适性化教学放飞个性启迪灵性完善人性
一、 在发现中放飞个性
发现,是大脑活动的重要特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固有的性质。如果一个学生能以发现式的方式来学习和研究探索,则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高效的锻炼。而适性化教学的特点就是注重自主探索的开放性学习,让每个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七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总结出七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生1:比如编“三七二十一”时,我们就想加法7+7+7=21。
生2:我们组编好第一句口诀后,每次都在前一句口诀的得数上加一个7,编出了“一七得七”后加一个7,就是“二七十四”了,再加一个7,就是“三七二十一”。
师:这种方法太巧妙了,想想它们有什么规律?
生1:这些口诀是按一七、二七、三七……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发现了这些口诀的得数每次都增加7。
师:你这是从上往下看的,那从下往上看呢?
生3:得数依次减少了7。
……
学生的学习,总是基于相似而展开的,“相似块”和“特种兵”在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因此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放手让他们对新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此时,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和“特种兵”迅速作出了反应,不断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学习活动得以高质量展开的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探索的体验、发现的能力、自我的认可和前进的信心,再反作用于后一次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二、 在情感中启迪灵性
在学习过程中,脑的活动效率和情感有关。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一刻不停地伴随着产生情感活动。如果学习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就会伴随着一次又一次产生学习的信心、兴趣、愉悦快乐的情感体验。
一位老师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师:在美丽的秋天,学校将会组织一次秋游活动。你们准备去哪儿旅游,能发表你的意见吗?
生:(各种意见齐发,教室里一阵杂乱声)
师: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怎么办?
生:应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
师:这个办法好!下面就请你在纸上写好你想去的地方。
(学生写好后,由组长收好送给老师。)
师:那我来读票,你们来统计好不好?
生:老师您读得太快了,我来不及统计了。
师:那谁有什么好办法呀?
生1: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先写好每一个地名,然后在旁边画“/”。
生2:我是用画“正”的方法统计的。
老师把正确的统计方法投影在屏幕上,并邀请这两位同学上台介绍他们的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的方法谁的好呢?
生1:用正字的方法节省时间。
生2:用画“正”字法来统计不用一个一个加,只要一乘就行了,所以他的方法好。
……
师: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画“正”字法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只在中国才有。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重新统计一下投票?
在这节课里,教师用亲切的话语有效地调控着教学进程,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满怀激情地去投入这次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三、 在尝试中完善人性
尝试是大脑重要的活动特点,从思维的角度看,尝试会充分启动直觉、猜想、分析、推理等一系列的内部机制。从情感角度看,尝试成功会使人产生自信和兴趣,有助于进入好学和乐学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多角度的自主尝试,使学生们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健康发展。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问大家:“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看出了圆是曲线图形。教师紧接着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圆不是直线图形,而是曲线图形,但直线图形有没有可能变成曲线图形呢?”正当学生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时,教师提出:“你可以拿出正方形纸,剪一刀,看能不能剪出一个圆形?”听到这句话,学生立即来了精神,积极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在随后的交流互动中,生1说:“我凭感觉剪出来了这个圆,剪起来还挺麻烦的。”生2说:“我把正方形纸对折后弯弯地剪了一刀。”生3迫不及待地接着说:“我是把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再剪一刀。”“那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谁剪得更像圆?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此时学生都领悟到剪出的图形将会越来越接近圆,也就是说,直线图形是可以转化成曲线图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