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6-04-18林巧莺詹晓燕

教育界·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林巧莺++詹晓燕

【摘要】自我校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以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为此我们开展了以“国学经典”校本化教学内容为引领,探索各级课程多学科联动的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契合点,初步形成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通过研究,突出国学的优势,强调多形式的结合和综合运用,注重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了较典型的教学策略,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为儿童的国学。

【关键词】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名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中,国学教育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我校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为此我们开展了以“国学经典”校本化教学内容为引领,探索各级课程多学科联动的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契合点,初步形成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通过研究,探索教学策略,突出国学的优势,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为儿童的国学。

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阅读主题来实施教学的。教学主题居于中心位置,教学目标、形式、方法、评价以及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等均围绕阅读主题展开。小学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我们倡导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出发点和生命力。

很多学校的国学教学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天性。我校采用的不是单一的读经典、诵经典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化、儿童化的多种教学策略,强调多形式的结合和综合运用,注重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学习,体现了小学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实施的灵活的教学策略。

国学经典主题式教材编排结构一般为“整体—部分—整体”,注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朗读、诵读、背诵、理解和表达等基本技能。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吟咏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

一、 吟咏诵读法

吟咏诵读法,是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基本方法。“诵读为主,理解为辅”是吟咏诵读法教学的依据。小学低中年段重在背诵积累,小学高段侧重于读讲并背诵。诵读时不仅“高声朗读,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有一定领悟的前提下,再次吟唱,心中复现情景,从而进一步入情入境,更深切地领悟诗文内涵。余光中先生说:“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调,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吟诵,对于体味古文和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吟咏诵读法,重点突出课堂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教学思路。

吟咏诵读法教学时,要注意五点:① 情境导入时要结合主题,整体设计教学情境;② 诵读课文时要释词解字,读正确、读流利;③ 再读课文时,注意把握节奏,读出韵律;④ 品词析句要读出韵味;⑤ 体验情感时要反复吟诵,熟读能背,在理解背诵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还可适时进行道德情感熏陶。

除教师讲解外,如何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也很重要。除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赛读;同桌合作读等外,将背诵内容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是很好的方法。比如:边跳绳(踢毽、做室内操、跳皮筋等)边念,这样的游戏巩固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感受到了韵律美、节奏美、思想美。《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中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边学边玩,边玩边乐,边乐边背,它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成长。

二、 情境教学法

马一浮先生强调国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泼泼的;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是自然流出的。”我校虽强调背诵,但重视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运用现代媒体使深奥难懂的国学经典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唤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的实验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将声、像、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处于乐学的境界,使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童趣化。

我校选用了人民大学育灵童国学研究院编写教材中的单元主题,确定了“孝爱”“礼仪”“守规”“勤学”“诚信”“健康”“尽责”“友爱”八个研究主题,采用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动画、朗读、小故事等)。例如,讲读《论语》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时,伴随悠长的古曲,学生齐声诵读,在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时,老师运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动画,让学生明白: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回答不出的问题,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要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再如,老师用动画片中“懒羊羊家里乱七八糟,衣服、帽子、袜子乱扔一地……”让学生感受脏乱的坏处,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整理教室和自己的课桌,在学生诉说劳动成果的同时,体会《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含义。

三、 趣味教学法

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无论是诵读课还是赏析课,都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国学经典的内容多是一些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文道结合。把国学经典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以儿童的兴趣为基点,从具体的事物讲起,将经典具体化、故事化、口语化,挖掘其后面的故事,避免教条化的说教,激发学生对学习国学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包括:讲故事、猜谜、游戏、课本剧、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例如我校每周的国学课上,教师课前讲一个“小故事大道理”来暖身,这往往是学生最喜欢和期待的,内容多是以经史子集等的人物轶事为主,以便学生透过故事了解所读人物的点点滴滴。再如,趣味合唱,将一些诗词歌赋改编成童话式的、具有不同角色的合唱,再将角色分配给不同学生,组织学生以表演音乐的形式来体验国学。又如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运用生动形象的手语,有助于巩固理解、积累内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个性发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四、 生活化教学法

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吟诵,在教学方法上同样是积淀。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国学与儿童生活相联系,走进家庭,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生活化教学是指国学课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联系生活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汲取古人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学中,教师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国学,拉近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

国学教育的生活化,使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使他们“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有实验老师发现,每节下课学生走出教室,学生的身体难免会无意中碰到过道中的桌椅,造成班级课桌椅七扭八歪的。于是,老师在讲《弟子规》中“宽转弯,勿触棱”时,让学生排队站到前面演示,怎样做才是“宽转弯,勿触棱”。通过学生的亲身演示,以后每节课上下课都井井有条了。这是课程实施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内容生活化教学的一个案例。

教师还在课堂上探索、总结了多种方法,如:意境渲染、多媒体辅助、动作演示、设身体验等,都对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加深了对文本内涵意境的理解。上述的这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突出了师生互动的理念,通过激励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国学经典学习中,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热情。总之,探索教学策略,突出国学的优势,将国学校本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相融共生,兼容并蓄,使其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为儿童的国学。

(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国学经典主题式阅读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国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垂”改成“掉”,好不好?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