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治理视角下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路径探究

2016-04-17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凉山彝族救助

谢 佳

(四川旅游学院组织人事处 四川 成都 610000)

协同治理视角下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路径探究

谢 佳

(四川旅游学院组织人事处 四川 成都 61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社会治理体制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在此背景下,结合协同治理理论,针对目前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工作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平台,两个方向,三个板块,四个层次”的全方位、多层次、积极有效的“凉山综合救助体系”,克服政府、NGO组织及社会其他力量互相排斥、各自为战的问题,加强政府、NGO组织、当地彝族家支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凉山失依儿童这一社会管理难题。

协同治理;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路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由于当地大部分彝族人聚居地区长期持续的贫困问题、仍然严峻的毒品、艾滋病侵袭问题、相对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等诸多原因,使得当地彝族失依儿童生活环境相对恶劣,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由于失去父母的照顾,他们最大的困难是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病难所医,失学、辍学率高,身心发展受阻。一些孩子为了维持生计被迫放弃受教育的机会,小小年纪就得承担大量家务活,更有甚者被诱拐至其他地方成为童工。

一、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定义

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因各种原因去世或父母犹在但无法抚育,只能由他人或组织维持生活的16岁以下的儿童。①根据凉山州的特殊环境与具体情况,凉山失依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父母双亡的孤儿;第二种是单亲孤儿;第三种则是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其中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中大部分是具有凉山彝族地区特色的父亡母改嫁造成的“事实孤儿”,以及父母双方或一方因为毒品或艾滋病服刑或外流造成的事实上无人照顾抚养的儿童。本文所指的失依儿童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孤儿,也包括艾滋病致孤儿童及因毒品困扰而失去依靠的特殊儿童。

二、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现实困境

(一)生活适应困难和健康问题突出

凉山彝族失依儿童家庭的破碎,家庭经济的困难,抚养人的精力有限等多方面原因都使得他们出现生活适应能力差的情况。在昭觉这样的毒艾重灾区,由于毒品艾滋病的肆虐,当地彝族失依儿童数目众多,抚养人可能自身也由于受毒品、艾滋病影响无法完整履行对他们的关爱与照顾。由于饮食结构单一营养价值不高,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卫生医疗条件的滞后使得孩子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加上当地对宗教仪式治病的信任使得许多孩子即使患病也难以得到有效治疗,情况十分复杂。

(二)教育长期缺失和辍学情况严重

2001年国家政府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的资助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地区适龄儿童的求学问题。但此项政策并不是专门针对孤儿的教育救助,也没有在当地除“两免一补”之外推行专门针对孤儿的先关教育救助配套措施,所以并未能完全改变当地失学、辍学情况严重的问题。由于该地区多数彝族失依儿童的家庭经济拮据,很多家庭仅仅能够维持孩子的温饱问题,且家里缺少劳动力,抚养人无法照顾众多弟弟妹妹等,致使其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或回家充实劳动力,或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很多家庭的抚养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观念落后,根本意识不到教育对于孩子长远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孩子的求学机会。此外,毒品、艾滋病、犯罪、非正常死亡等外在因素直接摧毁了他们受教育的经济基础与家庭基础,造成辍学。一些失依儿童的现有扶养人没有足够能力和精力支持孩子上学,他们或也沉迷毒品或酒精,或也因为其他原因外流或打工,无法履行抚养人的义务,使这些失依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侵占。这些现实原因都造成了当地孩子较高的失学、辍学率。

(三)家庭功能弱化和心理状态不佳

家庭是成员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个体出生后在与其他家庭成员互动过程中学习掌握基本价值观并形成世界观与人生观,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下获得基本行为规范的参照,使其自发地遵守家庭共有的规范并在出现行为偏差时得到自动修正。可以说家庭对成员的影响是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替代的。然而当地失依儿童基本处于残缺家庭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或不存在导致家庭引导、教育与支持功能弱化,缺少父母关爱使得他们无法以父母作为学习参照榜样,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无法学习社会化行为规范,这都会严重影响其行为的社会化。此外,长期得不到关爱,情感需求、归属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造成他们心理敏感、自卑、孤僻、暴躁、任性、极端等问题。

三、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成因

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地区的失依儿童的数量规模、失依成因、生活现状与所获得的救助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该地区的失依儿童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贫困问题的长期持续

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情况具有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扶贫难度大等特点,属于原始落后的贫困,面深面广的贫困,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交织的贫困。1965年民主改革使凉山彝族人民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地成功跨越,然而社会形态的巨变却没能带动经济的腾飞。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大部分地区仍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凉山州贫困人口多聚居于高原、山地等偏远地区,远离经济中心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道路交通十分不便直接导致了当地群众物资信息交流、商品引入输出不畅,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尽管多年来国家一直坚持对当地的扶贫开发,凉山州普遍贫困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社会问题的严重困扰

凉山州最突出典型的社会问题便是毒品、艾滋病,贫、病、毒交叉,“并发症”不断延伸,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现,失依儿童也是其“并发症”之一。毒品80年代末开始在凉山州地区流行,1993年毒品在昭觉泛滥,昭觉成为了全州典型的吸毒、贩毒重灾区,一些偏远的村子里甚至家家涉毒,可以说毒品和艾滋病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的灾难。据四川省卫生厅公布,截止到2013年6月,四川省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和病人数居全国第三,共计51723例,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占25608例,约占全省的50%。②由于毒品与艾滋病导致大量当地人口死亡、入狱或外流且其中多数为青壮年,许多家庭因此变得支离破碎,不少当地传统社区因此结构失衡,产生了很多孤儿和无人照顾的孩子。即使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在打击吸毒、贩毒的犯罪行为,NGO组织也一直致力于协助政府开展各项积极防治艾滋病的救助行动,然而毒品与艾滋病带来的后遗症在短时间内仍不能完全被治愈。可以说,毒品、艾滋病是出现失依儿童现象十分重要的成因之一。

(三)彝族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比较宽松,许多家庭至少有三个孩子或更多。当地传统观念认为多子才能多福,而无子女对彝族人来说则是一种悲剧,由于彝族习惯法规定父辈的财产必须由儿子继承,无子则需将财产交由家支保管,处于对私人财产的保护,生子是一件重要而光荣的事。无节制的生育却无能力养育,导致贫困家庭或者残缺家庭除了保障孩子的基本吃住条件,无法再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父母去世、离异、服刑、外流后,失依儿童的处境愈加艰难。

(四)非正常死亡人口的居高不下

由于凉山彝族聚居区很多偏远山村仍然延续着旧有的传统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大凉山的粗放与狂野让当地彝族人性格火热奔放,彝族人看重尊严,重生也重死,在表示屈辱、抗议与报复时常采用极端的传统彝族文化中的“死给”方式,在习惯法作用下,死者的家支通常会出面为其讨回公道,冤冤相报的“死给”形成恶性循环,若没有得到及时调解还可能引发家族之间的械斗,容易造成了大量男性青壮年伤亡,产生许多无辜的孤儿。此外,由于凉山州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山洪、泥石流也造成了比较高的死亡率。

四、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现状及问题

(一)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现状

自2005年以来,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国内外NGO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分别采取了一些行动来帮助这些失依儿童,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失依儿童救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政府不断加大救助力度,主要是由当地民政部门在贯彻我国针对困境儿童或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相关救助文件的背景下开展的一些保障性救助工作,如提高孤儿月人均保障标准,提供“两免一补”政策以及“9+3”免费教育计划等教育政策支持;其次,国内外NGO组织积极参与救助,多家国外NGO组织都曾在或仍在为凉山地区的弱势群体或困难人群提供不同的帮助,其中还涉及到专门针对失依儿童的救助项目,而目前投入凉山的救助孤儿的大部分项目的资金主要是由社会善心人士、关心弱势儿童发展的国内外社会机构、协会、组织等发起并宣传、呼吁、募集而来的。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NGO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在凉山州进行救助活动的国内外NGO组织对失依儿童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已成为救助当地失依儿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问题

近年来政府和各社会组织在凉山彝族失依儿童救助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尝试和努力值得肯定,但在救助行动中也涌现了以下问题:

首先,救助政策执行效率低。由于失依儿童与其他困境儿童的内涵与外延多有重叠,尚未能有一个完整的划分标准,从而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一些尚未达到政府救助标准但事实上生活困苦的失依儿童的保障力度还不够,覆盖范围还不够广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遗漏。同时,没有切实的专门救助政策,地方级政府在落实救助政策时缺乏详细准确的参照标准,造成保障力度不足,执行力度欠缺,难以彻底解决当地失依儿童问题。此外,由于失依儿童多数住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使得政府在执行救助政策时的效率也不够高,部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大打折扣。

其次,救助行动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群体自媒体报道以后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大较广的舆论影响。且后续报道较少,许多NGO组织的救助实践过程与结果宣传不力,仅能在该组织的官方网站或博客、微薄上获知,信息传播面还不够广。具有一定规模的NGO组织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以个人名义发起的救助行动,宣传更是少之又少,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宣传的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更为广泛的救助资源的争取与吸收,而且各NGO组织合作交流比较少,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所进行的具体项目与所得到救助成果也未能及时通过信息平台或媒体分享与反馈,使救助者、爱心捐助者不能及时地了解救助对象的信息、变化与整体救助行动的进展情况。然而救助活动信息的不及时更新与调整容易出现活动的简单重复,造成已得到帮助的对象所有资源重叠或浪费,而未得到帮助的对象仍然没有获得任何救助资源。此外,有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没有网络进行对外宣传,当地失依儿童的个人情况可能更加糟糕,但却因为无法对外求助而得不到及时的救助。

第三,救助组织之间的资源重叠和浪费。目前在凉山彝族地区实施多种救助项目的NGO组织数量越来越多,除了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国际NGO组织,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本土NGO组织。这些NGO组织之间救助重复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因为项目的指向性或倾向性,一方面对受救助对象某些方面救助过度而另一些方面救助不够,救助开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对已有受救助对象的划分不清、认定不明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没有使救助效益发挥到最大。且由于不同NGO组织的经费来源方式不同,运作资金充足的组织得以顺利开展长期性多方面深层次的救助行动,但有更多已成型的救助方案因为组织经费不足而未能真正采用。地方政府对待NGO组织的工作的态度是既支持又限制,一方面NGO组织的自筹资金缓解了当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自组项目得以帮助更多需要救助的失依儿童,为他们的发展带来帮助;另一方面,出于对地方安全和政府治理权的保护等方面的考虑,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救助项目在当地的深入开展。当地政府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不少项目由于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制约仍在等待机会。

第四,救助活动类型单一。许多社会组织的救助活动都具有类型单一的缺点,绝大部分NGO组织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民间组织都习惯采用单纯捐款捐物资的单一方法在特殊时间如寒冬时对失依儿童进行短暂的救助。一方面可能由于组织自身规模与资金的局限,许多组织没有能力展开大规模的救助活动,他们只能怀着关爱的心情全力采取能成型的爱心活动来提供帮助,虽然力度不够,但仍宝贵。另一方面可能是某些组织的负责人缺乏对救助活动的整体认识,认为提供金钱解决经济问题就可以使失依儿童得到应有而政府忽略了的救助,然而单纯的经济救助并不能使他们真正从根本上得到解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的外在性帮助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如果一旦因为各种原因停止这种帮助,那么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失依儿童需要得到的真正救助是从家庭层面出发,保障家庭的基本功能得到基本恢复或得到合理弥补,同时对儿童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帮助提供切实有效且有可持续性的支持,以便使儿童能由内向外地得到身心发展,和其他孩子一样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五,救助活动与当地民族文化冲突。在传统的彝族人看来,血统与等级非常重要,尤其是土司后人或黑彝大多自视很高,强调自己的“贵族身份”,在他们看来接受来自非家支成员的救助会被看成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的施舍。NGO组织进入彝族聚居地区开展救助活动时尚未弄清楚当地民族文化禁忌,采取“一视同仁”、“一锅端”的无差别对待,因而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在一些志愿者进行具体救助过程中,由于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语言沟通不够恰当,也出现了一些让彝族同胞认为受到侮辱或伤害的冲突。这些冲突一方面使当地居民对外来NGO项目产生了一些抵触与排斥,另一方面也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阻碍了救助项目的正常展开。

五、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综合救助体系

治理理论的核心特征即“协同”。协同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除政府组织外,民间组织、企业、家庭以及公民个人在内的社会组织和行为体都可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强调各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与协作。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强调各个组织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强调各个组织行为体之间的协作,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③在此视角下,笔者认为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具体救助工作可发展为“一个平台,两个方向,三个板块,四个层次”的全方位、多层次、积极有效的“凉山综合救助体系”。

一个平台:即建立一个以彝族家支为单位,政府、NGO组织为基础,以生活、教育、医疗为核心,救助信息及时传递与反馈的综合救助平台。通过这个综合救助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夯实救助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政府、NGO组织以及家支等多种力量的救助工作基础,确定救助工作的开展方向,并使得社会企业与个人能够直接参与到对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救助行动中;另一方面通过救助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使得救助工作的相关信息公开并且能够受到社会各界与新闻媒体的有效监督。

两个方向:即将凉山彝族失依儿童分为“现有失依儿童”与“潜在失依儿童”两类,对已经成为失依儿童的对象积极采取多方面、深层次措施积极救助,而对可能成为失依儿童的对象进行源头防治,清除或降低其失依的可能性,从而使失依儿童的数量真正得到控制,从而使得失依儿童这一群体能够逐渐转变为正常儿童,不需要救助也能过上幸福新生活。

三个板块:即将对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救助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基本生活救助,第二大板块为教育救助,第三大板块为医疗卫生救助。每个板块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灵活有序地设置各种与之有关救助项目,以避免出现项目之间的重叠及覆盖不全的问题。这样划分板块并分别设置救助项目的优势是能集中政府、NGO组织的力量,分头分块开展救助活动,确保救助的全面覆盖,并且有效避免了多头领导或跨界指挥,提高了救助工作效率。

四个层次:即从政府、NGO组织、社区、彝族家支四个层面共同解决凉山彝族失依儿童问题,形成政府引导NGO组织、NGO组织与NGO组织互组同盟、政府、NGO组织与社区相结合、社会救助与彝族家支自救互动的良性循环体系。

(一)制度保障——政府完善相关救助政策

要构建针对凉山失依儿童的综合救助体系,政府在设置相应的救助政策和落实相应的救助措施时应将工作目标与内容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以“防”为中心的政策与措施,另一个是以“救”为中心的政策与措施。政府应清楚认识到凉山彝族失依儿童可分为“现有失依儿童”与“潜在失依儿童”两大类,对已经成为失依儿童的对象积极采取多方面、多层次措施积极救助,而对可能成为失依儿童的对象进行源头防治,清除或降低其失依的可能性,从而使失依儿童的数量得到控制。

1、以“防”为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防”意味着政府要追本溯源,认识到当地失依儿童的根本成因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便从根源上切断产生失依儿童的可能性。凉山州彝族失依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当地影响范围广、积弱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的贫困问题。针对这一根本难题,政府应继续推行在凉山州各大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快使凉山州经济落后的区域走出有当地特色的自救自助发展道路,彻底改善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情况,从根本上提高当地人民收入,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使得当地人民真正受惠。而另一造成凉山失依儿童众多的原因则是当地毒品、艾滋病的不断打击。鉴于毒品、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特殊性,政府应

2、以“救”为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救”意味着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向当地失依儿童适度倾斜,并针对其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建立完善针对失依儿童的户籍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各个地区失依儿童的即时数据以提供后期各种救助工作开展的数据基础;在严格执行国家救助资金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对特殊现象进行区别处理,设立专门针对失依儿童的州、县、乡、村各级救助标准制度,在详细了解各地失依儿童的实际情况后科学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救助资金标准,切实保证不同困难程度的失依儿童得到应有的、足够的资金扶助;同时完善救助针对失依儿童的救助政策,在已有政策的宏观指导下及时发现、处理新问题并逐渐完善政策,做到应保尽保,一个都不少地全面保障;建立和完善失依儿童的情况跟踪回访制度,及时发现失依儿童的困难并及时解决。此外,当地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当地失依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的关注度,继续执行国家下发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9+3彝区免费教育”等政策文件,并针对建立的适龄阶段失依儿童的相关数据提供州、市、县、乡各级的帮扶标准,切实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入学并持续学习,降低失学、辍学率,提高这一群体的知识水平与整体素质,使当地持续的教育缺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运行基础——NGO组织共组多种合作同盟

NGO组织在凉山经过多年的活动,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收集了大量有关当地特别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失依儿童的走访资料,可以说已成为了除政府外的主要救助力量。而NGO组织的项目、资金来源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投资方因某些原因撤资或要求取消某些项目,则将使得NGO组织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NGO组织作为救助凉山失依儿童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应不断寻求自身发展,与其他NGO组织组成合作联盟;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向政府靠拢,与政府结成同盟。NGO组织与政府结盟,既能使政府成为NGO实施具体救助项目的最大后盾,又能使政府“腾出手”将这将一部分公共服务外包给在当地活动的NGO组织并给与适当的帮助,扶持其逐渐成为救助失依儿童的重要力量。

除了政府支持国内外NGO组织和培育凉山本土NGO组织发展之外,各个NGO组织也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写作,共组合作同盟,通过整合与精简共有资源,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互相借鉴对方成功之处,达到一赢多赢的局面。在已有项目结束后,非政府组织合作同盟应集中优势力量,统一行动方向,落实行动指南,对失依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发展等方面的困境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最后逐一完成对口救助工作,实现民间力量的最大化从而使公益利益最大化。非政府组织合作同盟还可以将救助项目的方向进行整合和拓展,对组织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实现资源均衡分配,减少资源浪费,并对各自优势项目进行集中支援,形成真正有效的、长期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模式。

(三)长久动力——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共同监督

1、媒体的持续关注

“凉山彝族失依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首次通过进入社会大众眼中即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媒体宣传的广泛性使得社会各界得以直观了解到凉山州失依儿童的现实情况,然而除了媒体“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抓眼球”报道能使这些失依儿童得到一定的帮助外,持续的媒体关注度才是保证失依儿童的救助能够长期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否则宣传与信息通报的断裂将使得这一群体的生活真实现状慢慢变得鲜为人所了解。因此,要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对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救助中来,一方面需加大整体救助活动与具体救助工作成果的宣传力度。通过比较传统的媒体报道手段进行相关报道宣传外,还应采取网站、QQ、微博、微信等新型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相关救助项目与活动的实际成果,及时披露当地失依儿童的困难和需求,从而做到长久持续地吸引社会关注使他们能够获得来自各社会组织、爱心团体、志愿者组织、爱心慈善人士等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直接救助。

2、社会各界的长期监督

媒体除了能够作为宣传的媒介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并了解凉山彝族失依儿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成为社会大众监督失依儿童救助情况的平台。对这些失依儿童的伸出援手的除了中坚力量——政府,重要力量——NGO组织外,还有企业、慈善组织等多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救助过程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然而这些救助主体对救助对象的救助力度、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救助措施施行情况、救助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失依儿童情况的反馈都需要一个公正且客观的监督,而这个监督主体则应该是通过媒体这一平台聚集起来的社会各界力量。只有在这些客观力量的持续监督下,对凉山失依儿童的救助才能有效地展开,在救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更及时地被发现并解决,最终保证救助模式能够长久、健康地运行。

(四)延续条件——本土民族力量的协助参与

彝族家支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彝族人寻求保护,获得认同的重要机制,传统意义上的凉山彝族社会中是有习惯法约束,理论是不存在失依儿童的,但是由于家支制度受到现代社会管理的冲击而功能弱化,家支的自我救助功能无法承载现有数量的失依儿童。但不可否认的是,家支制度作为彝族历史文化中典型的存在对失依儿童的保护仍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失依儿童问题,彝族人应该重新重视家支的作用,在同社区中改分散扶持形式为集中扶持形式,在政府和NGO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将失依儿童尽可能统一帮助,以保证救助的效率和执行力。

对少数民族人民而言,民族文化的存在代表着民族的存在,如果民族文化衰败则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彝族文化对彝族人民的影响程度非常深,一些彝族有志之士在看到自己族人的艰难苦境后,提出了“文化自觉、社会自救、民族自强”的口号,希望能通过唤醒民族同胞,发挥出他们的个人力量,让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挖掘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批判本民族文化的糟粕,通过整合这些不同文化来构建自己新型的彝族文化。

六、结语

对于凉山彝族失依儿童的救助绝不仅仅是提供一些物资补助那么简单,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长效合理的保障体系。基于此,政府和NGO组织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支持与关爱体系;制定精准的分类指标以便实施分类保障;同时理顺机制,由政府牵头、NGO组织参与、社会力量支持来搭建救助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只有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并长期推进各项具体救助任务,才能让他们得到充分关怀和照顾,过上生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正常生活。

【注释】

①章爽.“善行凉山”——关注大凉山里的失依儿童[J],社会与公益,2012(04):15

②四川5万余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凉山州占一半,http://sc.sina.com.cn/news/m/2013-09-05/0638120087.html

③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01):141

谢佳(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管理学硕士,研究实习员,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就职于四川旅游学院组织人事处,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凉山彝族救助
彝族海菜腔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水下救助抢险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水下救助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