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2016-04-17霞,丁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纺纱专业知识专业课

印 霞,丁 彬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印 霞,丁 彬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对“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探讨,提出开发本土化的全英语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等措施,同时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教育国际化

中国正由世界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纺织品对外贸易以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迫切需要既精通纺织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综合型纺织专业人才。因此,纺织工程专业课开展全英语教学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多所纺织高校陆续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大多数是以开设双语课程作为起步。我校(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设立了专门的实验班,招收对英语授课感兴趣且英语功底较好的学生,他们与普通班学生分开上课,接受的全套专业课都是双语授课。目前,该实验班已连续招收5届学生,教学效果显著且学生反映良好。

“纺纱学” 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平台课之一,是面向本科生所有专业方向(包括针织服装、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验与商务、纺织国际贸易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的必修课,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也为研究生开展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奠定重要的专业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在该实验班开展“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谈一些体会和建议,为今后实验班专业课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的顺利过渡做好准备。

一、 教材建设

采用优秀的英语教材是提高全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国外原版英语教材具有英语语言准确规范、内容科学系统等优点,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如专业课中涉及的有些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与国内标准不尽相同,度量衡单位的使用不同; 教材编写模式与我国现有规划教材差别较大,不符合我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生经济上难以承受等[1]。因此,我们认为将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相结合,融合中西教材编排特色,同时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并能反映学科前沿的外文文献进行编译,开发出本土化的《纺纱学》全英语教材(其中对某些专业词汇、术语和疑难词汇做适当的中文注释,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将更适合中国学生理解吸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纺纱学”是一门注重设备和工艺过程的课程,实验环节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目前实验用英语教材或指导书异常缺乏,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安排自行编写实验手册。实验手册还可附带光盘资料,涵盖纺纱各个工艺过程的动画和英语讲解,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

二、 教学方法

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对于一贯接受中文授课的本科生来说,开展全英语专业课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全英语授课,逐渐地习惯用英语思维,轻松自如地掌握专业知识。在每次上课开始的前5~10分钟,可以用英语聊一些有趣的生活话题,句式用词简单易懂,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调动起课堂的英语应用气氛,然后自然过渡到专业课教学内容。在学期开始的前几周,教师主要使用慢速英语讲授课程,每次上课先列出核心词汇及中文解释,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复讲解,力求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全掌握每节课的重点。课后的作业简单易答,并经常表扬学生在课堂及作业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并没有那么难,以建立学生全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之后的几周,课堂上不再对专业词汇进行中文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纺织专业词典,课前就熟悉相关词汇。课堂上教师可做些简单的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逐渐习惯用英语思维。在此之后,教师再在课堂上引入问答、讨论等难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并增加作业的难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要做到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维持学生全英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

2. 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

综合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动画、教学短片、工厂实拍视频等,将专业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名词术语和工艺过程更易理解。PPT课件主要是按照纺纱工艺路线的顺序讲解专业术语、设备机构和工艺原理等,让学生对纺纱过程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动画可以形象地展示各个工序的动态工作过程,对理论讲解难以理解的部分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在课堂上深受学生的普遍喜爱;教学短片一般是由科研院所或者设备厂商制作的针对某个特定工序的视频,视频清晰、解说细致,并且能反映当下最新最前沿的纺纱设备和技术;工厂实拍视频则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工厂,帮助他们了解实际工厂里整个纺纱生产流程的装备、规模及运行情况。在理论讲解部分,可以多结合生活中的形象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讲到纺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梳理,梳理机梳理纤维的过程与梳头发的原理相似,可以举女生梳头发的例子来讲解,一方面生活中实例的英语表达比较好懂,另一方面这样讲解形象,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堂上还需加强与学生互动,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在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英语交流能力。

在课堂之外,建立“纺纱学”全英语课程网站,上传与课程相关的包括PPT课件、动画、视频等资料,以及对学生理解课程有帮助的参考资料,使学生随时可以获取相关资源。还可以利用电子邮箱、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答疑,帮助学生解答专业课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任何疑惑,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心理动态,及时调整讲课方式,以便有效提高全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 考核方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准确、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考核环节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比如,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考勤、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占课程总成绩的10%;实验环节占总成绩的20%;学期后期布置一个大作业,占总成绩的30%,大作业的形式可以是撰写一篇全英语小论文,也可以出几个小题目,学生通过查阅外文资料,然后构思、设计和制作全英语 PPT ,并作5分钟课上报告,还可以是学生分组在纺纱小样机上完成试纺任务等形式来考核;期末的全英语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40%。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多个部分组成,既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整个课程考核的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擅长闭卷考试的学生。

四、 课程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 “纺纱学”全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纺纱学”课程中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和工艺原理,最好在全英语“纺纱学”课之前,开设一些浅显易懂的或者基础类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比如“纺织导论”“纺织材料”等,使学生在学习“纺纱学”课程之前对部分专业术语和知识有所了解,降低“纺纱学”全英语教学的难度,且有助于后续专业平台课程全英语授课的全面开展。这就要求在全英语纺织专业课程的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完成纺织专业课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的过渡。

2. 专业课教学和语言教学不要本末倒置

开展纺织学科专业课的全英语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既精通纺织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综合型纺织人才。精通纺织专业知识是首要任务,因此,全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讲授专业知识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用英语思维及英语交流的能力。在全英语教学中,英语只是手段,传授专业知识才是目的。即首先要让学生听懂教师讲的是什么,然后才是能够用英语表达。如果过度强调英语的学习,一味增加英语教学的比重,那么不仅会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还会打击学生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全英语教学的初衷。

3. 课程难点的讲解可以适当掺杂中文

“纺纱学”是一门偏工程的专业平台课, 包含众多工序的工艺原理和加工过程, 设备运转

和加工过程往往是“动态”的,涉及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专业词汇,而是一连串术语和词汇,如果仅仅是词对词地翻译成中文,会造成描述的支离破碎,从而影响学生对整个过程的理解。因此,对于某些课程难点,建议运用简短精炼的汉语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先讲解,然后再引入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最终过渡到使学生接受对整个过程的英语描述。

五、 结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纺织学院实验班双语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少学生毕业后去外企工作或出国留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交际能力、竞争能力的纺织专业人才,全英语专业课教学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虽然在该实验班开展“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获得了一定成效,但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纺纱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国际化综合型纺织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 樊习英,郑建国. 高校本土化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 (3) : 66-69.

[2] 王今越,范尧,高建磊. 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 (2):72-74.

2015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X11011502)

印 霞(1984—),女,江苏泰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E-mail:xyin@dhu.edu.cn

丁 彬,E-mail:bingding@dhu.edu.cn

G642.0

A

2095-3860(2016)05-0414-03

猜你喜欢

纺纱专业知识专业课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