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联袂对联 大道连理至简
2016-04-17宁波
宁 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筷子联袂对联 大道连理至简
宁 波①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对联、筷子都起源于中国,都是成双成对的事物,也都具有悠久历史。对联、筷子看似简单,却体现了朴素的“大道至简”思想,以简化繁,以寻常见新奇,在中华文化大受西方文化冲击之际,依然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凝聚华人华心的作用。炎黄子孙不论身居何处,不论有何信仰,不论贫富贵贱,只要一拿起筷子,就会生出悠悠家国情怀,守望中华大地。对联、筷子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有力载体,对传承核心价值观亦可起到传道至简的效果。历史上凡是烦冗的文化,要么湮灭殆尽,要么仅存留于极少数人群。因此,要使核心价值观传承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对联和筷子无疑成为了一个寻常却又很不寻常的载体。
对联 筷子 大道至简 核心价值观
对联和筷子,都是中华文化当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甚至司空见惯到人们已难以将其与文化相关联。比如在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中,几乎无其踪迹。在阴法鲁、许树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中,也未见专目论述。可见,人们对对联、筷子已熟视无睹到何种程度。悖谬的是一向被奉为圭臬的不少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遭受西方文化冲击时几乎土崩瓦解,而对联、筷子却在不知不觉中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向是简洁的,甚至常常简洁到习以为常、渗入骨髓,以致一谈起文化时总会被人们不知不觉忽略了。而今,在日益关注中华文化传承之际,一方面需要传承弘扬阳春白雪,另一方面需要挖掘传承那些极富生命力却又极为寻常的文化事项。尤其是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它们往往具有更加亲近、持久、感化的特征。
一、联筷风仪,顺承阴阳
对联、筷子都是成双成对出现,因而它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天然有着内在联系。对联分上联、下联和横批,与古代阴阳两仪的哲学一脉相承。《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其形象直观的表现是太极图(双鱼图)。比照太极图,可知对联上联代表天、代表阳,下联代表地、代表阴,中间横批代表阴阳和合、上下联动。对筷子而言同理,筷子有两根,一静一动,一阴一阳,和合则夹取自如,否则就会不协调,眼见美味却无法夹取入口。首次使用筷子的外国人,无不常常遭遇这一窘境。“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①欧阳江南:《趣谈筷子文化》,《寻根》2013年第2期。诚如李辉德对联所言:“简约象形存易理;圆融方正有乾坤。”可见,小小的对联、筷子,蕴含着天地、阴阳之道,在对立中有统一,在互动中有呼应,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典型教化。对联字字相对,意义相关,在矛盾对立中不失和谐。筷子也一样,相互对立却分合自如、进退有道,在矛盾对立中趋于统一。
二、联筷虽小,承续文化
“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经过岁月的磨炼和时间的洗礼,筷子不但没有被历史淘汰,反而越发地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①欧阳江南:《趣谈筷子文化》,《寻根》2013年第2期。还有学者指出半坡时期出土的骨簪,被视为筷子的雏形。②秦耕:《筷箸起源于中国》,《吕梁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对联、筷子看似简单寻常,却在不知不觉中简约、恒久、有力地传播着中华文化。一方面,国内民众不论老人还是孩子,不论传统派还是现代派,不论推崇本土文化的还是喜欢西方文化的,对对联和筷子的态度几乎都比较接纳,没有表现出在某些文化观点冲突时的那种决绝。比方说20世纪初期那些崇洋派,一边在痛骂传统文化的迂腐和保守,一边还在用筷子吃饭,逢年过节乐呵呵地贴个对联;而今居住西式别墅的国人,一边以寓居西式建筑倍感自豪,另一边却依旧习惯用筷取食,每逢春节在门框上贴副对联祈禳福祉。再看外国人,了解文化也常常从筷子、对联、书法等开始。尼克松访华举箸、奥巴马访华用筷,都成为外交史上佳话。可见,筷子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其他器物难以取代的一个特别文化符号。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筷子,只要有筷子的地方就会有中华文化的影子。由此可见筷子本身作为寻常食具,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而且其所具有的友好包容也让人感同身受。对此,王素芹在对联中曾描述道,“随叫随到、不嫌男女老少;即拿即用、未分春夏秋冬”,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三、联筷连理,寻常教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而近代以来遭遇西方文化挑战,不少民俗文化日渐式微,有的要么仅仅存留于文字记载,要么早已销声匿迹,然而对联和筷子虽同样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却依旧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对联与筷子文化相结合,使中国人的寻常教化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如薛鲁光在对联中所言,“举筷投箸,肴馔三递展孝道;尝荤茹素,天下劳苦守家仪”;再如马霞聪对联所言,“一双竹筷,合分有度,尝尽世上荣华,丝毫勿取;两支木挟,长短无异,量遍人间冷暖,天道自知”;还如宋贞汉对联所述,“无分长短,共具方圆,相依相伴真情见;何论主从,同尝甘苦,偕止偕行挚爱深”等。这些对联通过以筷类比,富含伦理教化,韵味无穷,其效果常常是空洞口号和长篇大论所无法比拟的。
至今,很多中国家庭仍习惯从学对对子、学用筷子开始,对小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从中既传授文化基础,也兼教为人之道。《周礼》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中国孩子从小学习用筷之日,就是学习用餐礼仪和家常伦理之时。筷子使用十分方便,但也因此容易有失章法。如梁实秋在《圆桌和筷子》中所言:“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扒、能拿、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如无分寸,势必不雅。因此中国人学用筷,同时是在学做人。所以用筷子有十忌:一忌迷筷,举筷不定;二忌翻筷,从碗底拣食;三忌刺筷,以筷当叉使;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正咀嚼的鱼肉;五忌泪筷,夹食带汤,滴答乱流;六忌吸筷,将筷子放入口中吮吸;七忌别筷,把筷子当牙签;八忌供筷,把筷子竖直插入碗中;九忌敲筷,以筷击碗或桌子;十忌指筷,持筷指人说话。①吉俊:《中国筷子文化礼俗》,《上海工艺美术》2013年第2期。出现以上忌讳,常常会给人带来不适,有失尊敬和礼貌。因此,中国人往餐桌上一坐,也常常是大人教育孩子的第二课堂。学会用筷子,实是包含了日常教化和对孩子的期许。
四、联筷相随,大快人心
对联除文人表志之外,民间多用于喜庆之时,因此常与快乐之事相联系。筷子,因为成双成对,且“筷”字谐音“快快乐乐”,更成为民间所喜爱的寻常之物。除却饮食之用,筷子还有很多衍生民俗。如在传统婚俗中,馈赠筷子寓意“快生贵子”。有的更进一步丰富化,“从姑娘出嫁时的‘陪嫁筷子’,花轿启程前的‘撤筷子’,到洞房门帘上的‘串筷子’,横梁上的‘束筷’,直到闹新房后的‘戳窗投箸’等”①王含:《略论筷箸的发展与民俗功能》,《经贸实践》2015年第9期。更加多样和丰富。“筷子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物,国人使用方顶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婚俗中,筷子祝福新人快生贵子。送情人的筷子,表达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的决心。送亲朋的筷子,表达贴心地关怀对方生活。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八双筷子祝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因此筷子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餐具,更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②谢瀛慧、黄剑、潘东潮:《筷箸文化内涵延伸与传播》,《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015年上海市筷箸文化研究会与上海市松江区文化馆联合举办“对联颂筷”征集活动,得到海内外热烈响应。通过对联普及筷子文化,通过筷子发扬对联文化,让大家从司空见惯却又知之不详的对联、筷子中,了解筷子发展史、用筷习俗、对联文化,寄寓人生哲理和美好憧憬,从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这项活动寓教于乐,为大家喜闻乐见,收到超乎预期的效果,值得延续下去,凝铸成一道优美的文化风景。
五、联筷有章,传道至简
对联、筷子的最大特点是“大道至简”。这不仅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治学魅力,也是而今纷繁热闹的商品经济之道。比如筷子适用性远胜刀叉,“无论是煎、炒、煮、烧、炸、烤,不管是丝、片、条、丁、丸、块,只要灵活转动、挑拨、张合、伸缩小小的两根棍子,就什么都能‘筷到擒来’。”①谢瀛慧、黄剑、潘东潮:《筷箸文化内涵延伸与传播》,《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据说,“我们的祖先进食也曾经使用过刀、叉和匙,而最后选择筷子,是因为使用筷子方便,有助于品尝食物的千般滋味,更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寓意。”②欧阳江南:《趣谈筷子文化》,《寻根》2013年第2期。可见,历史上曾经出现多种助食工具,唯有筷子因其易得、简洁、方便成为中国人钟爱的食具。商界也一样。君不见不论企业文化简薄还是厚重、卑微还是高贵,最后都趋于简明扼要的视觉符号——品牌标识。
而今,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以对联、筷子为载体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方说,从筷子文化中可以处处体会到与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关联。例如,在中国餐桌上,只要用这种出现数千年之久的筷子进食,其彰显的正是古老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大家围坐一起用筷取食,体现了平等、和谐;再比如不论身处何处,也不论是否熟悉孔孟之道、中华文化,只要吃饭时用筷子,就会生出悠悠的故土情结和家国情怀。用对联宣传推广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无限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张华的对联,“一支宁折不弯,恰似英雄本色;十根协力难断,犹如大众精神”,就通过筷子彰显了精诚团结的意义;卜用可的对联,“纤身堪大用,看手快臂长,取物如同双剑侠;直节有高风,任贫门富户,对人总是一般心”,表达了一种平等待人的观念;刘红波的“两根傲骨,绝意肥甘,管住舌尖腐败;满座清风,置身淡泊,放开眼底乾坤”,则展现了一种廉洁清正的风仪。此外,还可以珠联璧合,发挥二者协同效力。如在筷子上雕刻有美好寓意的对联,使其润物无声,寻常之中见教化。
综上所述,对联、筷子在不胜枚举的中华文化事象中或许微不足道,在文化精英有关中华文化的皇皇巨著中也难觅身影,然而它们却远远超越了它们简约的形制,扮演着很多文化思想、文化器物无可比拟的中华文化有力传承者的角色。要走近中华文化,对联和筷子提供了一条捷径;要传承中华文化,对联和筷子开创了一条历久弥新的绿色通道。正如朱亚夫对联所述,“天下佳肴,汝总先尝,听遍五洲欢歌;世上冷暖,尔自身受,看透四海闹剧”。小小一双筷子,在世人熟视无睹中,竟饱览四海变迁、风云突变和人情世故,俨然一位明察秋毫的哲人。如今,当我们日益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不妨俯身从对联、筷子文化当中汲取养分,汲取灵感,汲取生命力,汲取简约化繁、大道至简的智慧之道。
注:文中所引对联为2015年上海筷箸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松江区文化馆“对联颂筷”征集活动参赛作品。
① 宁波(1972— ),男,山东宁阳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文化、民间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