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探究

2016-04-17李斌瑞宋志超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3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用地

李斌瑞 宋志超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探究

李斌瑞 宋志超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类也不断发展,但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稀缺,所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化刻不容缓。土地资源作为一项宝贵的稀缺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总结了我国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为土地可持续化利用的想法和建议。

土地;可持续;利用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发展中有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四大矛盾,而资源中尤其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为重中之重,它关系着粮食的生产、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好的状况一直在存在,土地的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荒漠化一日比一日明显。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土地问题在我国资源保护及利用中最为明显,急切地需要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且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有作用的方法。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对后代满足其需求又不会构成危害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以人为中心,在经济增长时代的背景下只考虑经济因素,以经济增长为主,规划的目标也比较单一,属于一种中短期的规划,规格方式是数量、外延式利用为主,属增量型规划。区别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的以人为中心,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是在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下人与环境并重的多目标规划,它考虑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寻求经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是一种中长期的规划。

总的来说,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在维护土地资源可持续性下,支持经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过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还能满足后代的需求,寻求一个协调、合理、平衡的土地利用结构。

二、国内土地利用出现主要问题

(一)土地浪费严重,供需安排不合理 。我国不少农村宅基地的建设规划零散,容易形成所谓的“空心村”,村民建住宅时通常只考虑自身的便利与喜好,造成了分布零散,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杂乱交错,不仅浪费土地还影响村舍美观。城市也有大量占用郊区和农村的土地的现象,忽视了内部城区已有存量的土地利用,以及对旧城区的创新改造,这不仅会使人与人的关系矛盾激化,而且不利于当地集体组织的稳定和谐。

在地产行业中,普遍的土地挂牌出让的方式以“出价最高者得”的标准来确定最终竞得人,仅仅以价高作为竞得人的唯一条件,很容易产生价格的虚高,出现地王现象,甚至会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并形成“烂尾”,这对土地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政府为了追求当前的土地收益,对房地产的扩张没有加以控制,也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没有考虑到当地普通人的购买能力,导致市面上太多的高档区商品房闲置,造成了空间与土地的浪费。

(二)对人文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一座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对旧城做的一些改造中,蕴涵了深厚文化的大量文物古迹却没有被引起重视,经常没有提前检测地底的状况导致挖掘中破坏了地下文物。其次,务农人员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收入,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结块,大大地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在耕地的种植方面人们缺乏科学知识,没有因地制宜地耕种,一味地关注政府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性质应该适合种植什么来发挥该耕地的最大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要看是否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才是可持续的真谛。

(三)整体与局部的固有矛盾。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用地上两大规划一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指导的。首先,两种规划的目的有所不一致。土地利用重在发展,城市规划重在全面综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包括规划期耕地及其他主要农用地保有量,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及占用耕地数量,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规模,土地利用布局要求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主要目标等。而城市规划的目标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拟定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等。其次,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不同,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保护耕地,通过这些严格的行政手段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但却导致了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偏小。而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是结合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的,这难免会与前者产生冲突。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一)提高土地利用率。投资农业科研项目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量,优化用地结构,实现土地的最优配置。集约利用宅基地,整理复垦的土地,对村庄建房的标准统一规划,使居民点集中分布,对于占用耕地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实施建筑物高层化、结构立体化,让城市在空中和地下双向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极具经济效益。

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加大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加大存量土地的收储处理,细致调查,深入检查,合理分配。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规划土地,如GPS定位系统、现代遥感技术等,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战略性的信息。

(二)加强公众对于土地规划制度的参与性。国家制定的土地利用政策要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必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建设项目,比如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公园等,这些建设项目的用意就是美化城市,服务民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今,这些公共建设项目也向公众公开展示并且询问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但也仅仅只是一些个案。因此,除了从制度上保障公众有权利参与,还要培养独立的民间组织,可以从社区参与逐步扩展到规划专家的非行政机构,这不仅保障公众能获取真实的规划信息以及监督评价规划内容,还保障了社会的制度和谐,从程序上建立了公开公示、群众监督参与制度,这对城市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三)完善可持续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修改不适应新时期的土地利用要求。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严格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现在我们国家有大量的荒废的农地,在这些荒废地进行用途变更时,必须严格审查,采取耕地占用补偿措施,同时要避免城市扩展时对农业用地的占有。要不断加强对征收地的管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民自觉保护农业耕地。其次,在建设用地方面,构建出合理的供应制度,从数量上对用地进行控制,优先将土地提供给国家鼓励的建设项目,将土地的界限划分明确,实时控制,利用市场来激励土地集约使用。最后就是对土地资源的复垦开发,在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下,采取科学正确的方式对荒地和废弃地进行开发,扩大了耕地面积又发挥了废弃地的最大效益。

[1]李志超,周世烨.市地重划模式与借鉴[J].中国土地,2000(7).

[2]王江.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制度障碍和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 2003(2).

[3]覃国达.论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0(7).

[4]陈超.曹磊.中部五省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4).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耕地用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