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语”和“反馈语”设置策略
2016-04-17朱洁瑜
朱洁瑜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语”和“反馈语”设置策略
朱洁瑜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用来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有意义的交流互动,掌握合适有效的教师课堂话语能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进程。
课堂话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1.引言
尽管交际型课堂普及,学生仍然缺乏真实的交际语境,而教师是唯一可以提供学生交际环境的来源,教师的语言即在课堂上使用的课堂话语便是构成交际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工具。教师课堂话语不仅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媒介,更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课堂话语素养,重视课堂话语的使用。近年来,就国内而言,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日新月异,最有代表性的是赵晓红(1998)和王银泉(1999)关于教师话语量的研究和周星与周韵(2002)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启发了众多学者深入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领域。[1][2][3]Song Deyun&Pan Longming(2000)分析了可能影响教师课堂话语的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课堂教师话语的建议,以便改善英语教学。[4]胡青球(2007)采用课堂录音的方法,选取5位优秀英语教师,对他们的课堂话语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研究。[5]赵涛(2008)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不同的课堂用语对于课堂气氛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影响。[6]程墨芳(2009)论述了课堂用语对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同时,也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7]刘贝贝(2011)从教师课堂用语的规范性、生动性、简洁性、可行性等方面,讨论了课堂用语的主要特征。[8]人们通常强调课堂交际活动的真实性,而程晓堂(2015)却讨论了英语教师课堂话语需要具有真实性。[9]可见,教师课堂话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成为一个与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因素。但是对课堂话语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实际可行的系统,这是需要广大研究者进行实证探讨的。而且,对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课堂话语对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具有很大的影响。
2.教师课堂话语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指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话语,教师通过教师话语组织课堂活动(刘宇慧、陈浩,2012)。[10]程晓堂(2015)认为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9]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将教师话语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而Nunan(1991)认为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它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鉴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教师话语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发挥教学作用的课堂语言。对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既可以从话语类型入手,如教师的提问语、反馈语、会话修正语;也可以从话语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如话语量、会话结构、反馈方式等(胡青球,2007);[5]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还可以研究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教师话语的礼貌原则等。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多采用课堂录音、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进行,将收集到的资料再转化为文本,形成语料库再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选取教师课堂用语中的提问方式和反馈语两种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来阐述教师话语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2.1 提问
提问,即教师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Ask question),是英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甚至占了半壁江山的一种教学技巧。而如何提问却是一门艺术。就好比在生活中,如果你想邀请一个人参加聚会,一般不会直接说“Come to my party”,而会说“Would you like to join my party”,这样的问句就更加礼貌并让人更易于接受。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更是需要琢磨的。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或者提问类型,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常说交际就是互动的过程,而提问就是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提问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深入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可以意识到提问对教学产生的影响,采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就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加深思考问题的深度、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进而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关于问题类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取关注最多的一种分类,将问题分为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就是指教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如:“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food/movie?”展示性问题就是指明知故问,教师明明知道正确答案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Yes/No”;“What’s the opposite of‘right’in English?”。大部分研究表明,在英语课堂上,展示性问题的使用频率高于参考性问题,但是同时也表露了一个问题,展示性问题的使用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乏积极主动性,而参考性问题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有利于学生使用丰富多样的句式回答问题,进行更有意义的交流。胡青球(2007)对优秀英语教师的研究中也提到,优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参考性问题更多,因此能使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意义交流。[5]笔者认为,若想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更高的参与度,那么就要适当地使用参考性问题,以展示型问题作为辅助,才能使学生的回答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而不是机械死板的“Yes or No”。在备课时,教师就应该多使用增加参考性问题,锻炼学生自我组织答案的能力。展示性问题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回答的内容,而在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所以这是教师需要注意的。
关于教师提问的策略,较为普遍的是提示、追问和重复。提示是在学生答不出来或者只答出正确答案的一半时教师提供线索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并最终说出正确答案。追问与提示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会转换话题的角度,使学生做更为深入的思考,避免学生给出较为粗浅的答案。而重复有两个不同的功能。一个是引发学生再次思考以给出更为正确的答案,另一个是让全班同学听清楚问题。笔者认为教师提问还可以使用反问、自问自答(教师可以假装答错,让学生纠正)。
影响提问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等待时间。它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思考问题并给出答案的时间。赵晓红(1998)认为教师在提问以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长短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1]Nunan (1991)和Rowe(1986)都对教师等待时间进行了研究,并且统一认为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教学质量。[11][12]有些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回答,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大部分教师就马上转问其他学生或者自己回答,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Rown观察分析了900个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等待时间,并得出课堂中教师提问最适合的等待时间是3-5秒的结论。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那么课堂提问就只是一种形式。有的教师认为节省等待时间可以加快上课进程,使课堂时间更为紧凑,但是一味的强调课程安排的完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真正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我们的授课过程是否可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大学生的参与性。因此,在课堂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将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问题平均分配。在课堂上,问题的分配是否公平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提问时只集中于小部分人群或者优秀学生,将会严重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一直得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将会减弱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信心。在提问时,应该尽量顾及全班的学生,可以采取全班一起回答和小组轮流回答的方式,既不浪费时间又能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问题的分配也可以按照问题的类型和难度来选择学生,为了节省时间,较难的问题可以选择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尽管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到了公平公正,但经过观察,还是存在问题集中于某部分人的现象,这是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的。
综上所述,提问与课堂互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有效而合适的提问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作更为深入的思考,发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得出更为准确具体的答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反馈语
教师话语另一个主要的构成内容就是反馈语(feedback),这是现在教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大部分的课堂观察评语中,最常出现的字眼就是没有给予明确的反馈或者没有给予反馈,说明重视教师的反馈语,丰富反馈语对现在的教师来说十分重要。
反馈语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的反馈,有肯定反馈和否定反馈。国内外关于反馈语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大多数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反馈语的重要性甚至忽视反馈语。反馈语可以分为肯定反馈和否定反馈、言语性反馈和非言语性反馈、评价性反馈语和话语性反馈语。Nunan(1991)将反馈语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并认为积极反馈更有助于学习者,本文只关注此种分类。[11]积极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评价如肯定、表扬、微笑、点头等,说明学生已经完成了某种任务,积极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极反馈是指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负面评价如直接指出错误、让其他同学回答和教师直接给出正确答案等。消极反馈并不是毫无用处,恰当地使用消极反馈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纠正错误(Lyster&Ranta,1997)。[13]通常,教师使用“Good!”“Well done!”“You are so clever!”“Terrific!”此类积极反馈语和“No!”“Nonsense!”“You are wrong!”此类消极反馈语就认为自己做到有效反馈了,其实不然。这样简单的反馈语笼统而没有显著意义,只是表达了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行为的肯定,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学生对在哪里、为什么对、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而且千篇一律让学生已经觉得厌倦,并且意义不大。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反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有效的反馈必然可以影响学生的习得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使教师的反馈行之有效呢?笔者通过阅读大量关于优秀教师课堂话语个案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可以使反馈更加有效的建议:
(1)尽量使用积极反馈语,使用消极反馈语时应注意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多数教师也倾向认同Nunan(1991)的说法,认为比起消极反馈,积极反馈更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8]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可以参照以下反馈语:Not quite right,try again!/Not exactly,but you are half way there./Take it easy,there’s no need to rush./Go on,have a try./Don’t worry making mistakes,we learn from mistakes.
(2)尽量减少使用像Well/Yeah/Right/Well done此类笼统简单的反馈语,学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如:You sound very English;You read quite well;You are getting better at all the time;You’ve improved no end;There’s no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re;You possess great insight.
(3)反馈方式应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采用不一样的反馈方式。较为常用的反馈方式有:简单赞美、表扬并扩展(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扩展知识点)、重述、引导、提示等。据调查,优秀英语教师的一堂课中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反馈语。
在如今的英语课堂中,多以IRF(initiation-response -feedback)即引发-反应-反馈这个基础性的话语结构为主,因此反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反馈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保证学生进行有效信息输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英语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反馈语,发挥反馈语的功能,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是否在英语课堂上正确充分地利用反馈语,并向优秀教师学习和阅读相关文献,丰富自身的反馈语。
3.小结
教师课堂用语中,无论是反馈语还是提问语的恰当使用都能有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必须努力学习相关理论,掌握课堂话语的艺术,丰富自己的课堂话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课堂学习氛围更为活跃有趣,学生更有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抛弃死板、形式化、程序化的教师用语,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多样化的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一步。
[1]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
[2]王银泉.第33界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年会侧记[J].外语界,1999(2).
[3]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SongDeyun&Pan Longming.Improving English Teacher Talk[J].中国英语教学,2000(4).
[5]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赵涛.大学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8(8).
[7]程墨芳.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重要性及影响[J].科技信息,2009(10).
[8]刘贝贝.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特点分析[J].海外英语旬刊,2011(1).
[9]程晓堂.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真实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10]刘宇慧,陈浩,等.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教师话语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11]Nunan,D.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2]Rowe M.B.Pausing Phenomena: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74(3).
[13]Lyster,R.&Ranta,L.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7(9).
G424.2
A
1673-9884(2016)06-0070-04
2016-03-30
朱洁瑜(1993-),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