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意义的学校建筑空间诊断
2016-04-17黄洪霖
黄洪霖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25)
基于教育意义的学校建筑空间诊断
黄洪霖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25)
学校诊断正在逐渐成为许多中小学致力于学校改进的重要举措,然而正如学校教育对学校建筑空间的教育意义的忽视,在目前的学校诊断中,对学校建筑空间的诊断也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随着人们对学校建筑空间的教育意义的认识的增进,学校诊断对建筑空间的关注也将成为趋势。学校建筑空间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发生的空间形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隐性的教育影响,对建筑空间的合理运用、布置和开发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通过诊断对这种教育意义的挖掘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整体改进。
教育意义;学校建筑空间;诊断
学校建筑空间作为学校教育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基础,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潜在效应,长期以来得不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学界对空间问题的研究,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学校建筑空间存在的意蕴。学校诊断对于学校存在问题的整体性认识,也将随着这种意识的转变而逐渐将学校建筑空间纳入到诊断的范畴和视野中。
一、学校建筑空间诊断: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
“学校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建筑部门的事情,而被遮蔽在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随着学生主体原则的确立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成为建构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的基点。对学生的向在生命意识的关注也逐渐辐射到对外在生活环境的体验。这种视野的拓展导致人们更多地关注在学校建筑空间中人与建筑环境互动关系。因此,这种以往对学校建筑忽视的局面正在被扭转。2000年以后,从教育层面对学校建筑的研究在国内开始兴起,2006年,学者陶西平呼吁把学校建筑学当作一个新课题。[1]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开始意识并关注学校建筑空间的巨大内涵和意蕴。有学者从教育学和文化学等视角关注学校建筑,揭示学校建筑具有丰富的教育和文化意蕴。[2]有学者从广义的空间对学校空间进行了分类,将学校空间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不定空间。揭示学校建筑属于固定空间,人与物交互作用的场所则属于半固定空间。[3]教育学界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者的行动将开启一个学校建筑空间挖掘的新时代。
学校建筑,是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设立的教学活动场所,这教学活动场所包括校舍、校园、运动场及其附属设施。[4]在学校建筑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呈现的场所,也是师生精神与生命状态展现的场所。在有限度的空间中,它展示了教育实践的范围,而对于教育内涵的追求,这种有限的空间却可以释放无限的意蕴。从对学校建筑空间所具有的人境互动的教育意识的产生,到有意识通过空间释放教育意蕴,从而推动学生生命与生活的丰富,学校建筑空间的诊断是现代学校全方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学校诊断是一种以进入现场的方式,较全面的角度,深度剖析真实的学校问题,为学校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它作为一种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正在得到一线中小学的青睐。对于学校建筑空间的诊断,将随着空间哲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学者福柯曾经在《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这篇演讲中,预告了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5]思想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前在中小学出现重视空间管理和应用的迹象正在表明学校建筑空间正成为学校在发展中关注的新领域。
二、人本关怀:学校建筑空间诊断的价值追求
学校建筑空间的诊断涉及到对学校建筑空间的设计、布置和重构等是否合理科学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价值标准是什么?这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追求。谢维和教授说判断一所学校空间的优劣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育境界。[3]境界本身既有一种物质空间的含义,也可以反映精神空间的立场。它同时也揭示了一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的发展水平。学校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安排与调整。在学校建筑空间诊断中,这种境界的高低在更深层次上可以说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建筑与人的关系。从本体论意义上说“建筑和人的关系才是建筑的本质”[6]建筑与人的关系到底如何?这可以通过对两个具体问题的追问来思考。即“谁的建筑?”和“建筑为何?”
(一)谁的建筑?
学校建筑冠以学校之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不言而喻,即是属于学校的。学校是建筑的物权主体,这是法律上的陈述。然而,回到学校教育的现实生活本身,问题本身被模糊。目前,大多数学校主要是政府交钥匙工程:建筑设计师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需要和意图进行设计,施工方根据设计进行施工建筑,而最后由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使用。这里可能出现一个行为链的脱节问题,从决策到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都不一样。各自所需负责的对象不一样,导致学校建筑的真正主体被淡化和消解,这是“谁的建筑”问题产生的根源,实践环节的纷繁复杂模糊了常识。回到常识层面,可以从学校建筑上述链条指向的终端去寻找这个答案,即学校建筑的目的。追本溯源,学校建筑从本质与功能来说,是师生长期共同进行一种名为教育的生活的并为之服务的空间载体,因此,学校建筑从根本上说是学校里的师生的。
(二)建筑为何?
这个问题是与上述问题是密切联系的,或者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学校建筑使用的主体决定了学校建筑的目的,学校建筑的目的一定是指向特定的主体并为主体服务。具体分析来看,建筑从根源是基于人类活动的需要,而学校建筑则是为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在这种活动中,建筑为学校中的师生提供空间、再生产关系,并促进师生生命的完善和教育意义的实现。而一种建筑一旦对师生的生活和生命造成压抑,那么这种建筑和人的关系就被异化。
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均指向时代道德的价值追求。在人与物的伦理关系中,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帮助人类做出选择?学者韩东屏认为道德原则是含有根本性道德要求的规范,具有普适性和基础性的特征。而“一个合理的道德原则应该同时符合:是唯一的一级原则、是以人为本、是与至善一致、是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能够同时提高为人处事的品质规范与行为规范、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善的为人处事方式六个条件”。[7]马克思所提出的“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至善”的命题中所包含的人本道德则恰恰符合以上的条件。因此,可以说,“人本道德原则是一种具有合理性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为目的,要求把人始终作为最高的唯一的目的来永远追求。”[7]人的价值高扬是时代的基本伦理追求。当建筑与人相遇时,人本关怀自然成为学校建筑空间诊断的基本价值追求。这提醒我们在诊断中树立一种人本的立场,始终不忘学校建筑的使用主体——学校中的师生,特别是学生。学生的生命在建筑空间中是否得以舒展?学校的教育意义是否在建筑空间中得以释放?这些成了学校建筑诊断的道德价值判断的基点。
三、基于教育意义的学校建筑诊断维度
人本关怀是学校建筑诊断的价值依据。学校建筑作为教育活动的影响要素,它必须有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对学校建筑的诊断需要从教育意义的释放来观照。具体到学校诊断的应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学校建筑是否有助于教育意义的释放。
(一)释放道德成长的气息
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之中,学校建筑作为一种物理和社会的空间,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塑造或影响个体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从人的直觉感官来看,如果一所学校的建筑空间让人觉得如沐春风,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并在“光环效应”影响下,对周边事物产生良好的态度,从而增加道德性的行为,并减少破坏性行为。这就是环境对个体的潜移默化。学校建筑空间中的墙壁、走廊、教室等都是可开发的空间资源,通过对这些空间的道德文化打造,让每一个建筑空间会说话,传递德育信息。学校把优秀的传统美德、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道德价值、优良的道德规范等德育内容,融入到学校的建筑环境中,让建筑空间释放学生道德成长的气息。
(二)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输出与接收的过程,而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交互的过程中进行的复杂性活动。学校建筑空间作为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是学习的重要情境,比如教室空间的布置,教室中的桌椅摆放等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传统的“秧田式”桌位摆放是与高效的教师传授相适应,而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所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则需要小组围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近年来,包括桌椅摆放在内的关于学校空间布置的研究越来越多,这种研究就是基于教与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学习作为学生的基本生活内容,在对建筑空间诊断过程中,是否适应学生学习规律的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考虑要素。
(三)打造身体活动的空间
学校建筑是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需求而建,青少年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活动对于身体健康发育是不可或缺的。当前有些学校由于学校面积的狭窄,压缩学生的活动空间,甚至连符合国家基本要求的运动场都没有,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基本的身体锻炼,对学生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类空间探索能力的提高,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学校还是可以挖掘潜在的可利用空间,如当前有些学校将学校走廊的空间拓宽,有些学校向架空层、楼顶或地下室探索空间,这些做法都在保证学校有充足的空间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活动。对于学校中的运动场地,国家出台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普通中小学建筑标准》等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这也为诊断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法律依据,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考虑更舒适、更人性的活动空间。
(四)唤醒审美感知的意识
现代建筑不再只是工业化的批量产品,停留于人类遮风避雨的基本需要。现代学校建筑本身也追求着个性化的艺术美感,是形式美与实质美的有机融合。学校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就可以通过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的选择、建筑装饰等反映特定的内涵,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区域或者学校高尚的文化追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具有美学韵味的文化。通过校园环境的美化、校园文化的打造来唤醒学生与身俱来的对美的追求和感知,并通过对这种美的内在感知与体验诱发内在的心灵美并进一步促发学生外在的行为美。当前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过空间的布置来打造学校文化,然而有些学校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肤浅导致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庸俗化,这容易导致学生审美品位的下降。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对于建筑空间的审美追求也时常需要受到关注和重视。
以上的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空间诊断的不同判断维度。当然,由于学校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存在差异,对于以上的维度在程度的判断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学校建筑空间从教育意义上的优化是一所学校走向品质化过程的必然。通过诊断,使学校建筑空间更富有教育意蕴,更符合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优质发展。
[1]陶西平.学校建筑学的新课题[J].北京教育,2006(5).
[2]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苏尚锋.学校空间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汤志民.国民中学学校建筑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5]皮家胜.空间问题的类型与形成原因[J].哲学动态,2015(5).
[6]石艳.我们的异托邦:作为社会空间的学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7]韩东屏.人本伦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G40-012.9
A
1673-9884(2016)06-0001-03
2016-05-12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项目编号:JAS150758)
黄洪霖(1983-),男,福建莆田人,福建教育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