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去成功
——以钱穆为例谈农村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文化资本
2016-04-17王木春东山第一中学福建东山363400
王木春(东山第一中学,福建东山363400)
靠自己去成功
——以钱穆为例谈农村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文化资本
王木春
(东山第一中学,福建东山363400)
摘要国学大师钱穆当过10年农村小学教师,却积累下厚实的文化资本。钱穆的成长经历给农村教师的启示:要有自我成长的生命自觉与信念;打造“学习共同体”;选准目标,用心一处;把教育教学成果转化为有形的“社会形态资本”。
关键词钱穆;农村教师;文化资本
和民国同时代许多大师不同,钱穆不曾留学国外,未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沐浴,他的学问大多来自自学。钱穆有18年漫长的中小学教师经历,其中当了10年小学教师,而且是农村小学教师。民国时期,大部分的名家有过中小学任教经历,像周氏兄弟、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等,此长时间浸泡在狭小的农村天地里,钱穆是唯一的。
1912年,年仅18岁的钱穆自常州中学毕业,因家贫无力继续升学,便到三兼小学任教。虽然感到从此升学无望,但钱穆并未对前途绝望,他决心走一条自学成才之路:“一意自读书。”
在三兼小学,钱穆白天上课,晚上校园人去楼空,寂静而凄凉,他却静心苦读古籍。一天,校长秦仲立偶然在钱穆的桌上看到《昭明文选》,简单交流后,发现两人有诸多共同的兴趣,自此开始切磋学问。年过40的秦校长还让钱穆帮助自己完成两件事:一是请钱穆替自己读书,读后讲述给自己听,互相交流。钱穆正苦于无书可读,当然一口答应,因而在短时间内读完严复翻译的多部西方名著。二是秦仲立出问题,给钱穆研究。钱穆以问题为突破口,发力攻读唐宋八大家作品等。在三兼小学仅半年,钱穆却在与秦仲立的“共学”之中收获良多。
1913年到1919年,钱穆离开三兼小学,在荡口的鸿模小学和梅村的县立四小往来任教。在荡口,钱穆自学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和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便寻找机会参加北大的招生考试。研读《中国历史教科书》过程中,钱穆发现书里错误一百七十余条,一一校正,准备出版。钱穆还利用教《论语》课的机会,写成《论语文解》,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此期间,钱穆遇到了另一个读书种子——同事朱怀天。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课余一起散步、读书、作诗。受朱怀天影响,钱穆阅读大量佛经。
六十多年后,钱穆追忆当年与秦仲立、朱怀天的共学往事,深情写道:“惟交此两人,获益甚深甚大。至今追思,百感交集,不能已。”[1]
1919年秋季,钱穆受聘到后宅镇初级小学任校长。自愿与钱穆一同受聘的还有当年常州中学的低班同学安若泰,随后若泰又帮助钱穆聘来教体操唱歌的蔡英章。三人都有志于小学教育,以钱穆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教育实验,成效显著。
比如,在课程生活化改革方面,钱穆上作文课时,必先经过“讨论观摩”,使学生“语语从心中吐出,而又如在目前”。他还带学生到校外一古墓,每人找一棵松树坐下,静观周围景色,各自写作文。接着围坐一起,学生各自说出所写内容,最后讨论谁写的作文漏掉了那些重要内容,谁的作文轻重倒置等等。最终,学生对写作十分兴趣,“认为作文是日常人生中一乐事”。
此时,虽然身为校长,又进行课程实验,工作更为繁重,但钱穆没有放下学术,他经常赴杭州购书,继续研究文史,撰写文章。在安若泰和蔡英章的鼓励下,钱穆给当时著名的《学灯》写稿,获得编辑的激赏,竟以为钱穆是位大学者。
可惜3年后,因各种原因,三人各奔东西。钱穆离开无锡后,到厦门集美学校教中学,从此作别了农村小学教师身份。
10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对钱穆而言,是人生的重要阶段。钱穆实施了教育实验,为后来到香港创办新亚学院打下基础,同时博览古籍,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基。总之,农村小学10年,钱穆为自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本”。
钱穆当小学教师的文化资本很普通,他文凭一般(中学毕业,相当于师范生),书籍匮乏,更谈不上拥有今天这么便捷的通信工具和互联网。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钱穆通过多年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新的文化资本,获得了学界的认可。可见,在提升文化资本的问题上,个人的生命自觉极其重要。
毋庸置疑,当下农村教师相比较城镇教师,生存境遇的确较差,据调查,高达94.7%的村小老师和90.3%的乡镇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1]这种低下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导致农村教师认为个人没有提升业务的必要。近年,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意识到农村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动力不足,于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拔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等等。这些举措不能说无用,但作用有限。要优化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关键办法在于政府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另一方面,对于农村教师本人,如果把提高个人文化资本的希望寄托在政府和社会的层面,未免有些消极。遥想百年前,钱穆也置身于偏僻乡村,却不为环境所压服,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钱穆的成长道路,给农村教师开启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自己去成就自己。
一、有自觉的意识,坚定的信念
钱穆一走上小学讲坛,就已立下“一意自读书”的志愿,他给自己“严定规律,每日必读新书,必求能日知其所无”[2],并且言出必行。无论当普通教师,还是当校长,钱穆弦歌不辍。在三兼小学,钱穆每周任课36小时,在鸿模小学,每周任课24小时,在梅村四小每周任课18小时,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期,还要兼鸿模小学和梅村四小两地的教学,这种工作强度,一点也不轻于今天的教师,但这丝毫没有削弱到他的工作热情和研究热情。许多农村教师抱怨课余时间少,没精力读书,这固然有一定的理由,但根本上,还是自己对职业与人生没有期许,于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如果农村教师能真正认识到优化自身文化资本,既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又提高教学水平,赢得社会的尊重,那么就能多些积极的行动。
二、打造“学习共同体”
有些农村老师,认为身处偏僻农村,缺少图书,缺乏学习氛围,没办法进修业务,因此总盼望来个“大救星”。的确,和城镇相比,农村的硬件短缺许多。但比较钱穆的时代,则不能说条件差了。那个时代,书籍更加匮乏,即便有钱也往往买不到需要的图书。但钱穆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所需的图书,维持学术研究。同时,为避免“独学无友”的局面,钱穆善于抓住时机,在同事中寻找乃至培养“共学”的人,打造“学习共同体”。当今,网络几乎遍及城乡每个角落,只要愿意,农村老师都可随时随地借助QQ群或微信圈找到“共学之人”。我的朋友谢云(四川绵阳市涪城区进修学校副校长)就在当地成立了“行知社”,联结了数百位绵阳地区的乡村教师,定期举办读书会、年会、出版刊物等,7年下来,这个团队培养了好几位优秀的农村小学老师,他们发表文章、参与编教材,甚至出版著作,引起全国同行和专家的注意。我还认识一些农村老师,加入QQ群里的读书会,通过阅读、交流、撰写读书笔记,不用几年,业务进步很快。像诏安一小学农村教师陈秀玉,坚持阅读与写作,四五年后,不仅改变了自己对待职业的态度,影响了一大批学生,还惠及自己的家庭,她说:“当你用心地读书时,影响就在。而你的孩子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三、选准目标,用心一处
钱穆的读书有个特点,就是定位明确,主次有别。他任教小学期间,《新青年》等报刊风靡一时,新思想新潮流一波又一波,钱穆没有排斥这些,但他很警觉,没有迷失在其中。他在《师友杂忆》中道:“余已决心重温旧书,乃不为时代潮流挟卷而去。”[1]直至晚年他仍觉得这是他人生的“一大幸运”。钱穆读“旧书”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重点放在研究“中国学术发展史”和“先秦诸子的生平与言行”。除学术研究外,钱穆在教育教学上,则围绕践行杜威教育思想和尝试白话文运动能否在小学中实施这两点。实践证明,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钱穆都取得非凡的成绩。就教育实践看,钱穆当小学校长时,力推课程生活化、规章生活化等改革,使得校风为之大变,深受当地民众称誉。时下,教育界各种潮流也涌动不息,有的地方,今年学习杜郎口,明年模仿洋思,表面热闹哄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师更容易失去方向。我以为,瞄准一两个方向,持之以恒专攻若干年,农村老师也能在某个领域获得不俗的表现,为自己、为社会奉献出沉甸甸的“文化资本”。此外,农村教师要敢于创造机会,把教育教学或其他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论文、课题乃至专著等有形的“社会形态资本”,扩大个人的影响力。钱穆任教小学时,已出版了《论语文解》等著作,轰动国学界,由此受到千里之外的胡适、顾颉刚等一流大学者的赏识。
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自身文化资本,是长远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以钱穆10年小学教师的经历为参照物,向农村老师提供一条提高个人文化资本的路径。当然,这是许多路径中的一条,也许还带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钱穆.师友杂忆:八十忆双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金柱伟,段兆兵.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问题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3(9).
(责任编辑:赖一郎、徐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