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市场化汇率跨境

张 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6)



浅议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张 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6)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人民币作为世界结算货币及储蓄货币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自2005年启动的汇率制度改革也一直在政府主导下平稳推进。汇改启动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到外部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也日渐显现。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状况,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与发展

一、逐步建立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体系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在一些地区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包括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云南与东盟地区。2009年,人行、财政部、外汇管理局等国家机关联合发文,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等5城市启动试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确定了境外试点地域以及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等政策。在随后的两年里,乘着政策的东风,业务量和需求增长迅速,到了2011年,六部委又联合出台管理办法将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在夯实经常项目项下的人民币结算的基础上,人民银行等部门又陆续出台政策,启动了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结算以及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业务,跨境人民币使用的政策框架日益清晰且完善。尤其2014年以来,国家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层出不穷出,显示出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视与决心。有关政策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状况,2010年以来,跨境人民币政策聚焦的主要方向是境外直接投资和向外资机构的人民币拆借。2014年,国家放开一部分的证券投资监管内容,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其中,进一步打开境内投资者投资渠道,提高境外投资者投资限额,允许国内金融机构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同时试点境外金融机构在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资本市场开放力度扩大,被资本市场给予厚望的“沪港通”也适时推出;扩大RQFII试点,人民币有了更多投资渠道参与国际资本市并且多家金融机构获取牌照开展人民币境外证券投资(RQDII)业务,资本走出去的态势明显;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由于其独特的政策定位,获得了许多金融创新政策的支持,其在资本账户体系、进出口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流转结算、利率与汇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实践出了不少创新与改革红利。

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在推动利率管制放松、加强机制建设和推进产品创新等多方面都下了大力气。一是利率管制浮动上下限的限制降低。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决定利率浮动空间,存款利率竞争差异化、层次清晰化得局面基本形成,存款利率定价更偏重市场。二是市场利率定价市场化制不断健全。促成市场化的自律成员覆盖的范围有明显扩大,新增的成员家数达到90多家,涵盖了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一些中小型的机构也被纳入其中,这些对提高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报价能力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定价秩序都发挥了重要的激励约束作用。三是创新的引入同业存单交易。2014年,共有80余家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900余期,总量达到接近9000亿元,二级市场交易总量为4000多亿元。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与已经相当市场化的香港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HHibor)更具相关性。2015年4月份,Shibor3月起均值为4.63%,同期的3个月期CNHHibor均值为4.12%,境内与境外报价只差51个基点;Shibo1年期r均值为4.74%,1年期CNHHibor1年期均值为4.17%,境内较境外差57个基点。报价区间明显趋近,显示了shibor利率更具市场参考价值。与2014年同期相比,境内外3个月期和1年期人民币拆借利率的利差收窄幅度明显,请参考(图1)。

第三,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改革。2014年3月15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报价的波动幅度范围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4年7月2日,监管部门取消了银行对客户美元结售汇买卖价差管理。汇率形成机制中市场供求发挥更大作用,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扩大,促使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多样化,结束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单边预期,汇率走势由市场决定的局面更加稳定,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基本退出(图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外汇市场上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关性显著加强。自2009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发展较快,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呼声日益高涨,香港财资市场公会于2011年正式推出美元兑人民币(香港)即期汇率定盘价(CNH)。自2011年以来,CNH围绕CNY上下波动,点差大幅收窄。综上所述,2014年以前,政策推进主要聚焦于简政放权和经常项目的开放。2014年之后,国家则在深水区,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推进明显。上述政策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上,跨境人民币业务都实现了全面扩展。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在2009年开始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逐步在多个地区展开了尝试性工作,发展至今初具规模,相关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也逐渐形成,整个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态势良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岸市场也发展迅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

1.跨境人民币收付快速增长201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全面推进,结算地区不仅仅局限于周边的东亚、东南亚国家,还扩张到欧洲各国。整体上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长势头迅猛,2014年统计内的商业银行合计结算跨境贸易人民币贸易业务达到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与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德国、英国等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较2013年同期均有所上升(图3)。

2.跨境人民币流出流入趋于平衡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流出流入逐步趋于平衡,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均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流向,中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外汇管制,金融资本项目并未全面开放。在2010年和2011年,贸易项目下人民币的流出量迅猛增加,但是由于金融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人民币缺乏畅通的流通投资渠道,绝大部分人民币只能通过商业银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流向中国内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相关外汇政策的不断开放,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已逐步实现流出和流入平衡。

3.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占比不断升高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占比逐年递增,2011年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约为900家,截至2014年底,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机构增至1万多家,人民币业务发展迅猛。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至今开展已有六年多,离岸人民币发展从无到有,规模已逾万亿元人民币。据中国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预测76%的国内客户和60%的海外客户将在未来的贸易中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将近70%的客户认为自己在未来五年内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占比将超过20%,超过25%的境外客户认为人民币的地位在未来的发展中极有可能赶上美元、欧元或者日元和英镑。在国际结算体系中,人民币的地位不断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结算货币。

4.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2009年7月,中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完成首单交易。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截至2013年初,人民币支付额高达24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6%。截至2014年4月,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支付货币中的第七大支付货币。经香港银行处理的贸易结算在2014年9月达6056亿元人民币,2014年头三季度总额为4.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同期增加73%。香港离岸人民币清算平台通过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的结算量也超越了港元的日均交易量,这反映了香港市场在全球人民币支付中所占的地位。香港、台湾、伦敦、新加坡和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的进一步提高,这无疑将更加积极地推进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交易量增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和美元还有一定距离,但作为结算货币在过去的几年中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上海农行作为试点启动人民币贸易结算时,结算额仅为几个亿,随着时间推移,截至2014年,结算额已经超过800亿。

从以上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在推动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并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上述政策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上,跨境人民币业务都实现了全面扩展。

张嵬,男,汉族,北京人,本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市场化汇率跨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