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背景下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2016-04-16雷选标张志敏余发友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导游旅游人员

雷选标 张志敏 余发友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职业化背景下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雷选标 张志敏 余发友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导游作为旅游行业的“先锋”,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着一个地区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声誉。无论是《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还是《旅游法》和《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都重点阐释了导游的职业化问题。作为旅游类高职院校教师,我们将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职业化;导游;职业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一)导游职业化是顺应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作为新时代的导游,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质。要培养一批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导游。提高导游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素养)、加快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小语种导游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导游人员外语的培训力度,提高导游人员导游讲解技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旅游者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等。

(二)导游职业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

潜在导游人数逐年增加,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各专业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考核、认证等工作的逐渐完善,促进了大批高素质导游人员的成长与发展。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与渝东南旅游扶贫项目相结合,培养了众多乡村旅游人员,促进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导游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构建了重要渠道。在推进导游的职业化进程,在整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促进旅游消费,能够提高地区旅游形象,能够扩大旅游宣传效果。

二、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游专业学生对导游职业前景感到迷茫,缺乏职业认同

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无论是自驾游、组团游、出入境等都需要导游服务,都会不同程度依赖导游的讲解。由此,导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应该是很好的,但是,在访谈过程中,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导游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对于未来的发展一片茫然,尤其是经常听到或者看到导游行业的负面新闻,包括导游被打、导游被骂、导游受伤、导游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的“负能量”的传播,更是让这些学生丧失了从事导游职业的信心。

同时,通过对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从事导游工作的毕业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导游的工作状态往往是不容乐观:一是工作时间不规律。带团出行的时间受游客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时间的制约,尤其是乘飞机的时间经常凌晨接团或送团,没有游客基本就处于下班状态。二是工资收入不稳定。由于工作的不固定,加上导游没有底薪、没有社保、没有保险,甚至还要缴纳带团保证金,导游的收入水平难以衡量。三是带团利益冲突多。导游带团过程中,要处理好与游客、司机、全陪导游、旅行社门市、计调、景区景点(订餐、住宿、旅游产品消费)等相关利益体的关系。由此,无论是兼职导游还是专职导游,都会感叹:身心俱疲(尤其是心理压力大、睡眠不足、早出晚归),希望转行,呼吁维权,期待旅游法律法规的完善。

(二)导游专业学生对导游资格证考试重视不够,考证通过率低

导游资格证作为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职业资格证书,导游专业的同学考证热情不高,通过在校生访谈得知,现在阶段就读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并不都是为了就业而选择这个专业,更多的是为了提升综合素质。然而,从近几年对导游专业学生参加考试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通过率低,综合2010-2013年导游专业学生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数据显示,平均通过率达不到50%,效果不好。而诸如旅游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等专业学生来说,其他专业更热衷于考取导游资格证书,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现从事导游工作的非导游专业学生为例,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专业的学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导游作为首岗或者作为职业生涯中的起点。

(三)毕业生对导游职业热衷程度不够,离职率高

通过对导游专业在校生和从事导游工作的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从收到的问卷和访谈中普遍现象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选择导游这个专业是出于对旅游的热爱,并非是对于导游职业的追求。同时,从对“优秀导游员”和“优秀讲解员”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分析之后,可以总结出要成为“知名导游”需要提升导游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从导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来看,导游专业毕业生从事导游工作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就会转行做计调或者转入其他行业,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并最终在导游岗位上兢兢业业,还有一些同学已经成为地方知名导游或领队。

三、高职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把握旅游行业变迁,重构导游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目前,导游与游客、旅行社形成了三角关系,一是游客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由于工资收入、学历、职业素养等诸多因素使得导游从业者队伍素质整体不高,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导游承担着行业转型的不可承受之重”(张晓国,2016),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旅行社病态的经营模式,使得低价竞争盛行,结果导致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游客和旅游社、导游矛盾频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旅游局实施了“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就是要从行业、从学校教育等源头抓起,全面提升旅游从业者队伍的素质,重塑旅游行业形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建构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旅游人才。

(二)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积极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和比赛

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的要求,实行“双证书”制度,使教学计划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相衔接,把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参加鉴定的职业(工种),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导游技能训练,定期开展导游专业知识、技能大赛,通过相关活动巩固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校企合作训练好政务导游队伍,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项导游比赛。

(三)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过程中,以学校文化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学校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从而影响和提升企业文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中心,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导游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讲解能力、规范服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立足导游专业学科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所有专任教师均须持有相关行业资格证书,努力建设成“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全国优秀导游员、旅游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担任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建设核心课程,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同时,在师资培养方面,对校内教师以导游工作业务学习为主,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校外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学习为主,主动邀请其参加教研活动和课程建设;增强教学团队的国际化视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五)突出实用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共育教学模式

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下,依据重庆市及西南地区导游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学校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安排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职业技能的锻炼;淡季的时候学生回校上课,学校再进行专业理论培训。通过校企共同培育,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提升了教学实效。

四、结语

从职业化的角度看,导游既是一个职业,是用导游的知识和能力为旅游者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导游又是一门艺术,是引导旅游者寻觅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艺术。由此,作为旅游类院校,就应努力将学生培养为“能说会道,能歌善舞,体贴周到,细心热忱,礼貌周全,幽默风趣”的导游。作为导游专业的毕业生,就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出色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很强的自控能力;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服务技能及健康的身心。

[1]王亚黎.加强民族地区导游人才的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总第61期):95—96.

[2]刘雪梅.重视模拟导游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导游讲解语言艺术[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30.

[3]陈静.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月第15卷第1期:61—64.

[4]李建铭,隋亚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旅游人才[J].德育园地,2期:46.

[5]李金峰.《旅游法》背景下导游人员权益评估[J].价值工程,2014年第13期:163—164.

[6]李东和,张鹭旭.《旅游法》对导游人员的影响研究——基于导游人员感知的视角[J].旅游论坛,2014年7月第7卷第4期:50—56.

[7]郭志敏.21世纪导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河套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5卷第3期:80—81.

[8]程立初.必须提高导游人员的审美意识[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80—81.

[9]刘韵琴.从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谈高职导游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4月下第12期:41—43.

[10]高卫.从导游人员培养工作的德育视角看和谐旅游[J].旅游人力资源,2012年1月刊:146.

[11]袁尧清,方磊,唐德彪.从导游资格考试谈导游人员史地知识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09年第1期:103—104,111.

[12]赵波,杨新.导游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导游人员的调研[J].旅游研究(季刊),2011年12月第3卷第4期:85—90.

[13]韩宏.导游人员带团形象定位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1月:74.

[14]李荣鸣.导游人员的素质教育[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年第3期:60—61.

[15]周丽玉,王坚.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3卷第4期:38—42,4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法》视域下导游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建设研究(14sks46);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产教融合的高职旅游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201623Y12)

雷选标(1986-),男,汉族,云南宣威,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导游旅游人员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旅游
网约导游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目标引领下的“导游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