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微课设计中的教材重构
2016-04-16林东亮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福州350300
林东亮(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福州350300)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中的教材重构
林东亮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福州350300)
高中语文微课设计的教材重构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也是推动语文学科混合学习的一大障碍。语文学科的微课设计,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其他学科的设计模式,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关注语文思维能力的培育,重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才能合理进行教材重构,设计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实用型微课。
高中语文;微课;教材重构
运用微课优化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其混合学习的能力,是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高中语文微课的设计,首先面临着教材重新解构的难题,教师要提高自身“前理解”的水平。如钱梦龙先生所言,教师自己先要认真地多次阅读,准确地理解、把握文本的精彩之处,以其作为微课的教材内容,并依据客体知能水平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设计。只有解决好了“教什么”的问题,才可能赋予微课作品鲜活的生命力。[1]
一、引领思维聚焦能力
引领思维,指的是在微课设计过程中,要选择能够产生思维导引作用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将教师的解读思维过程可视化、具象化地呈现出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领学生从模仿起步,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能力。聚焦能力,指的是微课设计要注重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审美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引领学科思维发展是微课设计的第一要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同步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及批判性。考查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从分项目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层级,亦能看出全国高考命题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是内容、情志、形式的有机统一。歌德说:“内容人人可见,意蕴须经一番努力才能找到,形式对大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表层显性的文字学生都能认识,是一望而知的,而文本的精要——潜在的意蕴情志,是文本解读的拦路虎,学生往往几番努力还难以找到。[2]所以阅读中会出现“字都认识却不知道讲的啥意思”的现象。星野道夫《在漫长旅途中》的一句话对此做出了阐释:“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会有所不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认知与情志感悟无法实现统一,这是普遍存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解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文本内容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领悟到文本的意蕴情志。
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科与微课整合的最佳交叉点。传统教学中,解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教师需要反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各成分之间的意义联结,更要借助学生直接体验来启发学生的理解,这样的做法费时多,效率低。随着混合式学习的兴起,语文微课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中语文微课结合应用了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视觉信息,借助可视化图形展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思维路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理解速度和效率。
而语文微课的设计,显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从文稿、PPT配音朗读转化为视频。语文微课必然要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属性,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整体阅读,抓住文本精要引领阅读,以挖掘内涵范例,引领学生的思维模仿。在此,以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课为例。美国的信息技术领先世界,但可汗学院微课并未显现“高级技术”的特点,大多微课以“手写板书写并配音讲解”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这显然不是因为美国教师掌握运用软件的水平低,更不是由于美国缺少工具软件,其原因在于,微课的核心技术是“思维的具象化”,而教师在手写板上形成的解释路径,潜藏的是问题解析的思维导图,这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建构体系改进学习
基于edX的大数据显示,微课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因那不符合人的视觉驻留规律,而6分钟左右的微课最受欢迎。[3]相比传统教学的45分钟课时模式,微课一般制作时长都控制在6-10分钟之间,时间相当短暂,大多数微课都是围绕着某个知能点展开教学的,因此,微课给人明显的碎片化感觉,也因此招致批评,其实不然,只有重视结构化的微课教学,才是符合教学需要的有效载体。
首先,尽管微课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形态,但其内容设计却非简单随意的,微课自身也是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各部分的内容与时长都有规范:片头引入学习项目、任务问题,通过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知觉,通过学习提示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动机;主要内容讲解,更应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讲授过程,不仅仅是要告知“是什么”的文本解读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应该如何解读文本,引导学生产生重构体系的心理趋向,为后续翻转课堂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埋下伏笔。
其次,教材重构要考虑专题、单元、知识线性结构等要求。高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如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并由此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而教材的重构显然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例如,在对《故都的秋》进行微课设计时,要紧扣着文本来解读作者的情感,抓住作者选取的典型景物,分析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语句,以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体察感悟作者的悲凉情感。鉴赏形象、品味语言,既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这样的设计,同样适用于本单元《荷塘月色》《囚绿记》这两篇散文,透过对形象、语言的鉴赏,引领学生的审美认知,从朱自清在孤独自由的精神境界里短暂的超脱自我,获得生命的意趣,到郁达夫直面生命的衰败,品鉴悲凉之美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再到陆蠡与不屈黑暗、坚守生命尊严的常春藤之间的审美共鸣,这样的微课设计,显然有助于学生理解、构建文人审美旨趣的图式体系。
再次,微课的体系建构更要指向学生的客体认知结构。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新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的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碎片式的微课的教学内容,应与客体认知结构有着意义的联结,才能实现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三者从表层到深层的统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课前经过个性化学习,再经翻转课堂的讨论和练习,进行知能的内化,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微课与己有体系形成意义联结,最终实现客体知识体系有序、有效的重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与技术的整合将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取并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如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已经大规模进入到学校教学当中,并逐渐成为标配的学习终端。因此,提升学生的混合学习能力刻不容缓,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注高中语文微课设计中的教材重构,以客体思维能力培育为核心,以知能体系建构为目标,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为任务,在文本审美的熏陶中,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才能真正显现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精彩所在。
[1]桑哲.解决文本解读问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现代语文. 2009(7).
[2]赖瑞云.多元有界与文本中心[J].语文学习.2011(12).
[3]胡铁生.什么样的微课视频受欢迎——从慕课数据学习分析的启示[EB/OL].[2014-5-29].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b64be 60101ji1a.html.
(责任编辑:石修银)
本文系2014年度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微课的区域网络教研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Z2014ZX04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