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6-04-16朱筱茜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朱筱茜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朱筱茜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年胜过一年,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每逢毕业季,总能一次又一次的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抱怨声,可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从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起,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然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已由2000年的80%以上,下降至近些年的70%左右。不仅就业率在下降,连月薪也在减少。据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劳动力供需不平衡。招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而2016年已达到了756万人。但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要远远低于需求量。加之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大。受到不乐观的发展前景及企业利润下降的影响,致使一部分用人单位减少招聘人数,甚至出现裁员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社会就业环境,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2.就业体系不完善。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客观条件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如档案或是户口不在用人单位所在城市,或是学历不是985、211的高校,致使大批毕业生屡屡碰壁。即使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但仍难以落实。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高校毕业生这类不成熟的人才。可见,目前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健全,就业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高校原因

1.人才培养不实际。随着扩招政策的深入,各大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本校的实际情况。如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盲目开设热门专业,却没有考虑到本校的实力;对于冷门专业,也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人才过剩;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过于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际能力的训练,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社会需要,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

2.就业指导不到位。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过于形式主义,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意义。如高校一般只把有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制等停留在文件层面;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举办相关的讲座,但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方法,一般只是告诉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政策、制作简历和面试的技巧等浅层次的内容,难以教授给学生如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深层次的内容。

(三)个人原因

1.就业观念不正确。一些高校毕业生刚进入社会,还没有体验到就业难的现状和竞争的压力,未能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如一些毕业生非北上广城市、国有企业、机关单位不去,认为这些地方发展空间大,薪酬水平高;一些毕业生从小娇生惯养,觉得农村、基层这些地方太偏远,工作条件过于艰苦;也有一些毕业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眼高手低,过于注重薪酬待遇。

2.个人素质不达标。现今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更加重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素。但是,有些高校毕业生虚度时光,没有充分珍惜的大学四年的时光专注学习、锻炼能力、增强综合素质,致使自己在求职时因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失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高校和毕业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层面的对策

1.完善就业保障。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

2.加快经济发展。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才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和一些小城市,在实施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快经济按质按量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差距,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3.健全就业市场。国家通过改革,进一步打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壁垒,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和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制度,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市场,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市场秩序。

(二)高校层面的对策

1.按需培养人才。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做到与时俱进,将时代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与高校的教育模式相结合,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发挥出高校的优势,努力培养出高质量、有特长、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2.加强就业指导。在毕业季时,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就业平台和就业渠道等。如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是企业家来学校开设就业专题讲座,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解疑答惑;在学校的网站上发布一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或是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一些发展空间较大、有实力的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专门或是经过培训的老师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等。

3.加强创业教育。高校要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加强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如在学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讲座,举行有技术含量的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创业指导。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校内设立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敢于创业的平台,培养他们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个人层面的对策

1.提高自身能力。高校毕业生要充分珍惜大学四年的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积极担任学生干部,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毕业生要认识到就业难的现实情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努力克服非北上广等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去等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不良想法。同时,高校毕业生可以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农村工作,投身于国家需要的地方,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毕业生应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发扬自身优势,改进自身不足。同时,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

[1]王博,王桂玲,随文秀,宋琪.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2]张学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及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3]闫新华,张宏雷,高德文.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及建议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5.

朱筱茜(1996-),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