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税务税收风险管理

王 悠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 400054)



“互联网+”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王 悠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 400054)

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面临的税务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税收风险也成为了企业应该引起重视的重要风险之一。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在税务方面提供的新的契机引发了对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互联网+”;税收风险管理;国有企业

一、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立即在各行各业中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和思考。紧接着,2015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务工作深度融合。而现如今税收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纳税行为也成为了企业风险的制造者之一。如果不处理好这层关系,企业的税收管理风险将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企业无法实现其商业目标。本文通过“互联网+”在税收方面提供的新的机遇引发了对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并对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1]。

二、“互联网+”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

“互联网+”已经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行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不仅仅是税务部门要对税收工作作出新的转变,对于我们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国有企业来说,也需要调整思路,利用“互联网+”模式来进行税收风险管理。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风险管理的流程机制进行优化。可以将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做成一个链条化的结构,确保风险防控中心的核心枢纽地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对税收风险进行分析、排查,打造出一个“互联网+税收风险管理”的模式。其次,提高发现税收风险的能力。企业内部可以运用大数据建立一个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便于及时发现税收风险点。最后,还要提高应对税收风险的能力。利用互联网的远程协同技术,实现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团队化作业,并及时进行风险分析和应对[2]。

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一直以来由政府把控比较多,政府会出台很多政策对国有企业进行干涉,就连国企改革也是围绕着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的,并没有在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方面进行过多的讨论。而很多国有企业也认为交税纳税最终都是国家所得,对自己企业本身的影响不大,没有树立起税收风险管理的意识,这对于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是很不利的[3]。

(二)税收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企的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围绕一些指标来开展的,但普遍缺乏一个健全的税收风险管理体制,对于风险评估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因此不能很好地防范税收风险。而且国有企业普遍会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要求补税,但对于补税的原因和种类没有深入分析,则补税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税收管理风险也很难防范[3]。

(三)税收风险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也在迅猛发展着。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如此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国有企业也必须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而目前我国国企中很多税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都不高,这也给国企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使国有企业实现未来长久的良好发展[3]。

(四)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国有企业长久以来在税收风险管理方面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如果不实现信息共享,会给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尤其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国有企业更应该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效率,给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3]。

四、“互联网+思想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一个企业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首先管理层要转变思想,强化自己的纳税以及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只有管理层具备这样的思想了,随之而来的才是企业内部制度的改革,从而落实到每个具体的税务管理人员身上。而且领导层的权利不应该凌驾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之上,必须优先确保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运行。企业还应该经常组织员工学习,相关人员也要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把国家税收相关政策吃透,灵活掌握,及时更新税收理念,提早发现税收风险,并做好防范工作[4]。

(二)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再加以大数据的技术,将各种税收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不仅是为企业自身也为国家的税务部门的工作提供便利。要充分理解和应用“互联网+”的精神,跟随“互联网+”时代的脚步,将税收风险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

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其税收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型国有企业更应该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网络信息平台,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加工、营销最后到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跟踪收集信息,建立一个完整的税务信息数据库,从而更好地防范税收风险[5]。

(三)健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风险识别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全面地把握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层层环节严密地把关,争取将税收风险降到最低。即使出现风险也能提早把控处理。然后还要完善各项风险指标,建立科学的风险等级评定。企业通过这些细化的指标能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风险的大小,从而及时作出应对。对于税收风险管理制度还应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正,一旦在某个工作环节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反馈并弥补制度的缺陷[6]。

五、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税收风险已经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尤其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税收也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变得尤其重要。对国有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国家税收收入的一种保障,减少了很多偷税漏税的情况。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相信我国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能够利用新的思维和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更好地发展。

[1]司洪义.浅析企业纳税风险管理[J].民营科技,2011(10):250.

[2]胡立升.“互联网+”对税收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税务,2015(8):22-24.

[3]罗玉凤.关于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9):166-168.

[4]吴金昱.企业纳税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才智,2008(7):178.

[5]冯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0):98-99.

[6]谢波峰.“互联网+”时代的税收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15(8):34-35.

猜你喜欢

税务税收风险管理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