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6江振珍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江振珍(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江振珍
(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微课作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新型教学形式,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层次融合。在小学语文识字课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提升语文识字课教学在导入、课程讲解以及课后自主学习等环节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微课;语文;识字教学;应用
微课源于短期课程或者课程单元,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文字、图像、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的教与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是建构主义的具体应用,通过将大或者难的知识块拆解成多个具有内在逻辑、系统完整的微小模块,一般在10分钟以内,具有时间简短、资源容量小、短小精悍等等特点。
一、微课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优势分析
(一)主题突出,内容更为具体
微课教学主要是针对识字教学实践中诸如教学反思、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通过借助动画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描述等相关信息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立体解析汉字,详细分析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更为具体,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汉字的学习、领悟、识记或者对已学汉字的巩固和补漏。
(二)激发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微课教学针对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吸引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单一识字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声像功能生动、形象、直观再现识字教学中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多种感观刺激,有利于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优化教学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所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要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三)反馈及时,提升教学实效
微课教学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进行,教师可以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手段来搜集掌握学生在识字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过程,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情况等信息,进而相应调整学生的后续学习,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影响与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情况,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话题思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多样选择,满足个性学习
学生在语文识字学习方面由于受性格、记忆、理解、识记等因素影响而各有差异。而微课采用灵活的学习形式和生动的学习情景,具有微视频、微练习、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和微点评等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并且这些教学资源可以反复观看,随时随地播放,既保证了学生无差别的语文识字教学,又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为语文识字学习的个性化提供条件,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微课在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当前,教学微课资源主要来源于专业门户网站和教师自主制作,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将其穿插于课程的导入、重难点教学、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及课后自主学习之中,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语言环境,提升教育效果。
(一)应用微课引导学习
导入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导入的成效对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微课由于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体,极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将它作为导入新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较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坐井观天》教学之前,可以先播放坐井观天动画视频,通过动画集中学生注意力,拉近与学生距离,引导学生在趣中认字,容易取得良好的导入效果;同时,微课视频的播放能够让学生对“坐井观天”这个词语的意思有个大概的理解和印象,这对教师接下来的授课和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微课合作学习
微课区别于传统的课件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设计时已融入了讲解,相对可独立实现教学,教师在使用微课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播放时(或暂停)做适当补充、解释。因而,教师不单单是一名传授者更是一名指导者,能够参与学习小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一是利用微课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游戏,在微课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和同学协作或者独创字谜,让其他人猜。例如“出”字,山上还有山;“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全”字,一个人胆真大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识字欲望,让学生在趣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二是利用微课突破重难点。特别是进入二年级之后,合体字较为常见,有些字体较为复杂,笔画繁多,字义理解难度加大,同时字体偏旁相似字体增多,区分难度加大,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结合图式、列表等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专项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字义,实现知识的贯彻渗透。
(三)应用微课自主学习
微课由于其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学生课后自主语文学习,并且微课制作相对简便,教师可以规划组织形成微课资源库,通过微课平台进行共享,打破时空的限制。同时,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自主掌握节奏快慢,且可以反复观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一是课前预习,通过微课学习可以基本熟悉新汉字的字体偏旁、结构、读音等,而对于字词理解不全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重点关注,甚至请教老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更易取得成效。例如在教授《口耳目》这一识字课程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字配上读音、图片以及其象形制作成微课视频,提前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先对这些字的音、形、意有初步的了解。二是课后释疑解惑,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或者没有学会的字词,在课后可以通过微课公共平台寻求帮助,解决个别问题。三是课后拓展学习,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进展也不一样,微课平台可以为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以更多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学习语言、写作、文学等方面知识,拓展知识面,提供扩展性知识的授课微课,通过字—词—句—段,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三、微课教学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识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性无法替代课堂教学。因此,微课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整合,还应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
(一)防止“微课依赖”
短小精悍既是微课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短板,5—10分钟的授课时间决定了微课必须把一个主题切碎,截取出片段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导致知识体系的中断,缺乏系统性。因此,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无法全部依赖微课进行,相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内容按照相关的顺序和原则,创作出相关主题的系列微课,并将微课作为日常识字教学的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所有课程过度依赖微课,同时还能使得学生通过对系列微课的连通整合,从而实现知识的贯通创新。
(二)避免“主题宽泛”
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之一即是可以将识字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精简化,主题鲜明化,结构紧凑化,教学类型多样化,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流畅地观摩课堂,实现移动学习。因此,微课教学要避免主题宽泛,而是将内容尽可能的精简,盲目使用微课反而会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适得其反的干扰作用,微课教学不是“黑板搬家”,将日常教学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的识字课程用微课作为教学方式,才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预防“形式呆板”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年龄为八九岁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管是在识字教学的微课制作上,还是在微课教学的引入上都要预防“形式呆板”。不同的微课作品有其相对应的微课类型,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等,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区分不同的类别相对应的制作方法及在课堂中的导入形式,注意微课内容的趣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演示过程的层次性及课程结构的推进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秦.语文“微课”的产生背景及作用[J].教学博览,2014(6).
[3]冉小琼.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2015(22).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