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数学理解激发学习动力

2016-11-10汪剑铭闽清县池园镇井后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布娃娃平均数苹果

汪剑铭(闽清县池园镇井后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关注数学理解激发学习动力

汪剑铭
(闽清县池园镇井后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数学理解,是学习数学学科的生命线。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神奇、有趣、好玩、实用,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理解;问题;情境;实践;思维

数学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理解”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理解”方面下功夫,化抽象为具体,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数学的神奇、有趣、好玩、实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一、巧设问题,帮助理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学生就是“记”住了也不会“用”。数学结论必须经过学生探索、思考,在交流、思维的碰撞中悟出,才能被他们所理解运用。数学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指挥棒。数学问题的设计,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关注问题的质量:问题太难,学生不知从何入手;问题过易,学生脱口而出,没有思维含量。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时要“心中有数”,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不露痕迹地引向数学本质,为探究新知识抛砖引玉。

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理解单位“1”的含义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什么方式来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呢?巧设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悟出“单位‘1’”的含义,学生才能自如地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分数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上,笔者是这样设计:一上课,教师在黑板写下一个“1”,然后问,它可以表示什么?随着学生回答在多媒体上出示1枝笔、1本书、1把尺子、1条线段、1捆绳子、1个苹果……当屏幕出现3个苹果时,教师继续问,还能用“1”来表示吗?片刻之后,有学生说,“把3个苹果放在一个盘子上,就可以用1盘苹果来表示了。”在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装有3个苹果的的盘子,受启发之后,多媒体出现1箱苹果、1车苹果、1堆苹果。这时,教师做个小结——同样的是“1”,既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这么多的物体,这个数字太神奇了。接着顺势导入课题。

“‘1’可以表示什么?”“3个苹果还能用‘1’来表示吗?”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渗透着1的知识的拓展,既有1个物体,又有一些物体。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感受着数学的神奇,又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经历了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对于难理解的“整体”的含义,在一连串看似简单的问题中不露痕迹地“化抽象为直观”,这样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揪住学生的“心”,引领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理解数学,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二、创设情境,促进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入数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理解数学的内涵。

如二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笔者是这样设计:出示一对布娃娃,标价16元,明明拿出20元钱,买了一个布娃娃,售货员阿姨应找回多少钱?在学生明确信息和问题后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生1:我借助分步算式,判断第三种解法是正确的。生2:我们付了20元钱,买一对布娃娃,可以剩下4元钱,现在只买其中的一个,剩下的钱怎么会越来越少了,因此第二种的算法是错误的。生3:找回的钱应该是付出的钱减去用去的钱,我们必须先算出用去的钱,也就是1个布娃娃的钱,然后再算出找回的钱。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先求一个布娃娃的钱?为什么要用20元减去一个布娃娃的钱呢?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就能明确第二种算法是错误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弄清:我们要先算一个布娃娃的钱16÷2=8(元),再算找回的钱。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一个学生买文具的情境:墨水10元、文具盒7元、笔记本3元,毛笔5元,圆珠笔3元。随即出示算式:7+3×2。从算式中看,小明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算算,小明花了多少钱?展示学生的解题:

这时教师借助方法的正迁移,让学生在交流中弄清为什么先算3×2?这样把抽象的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中,用事实说话,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在交流中弄清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规定的缘由。

这样的教学,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实存在身边,在讨论交流中得出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乐学,愿学,自然能积极思考,发现运算的规则。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运算顺序,有效地积累了数学知识经验,在计算过程中就能自如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深化了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三、动手实践,内化理解

学生的智慧来源于指尖。动手实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想要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前提是学生已经经历过,或者体验过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平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经历数学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主动地理解了抽象的知识,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

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小棒搭一搭长方体的框架,学生在动手中必需经过思考,“要搭成长方体框架需要几条小棒?这些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在体验操作成功的同时,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悄然印在学生心里,无需强调,无需讲解,就可避免出现求棱长总和用“(长+宽+高)×2”来解决问题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过、体验过、思考过,无声胜有声地内化了新知识。

四、活用知识,深化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就能得以充分暴露,在学生获得新知后,教师要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思维,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深化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质。

如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在学生体验了平均数的特征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小河的平均水深110厘米,冬冬身高140厘米,他到河里玩耍会有危险吗?生1:冬冬高出平均水深30厘米,不会有危险。生2:冬冬下河有危险。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不能代表这河里水的深度都是110厘米,河床有的高,有的低,河床低的地段有可能超过140厘米,所以有危险。学生在辩论交流中对平均数这个虚拟数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接着出示篮球队5名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你会想到什么?怎么其中有一个队员身高是155厘米,你说可能吗?然后出示条形统计图。

之后继续提问:这不,这个队又来了一个神秘人物,老师用计算器一算,吓一跳,原来5个人的身高都达不到这6个人的平均身高,你们觉得可能吗?当学生还在疑惑时,多媒体出现这个神秘人物——姚明,并把他的身高226厘米呈现在条形统计图中,有红色线段切出这时的平均数172厘米。(如图)

5个人都达不到这个平均数,这个数还平均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就切实地体会到因为姚明太高了,把平均数拉高了许多。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敏感性是它的优点,也导致了它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缺点。这样的练习设计,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训练,从而深化理解平均数的内涵。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燕玲,喻平.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2(8).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布娃娃平均数苹果
不一样的平均数
布娃娃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会说话的苹果
布娃娃脏了
可爱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