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6-04-16郑素苹

福建建筑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经纬仪工程测量测绘

郑素苹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郑素苹

(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分析了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现有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仪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提出改革措施。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

0 引言

工程测量是从事建设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行业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许多本科院校都将《工程测量》作为面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测绘地形图(平面图)、识别地形图、施工点位放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其教学环节主要有理论教学(课程配套实验)、集中实训教学(两周)两个主要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能很快进入状态,基本能够胜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绝大多数施工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作为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学生要很好地掌握测量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测量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1 《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部分内容陈旧

现行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内容上虽比较全面,但都缺乏实用性。现行多数教材仍以讲述光学仪器(DJ6经纬仪、DS3水准仪)的测量方法为主,对于新仪器、新技术(如GPS网络RTK、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的介绍较为简略,而这些新技术在现代施工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就导致了学生虽然掌握了教材内容,但参加工作后,仍得从头学起,才能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胜任工作岗位。

1.2 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由于我国有些高校对所设立的《工程测量》这门课程还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学校对其投入的精力和资金十分有限。学校测量仪器设备往往较为落后而且数量有限,加之一些新的测量仪器、测量技术造价较高,学校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新仪器、技术,导致工作后,需重新学习仪器使用,才能胜任工作岗位,教学与实际工作无法完好的结合。

1.3 教学内容增加与教学课时减少的矛盾

随着测绘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不断产生,测绘科学和各项工程建设相互融合,这就导致工程测量的教学信息和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在增加。而与此同时,工程测量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进行授课,授课学时有的只有40~50学时(含配套的实验课时),实际理论教学只有30个课时,课时较少。教学课时的减少与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基本教学任务,预留充裕的时间介绍一些先进的测绘技术,并确保教学质量。

1.4 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

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测量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对外交流较少,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机会;专业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很多青年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背景和实践经验。这些导致测量教师难以做到全面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无法适应现代化时代教学需要。

2 对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精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

在课程内容不断增多,教学课时又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正确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改革应适应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还必须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以传统的测量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工程测量需要为目的,不能由于教材落后和现代测量仪器的缺乏而忽视对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过时的测量方法可以简略介绍,对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应及时加以补充,综合介绍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特点、操作方法、优缺点,有条件可购买相应仪器、设备,让学生实地操作,增强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性。

2.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工程测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用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幻灯片、实物展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水准仪和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录像学生对仪器使用有一个具像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介绍地形图和平面图,可以引入CAD实例图,进行讲解,加深印象。

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具体工程缺乏具像认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具体工程实例,或多增加一些实物图片、测量图片、视频录像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常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教材中未涉及的现代测绘技术,可从网上收集测量仪器、操作视频及工程图片等有关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新仪器设备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6]。

在课后,可以利用短信、微信、QQ、电子邮件等交流工具,与学生互通信息,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师生交流、亲密合作的良好氛围。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该课程配套一定学时的课堂实验及两周的测量实习。课堂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测量仪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主要是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及相应的数据处理。

测量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熟练度,掌握控制测量的实施及碎部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控制测量包括控制点选择,数据测量、数据处理,碎部测量包括碎部点选择、视距测量,绘制地形图主要是要学生掌握地形图图式的使用与识读。在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测量技能。

2.3 更新仪器

大部分旧仪器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施工需要,如 :微倾式水准仪与光学经纬仪,操作较为复杂,容易读错等因素,现在的施工现场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经纬仪。这两种仪器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两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一定数量施工中常用的电子仪器,如全站仪及GPS 全球定位系统。

2.4 强化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作为教师,应通过网络、文献等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吸取测量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将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应用于授课中;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工程建设单位的工程测量任务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经验及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将理论、实践与科研完好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重视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学习机会,使教师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应重视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进修提高、访问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行业新技术的交流会,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接触、了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

3 结语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完全必要,非常迫切。测量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试验、总结和提高:在教学内容上,把理论和实践性环节充分结合,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以实践来促进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录像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把测量的传统仪器、传统方法、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在实践性环节的安排上,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才能有效地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测量的相关技能,培养学生完成测量工作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工程建设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1] 王茜.浅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1).

[2] 肖鸾,陈凤年,陈海胜.工程测量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22(3):110-112.

[3] 郑秀梅,刘晓丹,付丽艳.“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1):143-145.

[4] 张庆伟, 张明.基于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5):63-64.

[5] 贺灵荣,田北平.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30-232.

[6] 岑敏仪,李永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23-27.

[7] 聂志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35-37.

[8] 段贻民,杜国标.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4,(5):58-60.

[9] 朱爱民,万德臣.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4,(8):53-55.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survey for n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

ZHENGSuping

(Fujian Jiangxia College,Fuzhou 350108)

This paper analysis of the non survey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ach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quipment management,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non survey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proposed.

Engineering surve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aff

郑素苹(1983.2- ),女,讲师。

E-mail:29329151@qq.com

2016-06-07

TB22

A

1004-6135(2016)09-0104-03

猜你喜欢

经纬仪工程测量测绘
一种基于斜向观测的镜面法线方向测量方法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靶场光电经纬仪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工程测绘工作的技术应用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