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安岭精神:林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6-04-16王利文

奋斗 2016年7期
关键词:禁区大兴安岭林区

王利文

大兴安岭精神:林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王利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使大兴安岭精神成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大兴安岭精神是林区开发建设的思想结晶和宝贵财富

大兴安岭精神伴随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产生,在大兴安岭的发展中丰富、完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兴安岭人团结奋斗、迎接挑战、渡过难关。

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是重点国有林区,平均海拔573米,年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52.3℃。上世纪50年代,国家建设急需木材,黑龙江省于1954年、1958年两次组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但由于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没有社会依托、自然条件差等原因,进去后都未站住脚,一位苏联专家因此称大兴安岭为“高寒禁区”。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一系列具体指示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以会战方式开发大兴安岭,八万铁道兵将士、两万林业职工挺进大兴安岭,顶风雪、冒严寒,住帐篷、喝酱汤,修铁路、建城镇,伐树林、运木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历时三十年的开发建设“大会战”,把没有人烟的茫茫林海建成了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谱写了艰难的林区开发史。

在1964年到1989年的开发建设实践中,先驱者“林海深处埋忠骨”,奉献者“献了青春献终身”,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以“突破高寒禁区”为核心的大兴安岭精神。它是无数创业者、建设者、忘我者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谱写、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时期树起的一座伟大精神丰碑。

兴安儿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阶段,先后践行和完善了大兴安岭精神的内涵。开发者突破高寒禁区,展现了大兴安岭精神;建设者实施避危兴林,丰富了大兴安岭精神;改革者加强生态建设,发展了大兴安岭精神。1996年1月16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原省委书记岳歧峰同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继承和弘扬大兴安岭精神”。1996年初,中共大兴安岭地委经过反复研究,将大兴安岭精神凝炼成“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树雄心,立壮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

二、大兴安岭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

大兴安岭精神是林区人民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精神财富,是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创造文化的具体体现,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添了重要一页。

大兴安岭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大兴安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大兴安岭精神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被赋予一系列新的时代内涵,一直以来都是大兴安岭社会发展的价值遵循。同时,大兴安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作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地域化。

大兴安岭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的杰出代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黑龙江省委多次提倡弘扬大兴安岭精神。1996年1月,省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全省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战严寒、破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并把大兴安岭“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统称为“四大精神”。 2008年7月1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纪念建党87周年暨“先优”表彰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有坚实的工作基础,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有牢固的产业支撑,有众多的人才优势,更有“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珍宝岛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等艰苦创业、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黑龙江不会甘居人后,一定能奋起直追,争创一流。2009年,省委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决定》中指出:“在开发建设黑龙江的历史进程中,全省人民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闯关东精神等等。这些精神产生的时间、地点不同,但都以开发建设黑龙江的创造性实践为基础,以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奉献人民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内在统一。”

三、大兴安岭精神是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大兴安岭精神是大兴安岭开发、创业、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转型发展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振兴繁荣林区。

大兴安岭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兴安岭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兴安岭的具体化、地域化。继承和弘扬大兴安岭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以大兴安岭精神为动力,能够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创业情怀、坚定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武装党员干部、教育群众的工作,着眼于加快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把大兴安岭精神融入其中,使人们既感受到地方优秀精神文化资源的历史底蕴,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兴安岭精神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大兴安岭是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保证。林在则林区在,林兴则林区兴,林亡则林区亡,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林区之根、发展之源。将工作重心转到生态建设,要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在大兴安岭精神的鼓舞下,能够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为国家创造生态价值。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自身的努力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并且实现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在大兴安岭精神的支撑下,投入资金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用经济发展反哺生态建设,逐步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的提高,真正使大兴安岭成为生态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交流的延伸区、能源矿产开发和经济总量提升的目标区,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大兴安岭精神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大兴安岭具体体现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大兴安岭精神,充分发扬“战严寒、斗冰雪、破禁区”的精神,能够进一步激发用优势、补短板的创业情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效利用森林资源优势、边境地理优势、四季分明优势,取长补短,实现由砍树到管护的转变;充分发扬“树雄心、立壮志、攻难关”的精神,能够进一步强化谋变革、求突破的创新思维,从创新体制和机制入手,停止商业性采伐,强化营林生产工程化管理,巩固以煤代木、殡葬改革成果,推进全民创业,广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充分发扬“顾大局、爱集体、共命运”的精神,能够进一步强化兴其业、固其本的持续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林区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系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禁区大兴安岭林区
记游哈林区(节选)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