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构建民族复兴大业的动力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04-16康渝生
康渝生
文化自信:构建民族复兴大业的动力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康渝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将文化自信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加以强调,阐发了蕴涵于其中的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不仅体现出党中央对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也在“四个自信”交互作用、影响的意蕴中极大地拓展了民族复兴大业的动力源泉。显然,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确立的充分文化自信,不仅蕴含着对于既往的认同,更是酝酿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精神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所谓文化,无非是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命运共同体中所形成的共性生存方式。究其本质而言,文化意味着传统。文化不仅表现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而且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然而,文化的价值恰恰在于其现实性,在于历史对于现实的影响与作用。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形态,而每一个地域也都展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人类文化的与时俱进标志着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不断提高,诚如恩格斯所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中国共产党人95年的奋斗历史向我们深刻表明,民族的奋进有赖于文化的觉醒,人民的力量源自于文化的自信。遵循文化自信理念的致思理路,我们不仅可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趋成熟的文化自觉,也可以预见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展现的文化自强。
毫无疑问,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要旨趣在于把握文化发展的准确定位,包括对文化规律的正确解读,对文化进步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责任的主体担当等等。文化自觉体现了文化主体对于文明和进步的向往与追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力量。文化自觉意识的生成与积淀,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创造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助于形成文化担当,奠定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在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率先实现了文化自觉,为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思想指南。毛泽东曾经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文化观,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面对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主张以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并且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辟概括诠释了“文化自觉”的历程。毋庸置疑,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意识的阐发对于我们旨在文化自信的实践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轨迹,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坚,不仅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原生形态铸就了强大的文化基因,而且有赖于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觉的任务就是要追溯文化的渊薮,为文化自信确立根据。因而,文化自觉的着眼点必然在于对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历史性。
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遵循这样的思路,总结概括我们所要坚持的文化内涵,逻辑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这是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的源泉;二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传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第三个方面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这也是我们应该予以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诉求的厘清,无疑是确立文化自信的开端,也必将奠定文化自强的基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概括了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的人们的共性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于伦理道德和秩序准则的认定与遵循。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正是人们在休戚与共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生活共同体。梳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或可获得这样的认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铸就的历史辉煌令人刮目;近代百余载,内忧外患构筑的屈辱苦难让人唏嘘。中国近代文明的落伍足以发人深省,这也正是我们必须确立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在我们的实践中,诸多违背初心的荒谬之举也曾导致了文化建设踯躅前行的尴尬。“文化大革命”制造了以“大革文化命”为特色的十年内乱,险些割断我们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改革开放后, 一度泛滥的拜金主义思潮,造成了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解;思想战线上“去意识形态化”的直接恶果则是社会道德的失范和价值尺度的倾斜,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几近失落。
显然,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闭关锁国”式狂妄举措,将中华文化的发展禁锢在某种僵化的理论框架内,恰恰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然而,诉诸于“全盘西化”的奴性主张,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改弦更张,也会导致文化传承断裂的恶果。我们主张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文化充满自信;还要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充满自信。同时,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我们对于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也要充满自信。只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有可能推进深入扎实的文化建设,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强的坚实基础。
毫无疑问,文化自信乃文化建设所必须,文化自强则是文化自信必然的实践旨归。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我们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重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会在实践的意义上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重建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论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旨趣,毛泽东曾经做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概括,深刻阐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底蕴。事实上,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文化发展任务仍然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据这样的思路,我们或可说,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复兴。
实现文化自强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必须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精神动力体系。
确立道路自信的根据源于历史的经验,而道路的选择则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只有坚定不移、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科学发展之中国道路,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自强的目标,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实践已经向我们证明,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坚持道路自信,正是对国泰民安、民族复兴美好愿景的发展诉求。
坚持理论自信无疑是重建精神家园的基础,而文化精神的坚守正是构建文化自信的思想底蕴。只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伦理精神之中国精神,我们才能够铸就我们的精神长城,实现民族的复兴、文化的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思想底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则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拓了实践源泉。这正是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自信的根本原因。
提升制度自信犹如增强事业的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彰显于优越的社会制度,也必然预示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制度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制度决定成败、制度彰显命运。而且在于,优越的社会制度必将形成更为强大的向心力,成为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中华各阶层人士大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大团结之中国力量。这无疑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成功的基本保障。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坚持文化自信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民魂的发扬必然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动力源,中国的真进步必当始自于此。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霞zhangxi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