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2016-04-16于耀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

于耀春

(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 河南 462000)

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于耀春

(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 河南 462000)

本土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是实现对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文化生态的认知过程,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已成为音乐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效实现本土音乐文化传承,首先要认识本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传承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收集整理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加强本土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和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创建本土音乐校园文化等途径来传承本土音乐文化。

本土音乐;重要性;音乐教育;传承;方法策略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本土音乐传承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性标志之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普遍认知不够[1]。本土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可行性和方法策略意义重大。

一、本土音乐的基本特征

本土音乐是一种代称,是指某一地区由于其特有的文化、历史所形成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特点的音乐。本土音乐的主要特征为:根植于民间,草根性文化特质明显,属于小传统类型音乐文化,其形态相对稳定,通常由本地区的音乐表演者口口相传,自娱自乐,音乐语言相对独特,且能够表现出当地的文化和特色,被当地人民所共有。

本土音乐作为本土文化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构成要素,属于当地文化的一种生态景观,能够发挥出多种社会功能,如,知识传授、社会交往以及风俗礼仪等等,同时能够对当地人民进行长久的教化,对促进当地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本土音乐是本土文化的标志物

音乐是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范畴。而本土音乐则是民族或本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地方性和特有性的特点。本土音乐的产生受到当地地理条件、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方式、语言、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与其所处的民族文化共生共存,同步发展。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意义及表达方式也在不断融合与创新。由此可见,将本土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来研究,对认识、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土音乐有利于文化生态发展平衡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自身特有的文化表现,在世界音乐文化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东正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以及其它文化中的音乐共同构成了全球音乐文化生态系统,彼此相生相长。若是本国人忽视自身的音乐文化传统,那么就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扼杀自己的未来,同时也会导致全球音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所以,必须对本土音乐教育加以重视,这不仅是重视我国自身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关系着全球文化的生态平衡发展。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受到人们的广发关注,而不同的社会群落对于新媒体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不同的,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更是无法完全统一适应新兴的媒体环境。从人类产生文明以来,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实现全球统一,任何一种新兴文化出现后,不同的国家地区往往都会根据自身国家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生存现状来选择是否接受新兴文化。如今人类已跨入信息时代,不同国家对于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想要实现全球性文化生态平衡,就必须重视本土文化传承,而想要实现本土文化传承,其根本则是加强音乐文化教育。

(三)音乐教育担负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

音乐教育主要分为基础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现代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传统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责任,促进音乐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如何有效实现本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是当代文化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土音乐文化其特有的民族价值,只有借助音乐教育才能得以实现,而音乐教育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则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体制改革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人类学文化指出,只有将某种文化现象还原到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传承和发展,若是本土音乐无法顺利传承,那么该地区民族的未来必然会出现文化断裂。此外,音乐教育在现代学校的普及性,能够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可行性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学校丰富的、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如优秀的师资条件,丰富的资料馆藏,能够为本土音乐传承提供专业指导,同时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也能为本土音乐教育提供更加系统化和集约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本土音乐文化所难以实现的文化传承。

三、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方法策略

(一)收集整理本土音乐教育资源

本土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起保护、整理、挖掘濒危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由于本土音乐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因此导致很多地区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都出现了断代、脱节现象,甚至已经逐渐濒临失传,特别是新疆、西藏、蒙古族等语言文字复杂的民族音乐,由于其音乐作品多数歌词冗长、曲调变化复杂,本民族传承正在逐渐丧失,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该类音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保护下来。

当代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区的音乐进行传唱是一种义务,能够帮助本土音乐走入大学课堂,同时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大学音乐教育资源丰富以后,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也能有所扩大和提升,学生能够直接接触更多更全的本土音乐。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本土音乐资料收集,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规范性整理,从而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本土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本土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对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对本土音乐课程在鉴别、收集、整理及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决策性作用。因此,想要加大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力度,那么就要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专兼职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本土音乐教师的巨大潜能,提高教师在音乐文化上研究、制作及资源整合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本土音乐教育课程中真正向学生灌输本土音乐。例如,蒙古族地区的大学音乐教师应当能够演唱一部分蒙古族歌曲,或是能够演奏本地区典型的民族乐器[5]。另外,各地区学校音乐教师自身的文化、语言及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对当地丰富的民族音乐的认知及熟练度不够,鉴于此,学校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到民族院校进修音乐文化课程,提升自己的本土音乐文化教育能力。

(三)重视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建设

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是教材,而想要提升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调整教材内容。各个大学应当收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本土音乐作品,并进行整理归纳后编入音乐教材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能够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地区的民族差异性进行详细调查,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民风民俗文化编写更加通俗易懂的教材。例如,内蒙古所在地的大学,可以编入蒙古长调[2];东北地区的大学,可以编入东北二人转[3];云南地区的大学,可以编入纳西古乐等等[4]。录制音像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区民歌方言不同,在录制音乐时要保证发音准确、音质清晰,并在课堂上尽可能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这样给学生的感受更加直观,而且会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本土音乐文化真正走进课堂。

(四)创建本土音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音乐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校园音乐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要创建本土音乐校园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本土音乐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艺术活动,例如: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一次播放适合校园的本土音乐;创建本土音乐研究会,教师鼓励学生在结合本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元素,通过本地典型的民族乐器演奏本土音乐,使传统本土音乐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大礼堂举办本土音乐讲座,定期邀请本土音乐艺术大师进行本土文化宣讲等等。

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树立文化传承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观念,丰富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价值,进而真正实现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

[1]翟玮.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应对[J].兰州学刊,2004(2):180-181.

[2]博特乐图.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保护[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2):42-52.

[3]依健,臧学军.辽西二人转艺术与高校地域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26-128.

[4]和洁蕾.纳西古乐的传承与保护探析[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1.

[5]李锡波.浅论蒙古族三弦演奏技巧与蒙古族民间音乐内涵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2):39-43.

G642

A

1673-9884(2016)07-0120-03

2016-05-20

于耀春(1972-),男,河南漯河人,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奇妙的“自然音乐”
谁远谁近?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