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2016-04-16李慈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者中职

李慈章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4006)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李慈章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4006)

探索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途径,一直是中职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网络学习兴趣和信息加工能力不高。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网络学习缺乏有效管理和闭环监控,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策略是增强网络化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观念,提高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监控及评价能力,提升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资源质量,做好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等有效途径。

网络环境;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不断进入教育领域,这标志着第三次教育革命已经悄然到来。同时也为网络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契机。网络学习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一方面给中职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中职学生学习带来挑战。由于中职学生自控能力普遍不强,部分学生容易借网络学习之名,行网络游戏之实;又因为网上资源纷繁复杂,如果教师指导不力,会使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网络环境下,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一直是中职教学与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西方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论述不多,大部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的定义、自主学习的理论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构建课程教学模式过程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如,20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定义,主要体现为四种观点:一是“能力说”(Holec,1981;Bergen,1990),把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二是“环境说”(Dickinson,1992;Eseh,1996)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环境对促进学习者自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是“责任说”,强调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认为要促进学习者自主,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Seharle,Szabo,2000);四是“综合说”(Benson,1997),仅从多个层面对自主学习进行定义。在多维度为自主学习进行定义并阐释的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不少学者纷纷展开教学实践,以求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如1981年Henri Holec在多年教学研究实践基础上,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认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主获得确定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手段,监控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估。Yang(1995)、vieto和khart(1995)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系统探讨了通过各种途径及策略协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通过一系列手段来监控学习者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的运用。这种多元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众多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兴趣,并不同程度地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其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21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自主学习研究者之一齐莫曼(Zimmerman)在总结了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能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并从科学的问题、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实质、自主过程五个维度建立自主学习模型(Zimmerman,庞维国,2003)。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西方率先流行,不少学者运用它来促进学习者自主,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Warsehauer,Turbee和Roberts(1996)分别研究了电脑网络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促进各种不同学习者间的平等交流和学习技巧的掌握;Schwienhorst(1997)探讨利用多媒体平台和e-mail进行Tandem玩arning来促进学习者自主。

(二)国内相关研究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目前国内有关自主学习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对中职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比较零散和概念化。特别是对网络环境、中职教育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的实证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如任旭光(2005)认为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含或体现在自主学习的兴趣、自觉性等动力因素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等操作性行为方面;辛琴(2008)、姜乃辉(2010)以及冯宝泉(2011)认为在培养中职学生自主能力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教育者“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问题。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者还从语言类课程教学角度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进行探讨。如李忠红(2007)提出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类似,为全面了解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陈静(2011)剖析了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对网络环境的需求等问题,并对构建自主学习的培养模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平台,以人为中心的网络环境正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它与教学者(teacher)、学习者(Learner)及教学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构成一个整体,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优化的网络环境是有效进行网络化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然而,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却不能有效的自主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缺乏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实现知识构建的学习能力,当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学生网络学习兴趣和信息加工能力不高

中职学生普遍年龄偏低,受传统面授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倾向于教师面对面的知识输送,面对网络学习很难有效地收集学习资源,有限的信息处理和归纳能力无法做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恰当的网络学习的模式,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资源中,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学习能力比较弱,学习效果差,网络学习趋向形式化。

(二)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准分离”的状态,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是中职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70%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基本是教师面授课程的一些补充,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和拓展的学习资源少之又少,进而未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设计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未能很好结合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为中职学生提供课外拓展学习的相关网站和实时最新的课程学习资源,教师自主创新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生网络学习缺乏有效管理和闭环监控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聊天、打游戏或浏览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网页,缺乏必要的学习时间管理意识和系统的学习规划能力,对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心得和效果很少进行及时的反思,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并未形成严格的闭环监控机制,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有效的及时评价。但教师在现有的网络学习评价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教师对学生在网络中做与学习无关的行为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效果缺乏及时的监控和反馈。

(四)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学生需求,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以及学业咨询等服务是目前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的目标。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处理主导地位,课程教学及课程学习的支持和评价都依靠于教师。此外,由于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分离,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背景进行掌握和了解,从而无法对每个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而这些学业上的学习支持服务一旦无法及时传递给学生,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便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不理想。

四、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方法。网络教学环境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时效的信息获取等优势。基于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范式;基于中职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出现缺乏自主学习兴趣、自我监控等问题,在教师、多媒体媒介以及学生这三要素教学环境中,提升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培养策略应从以几个方面出发:

(一)增强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导着学习行为。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首先要增强中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自我责任及义务感;其次,合理设置自主学习目标。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中职学生在面对网络学习,开始兴趣较大,设置学习目标也随心所欲,最后基本不了了之。目标是学生在自主学生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控的参照物。合理设置自主学习目标,要求掌握时间管理策略、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和时间,这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最后,要增强中职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其自主学习兴趣及倾向更强烈。由于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开放性、多元性,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具有一定困难的网络学习,获得学习成效后会对基于网络的学习更自信,自主学习的效能感也增强,更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及评价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及评价能力是影响其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保证其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不断对其学习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以及调节。及时有效的监控调节学习过程,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提高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监控及评价能力,首先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提问和反思来加强对自己学习活动有意识的监控,及时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反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如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课程资源时,不要急于求快速完成,最好边学习边做好笔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调整好心态,反复浏览课程资源,多进行自我提问和反思来克服困难,逐渐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其次,正确评价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这是中职学生网络化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监控和评价能力的关键,在其过程中可以对自身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知识状态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寻找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总结经验和反馈信息。

(三)改变课程教学形式以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

由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要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就必须不断加强对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学习和拓展。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是学生开展网上学习的重要内容。基于网络环境下,提升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质量,使中职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学习,成为目前网络教学应用中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多元性、交互性等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资源设计上,应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提升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质量,改变课程教与学的内容的呈现形式。基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的特点,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适当添加部分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在网络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视听觉,提升课程资源的可操作性及交互性,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坚持“以人为本”并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中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多方面的因素,除了中职学生内在因素,如,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过程监控及评价能力等,还有外在一个重要因素,即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起到服务与支持作用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首先,加强对中职学生网络学习的技术支持工作。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学管理者给中职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一切学习工具,并且保障网络学习工具的实用性及易操作性。在学习工具的开发与设计上,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乐于使用,并能很快获取所需的信息及知识。其次,做好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人文关怀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教师需要掌握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能力,重视对中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其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最终学习目的。

[1]任旭光.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2).

[2]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4).

[3]冯宝泉.谈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4]姜乃辉.浅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0(11).

[5]陈静.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10).

G712

A

1673-9884(2016)07-0075-04

2016-06-0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项目编号:XJK014CZXX098)

李慈章(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学习者中职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