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亳州市为例

2016-04-16张文禄刁玲玲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村小皖北音乐课

张文禄,刁玲玲



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亳州市为例

张文禄1,刁玲玲2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亳州236000;2.亳州市大寺小学,安徽 亳州 236000)

为真实了解安徽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通过对皖北亳州市八所农村小学的抽样调查,对亳州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理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针对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诸如师资不足、教学管理理念落后等急需解决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化解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难题切实可行的对策。

皖北;亳州;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定居在城市,但仍有近80 %以上的人口、85 %以上的学校及75 %左右的学生都在农村。由此可见,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1]而音乐教育对于提高个人的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音乐教育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换言之,对小学生的智力、道德、情感、人格等方面健康成长与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暑假,由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安徽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小学音乐教师专项研修项目开班,来自全省近50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课题组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下发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占94%。在分析问卷后,课题组在亳州三县一区部分乡镇的中心小学和该中心小学下辖的一所村小进行了问卷与采访相结合的深入调查,从而形成了本文的数据支撑。

一、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

一是音乐教师的配备。在对这次安徽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小学音乐教师专项研修班进修调研时发现,此次研修班的老师、尤其是皖北的老师都来自中心小学。在随机聊天过程中也知道了这些中心小学下辖的乡村小学都缺乏专业的音乐老师。在选取的四所中心小学和四所小学中,共有专职音乐教师4人,兼职音乐教师2人,平均每所学校不足一人。而实际上配备专门音乐教师的学校都是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小学。在调查的四所小学中,没有一所小学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实际上就是在中心小学,专业的音乐教师也往往会兼代除语文、数学外的其他科目,有些甚至转专业改教语文、数学,而将专业音乐当成了兼代科目(利辛县A镇中心小学)。在调查中,受访者都明确表示知道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在教师配备管理上的限制,虽多年申请增加音乐教师,但一直未能如愿。之所以让这些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音乐老师转专业改教语文、数学,就在于现有教师不够用,而这些音乐老师都是年轻老师,易于接受新知识,也更愿意听从学校的分工安排。

二是音乐课开课情况。在调查中,无论是研修班的老师还是被调研的学校,都明确表示每个班每周开两节音乐课(部分小学六年每周一节),而且都有班级课表可查。如果仅从上述情况看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开课情况,不管是中心小学还是村小,从他们的课表上看都是按要求足量排课(部分小学六年级每周1节课),但在调查中,所有受访者都很坦率地说,课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需要。在所调查的8所小学中,每周按照课表上音乐课的只有谯城区A镇中心小学。利辛县A镇中心小学共13个教学班级,虽有2位音乐老师,但这两位老师都以语文为主要教学任务,音乐教学只是兼代,由此推测,即使在这所学校中,也不可能每个班都开音乐课。而上课形式主要有:喜欢音乐的老师会带孩子唱歌(其实谯城区A镇中心小学的2位兼职音乐教师就是这类喜欢音乐而没有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老师)、上自习做作业、听录音、看多媒体(动画片)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音乐基础知识教育, 更谈不上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起他们创造美的能力。”[2]

三是音乐教师的结构及待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参加研修班的绝大多数都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年轻老师,但也有两位从教20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老教师,中间出现了年龄断层。随后对亳州市三县一区所选取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年龄断层的现象普遍存在。就调查学校中的4位专业音乐老师和2为兼职音乐老师的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问题进行对比后发现,在这6位音乐老师中,年龄结构出现了两极分化:年龄在29岁以下的有4位,占67%,50岁以上的2位,占33%。30-50岁这个阶段的音乐老师为零,而这一阶段的老师不论是在教学技巧、还是在工作精力等方面都是最佳状态。50岁以上的老教师虽有教学经验,但不易接受新事物;而年轻教师一则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二则正处于谈婚论嫁或娶妻生子之时,很难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在学历结构上,这6人中,中师毕业的有3位,幼师毕业的1位,师专毕业的2位。在待遇问题上,由于各种原因,年轻老师一般不愿意也不会被委任班主任,而不做班主任,就无法评职晋级,因此年轻教师的工资待遇总是学校中最低的。

四是教学理念及教学态度。在调查中发现,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中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尽管各个小学每学期都会给学生发音乐教材,但即使是专业的音乐老师也不会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往往将音乐课上成了唱歌课或听歌课。开设音乐课的几所学校,最昂贵的音乐器械就是电子琴,而绝大多数学校连电子琴都没有。“拥有教学基础的硬件设施是音乐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3]但在所有被调查的学校,没有一所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而音乐课没有作业、不考试、不排比,也是一部分图轻松的老教师争抢的一门课。但这些老师担任音乐老师后,并不会给学生上音乐课,绝大多数是上自习做作业,只有个别教师会给学生放歌曲。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再加上农村生活环境的实际,年轻教师往往无心工作,他们都会在学校拼命看事业单位招录的相关书籍,等待着一年一度的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到城区工作的机会。

五是教育人事管理。在调查中,不论是研修班的学员老师,还是亳州市三县一区被调查学校的音乐老师,年龄在30岁以下的都是通过人事考试方式进来的。在问到他们最近几年经常看的书时,绝大多数都说在看教师招聘用书。原来皖北某些地方每年会通过考试从农村选调一部分优秀教师到城区小学任教,而选调的条件就是在农村任教满两年。例如亳州市谯城区2012年面向社会招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15人,而2014年该区面向农村选调的音乐老师是11位。由此推算,该区2012年到岗的老师到2014年选调后只剩4人。而2014年该区公开招聘的音乐教师全部人数为15人,即使我们将这15人全部安排到农村小学,也只是大致将选调进城老师相抵消,而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教师选聘制度下,所有分配到农村的年轻教师,无一不是抱着跳出去的希望,因而在农村的两年,能安下心投身教学的为数不多。

二、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是修正农村小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目前农村小学实行的是中心小学(或中心学区)管理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是大众化的、不具有特殊性。但面对农村小学的特殊情况,应该要求各中心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心小学和所辖村小的教学目标及课程设置做相应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统一的课程安排。譬如说,对于一些人数较少的村小,像写字课、综合实践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可以上大课,这样就会部分缓解老师不够用的情况。就农村小学音乐课而言,一个有6个年级的村小,一位音乐教师就可以同时担任诸如音乐、写字、科学、品德、综合实践中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要加大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音乐校本教材。将农村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戏曲花灯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的曲子编入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熟知的东西来理解音乐艺术的风采。[4]

二是进一步完善校长责任制。现在的学校都实行校长负责制,一方面校长可以大胆地推进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管理,但另一方面,缺乏对校长的监管力度,校长工作的随意性很大。面对这个问题,在强化中心小学校长负全责、村小小学校长抓工作的前提下,在村小要设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对全校的重大决策,诸如课时分配、评优问题、绩效考核等集体讨论、决定。而在中心校,也要设立由村小校长组成的校长委员会,对于中心校校长的决策要实行集体表决制,以此来监督各级校长,保证校长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校长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形成的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予以特事特办,而不能依据死板的规章制度,不切实际的要求所有学校一体化发展。

三是创新用人制度。针对目前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急缺的现实情况,各学校要创新工作思路。对学校来讲,不仅课堂教学要创新,教育管理工作也要创新。就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音、体、美教师短缺的情况,中心校完全可以在实行合班制的前提下,推行教师的“走教”制度。所谓“走教”,就是本周在A校下周在B校任教的制度。当然,这种一周一轮回的“走教”仅限于两校相距不远;对于两校相距较远的就不能实行这种一周一轮回的“走教”方式,但可以将一个学期分成两段,音乐老师前段时间在A校上课,后段时间在B校上课。但不论哪种“走教”形式,必然会增加“走教”教师的经济负担,而这一部分负担,村小和中心校应该主动承担,同时,对于承担“走教”任务的教师还要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四是更新人才选拔模式。逢进必考的人才选拔方式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每年从农村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所谓的优秀教师就值得商榷。现实情况是每年的选调结束后,被选调上来的都是年轻教师,而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选拔方式不仅没有真正实现优秀教师的选调意图,反而使得农村小学成了这些年轻教师的试验场和跳板,使得农村教育极不稳定。为避免这样的事情恶性循环,应该取消选调考试,将所有人纳入统一的教师招录当中,对于在职教师再次考取城市学校的,可以办理工作关系的调动。同时,在面试时,已参加工作的应该和应届大学生分开,对这些已经参加工作的报考人员,实行严格的课堂教学技能的考核。这虽然加大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量,但也能真正实现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真实意图。

通过以上简单调查,我们就能看出皖北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忧。这里既有教师资源短缺的客观原因存在,也有各级主管部门教育管理思路落伍、工作方法无创新的原因。破解皖北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现状,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专业音乐教师的引进、培养,适度放宽农村小学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管理,积极支持农村小学根据实际开展有效教学,还需要一线学校校长创新工作思路,打破教育常规,根据现有条件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1]张晓琳.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6):94-96.

[2]吴云.论农村音乐教育边缘化现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76-178.

[3]李文正,王爽.论新时期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J].绥化学院学报,2014(8):118-122.

[4]游德存.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02-104.

2015-11-03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亳州义务教育现状研究”(JG13101)。

张文禄(1976-),男,甘肃民乐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国史,地方史。

刁玲玲(1983-),女,安徽利辛人,亳州市大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G62

A

1672-4437(2016)01-0057-03

猜你喜欢

村小皖北音乐课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