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的ERP研究

2016-04-16黄家群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工作记忆范式

黄家群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的ERP研究

黄家群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工作记忆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执行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做完不同的任务,并且为了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任务,需要在任务间进行相互转换,而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就可以做到在这两个任务之间相互转换时进行调节控制。本文对最近几年从任务转换定义、作用、以及对任务转换大规模实践证明与理论研究上进行梳理和讨论,以了解现行研究的缺点、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方面的展望。

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ERP

一、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的定义、作用

中央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包括,抑制、转换、更新以及选择等四个方面。工作记忆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执行功能,而且中央执行功能在很多高级的认知活动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作用。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情况,那就是人们经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并且为了能很好地同时完成这些任务,同一时间内人们要交替转换地进行这些任务——即所谓的任务转换。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就可以做到在这两个任务之间相互转换时进行调节控制,主要表现为控制任务转换过程中认知资源的竞争。中央执行功能的这一种能力就被大家称作为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

任务转换能力是中央执行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子成分,这种能力是在执行多个复杂的任务时,表现为竞争同一认知资源时在心理或操作上的相互转换。此种能力有不同的叫法,有的研究中叫做“任务转换”,有的学者称为“注意转换”。目前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被很多的研究者认为指的是某一个个体的认识在很多个任务心理上或操作上的相互转换。而所谓的中央执行功能转换功能是一种在某个导语的引导下的控制机制。所谓中央执行功能的转换能力就是在转换的过程中一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模式以及相关的任务模式。精神病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学以及个体差异研究等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控制与执行的研究,并且转换能力更是现今控制与执行研究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重点。对于中央执行任务转换能力的研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但真正的繁盛时期是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的,在最近的几年对任务转换进行大规模的实践上的证明与理论上的讨论。

二、关于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能力ERP研究的内容

ERP研究的实验范式中常采用的转换任务有:数字转换任务(如Salthouse的范式使用的任务);词类转换任务;局部-整体图形转换任务(如Miyake等范式使用的任务);颜色转换任务。Jersild提出的任务转换范式、Roger和Monsell使用的交替转换范式、任务线索范式、指示转换范式等四种范式是目前中央执行功能任务转换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范式。其中Jersild的任务转换范式和交替转换范式的共同点是任务序列是可以被实验参加者预测,而任务线索范式中,由于有线索提示所要执行的任务类型,通常任务序列是不能被实验被试预测的;指示转换范式中由实验者告知被试接下来进行的任务类型,实验者未告知新进行的任务时,被试则一直重复做之前的任务。任务线索范式是当前实验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范式。任务转换实验中存在两种任务:一是转换任务,二是重复任务。任务转换过程中涉及到两方面的功能: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前者是对无外部刺激任务进行的准备,是主动进行的加工的,是自上而下的;后者是对有外部刺激的任务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是自动的自下而上的加工。任务准备反映的是执行控制功能理论,而任务重复反应的是外源性自动控制理论,两者的假设是相同的。

此次研究综述中一些研究者使用了相关的在技术考察了以前任务转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些有差别的反应项或策略之间进行转换的研究中,任务转换功能的特性是分离出于当前任务无关的策略或信息,当将来出现的刺激与当前任务有关,大脑则会被激活对此进行反应。之前与任务无关的策略或信息并不表明与下个任务或下下个任务无关,很可能参与了下一次任务的激活。所以人们在任务转换中,要使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策略或信息都要处于激活状态,以便出现不同任务时,相应的策略能被高度激活,保证人们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与目前任务无关的策略依然需要保持相对较高的激活状态,以便为完成即将到来的新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际上抑制机制在转换任务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加工任务过程中执行一个任务时还要制止上一个操作的干扰。

三、研究的不足

结合以上所述及参考的文献,发现以往任务转换研究中存在几点不足:

第一,有一部分被试数据是重复使用的,以及可能存在数据污染。

第二,有些研究者使用任务线索范式,严格的考虑到基线任务,虽然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但有些转换任务却是不能设置基线的,因此此类任务的脑电成分不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致使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差甚远。

第三,随着一些技术的出现,研究者逐渐开始探讨各种认知活动的脑机制问题,但都只从一种技术做研究,忽视了单一技术研究的缺陷。

四、研究的展望

对本次实验的展望:

第一,在今后的实验不可以重复利用数据,实验要分开验证。

第二,今后要在实验设计和过程中予以控制,采用多个实验范式,全方位进行的验证。

第三,在今后的研究要结合多种技术方法,取长补短,将FMRI、PET、ERP等技术有机结合。

[1]陈天勇.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特异性和可分离性.心理学报,2002,34.

[2]刘惠军.工作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

[3]魏勇刚,任务转换中执行控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4]王恩列,时间知觉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科,1999.

[5]牛国营,中央执行功能对延迟折扣影响[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Boersma,P,& Weenink,D.(2011).Praat:Doing phonetics by computer(Version 5.2.25)[Computer program].Retrieved May 3,2011,from http://www.praat.org/

[7]Meyler,A,& Breznitz,Z.(2005).Impaired phonological and orthogaphic word representations among adut dyslexic readers: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66,215-238.

本文系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UT103]

黄家群(1991-),女,汉族,四川宜宾人,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工作记忆范式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西藏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