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养育说法Yes Or No 6位专家帮你来解答
2016-04-16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盛晓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
杨弘伟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田园 上海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学博士
刘长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儿童营养科普作家
郑剑云,资深早教指导,高级育婴师
王红裕,上海市浦南幼儿园(市级示范园)课程主任,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教师
为人父母是快乐的,也是纠结的。层出不穷的意外状况,众说纷纭的育儿方法……别人家的道理真的是对的吗?我们一直持有的想法究竟对宝宝有用吗?这期,我们收集了在育儿过程中父母普遍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从吃穿睡到健康、教育,各个方面,一一请专家来谈谈他们的观点!希望可以对父母们有所启发,帮助父母更好的育儿!
健康篇
盛晓阳,儿科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主任。
杨弘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
田园,上海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学博士。
刘长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 儿童营养专家,科普作家。
教育篇
郑剑云,资深早教指导,高级育婴师。擅长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及家庭教育指导,曾获市、区级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奖等。
王红裕,上海市浦南幼儿园(市级示范园)课程主任,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教师。
Part One健康养育篇
关键词:母乳
说法1. 6个月后妈妈的母乳就没营养了。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有许多关于母乳喂养的民间说法,比如6个月以后母乳没营养,妈妈感冒了不能喂母乳等。妈妈应该了解正确的知识,不能盲目相信那些未经科学证实的说法。过去的确很多妈妈都是宝宝6个月以后就断奶了,但科学研究并没有证明母乳在宝宝6个月以后缺乏营养。
我们该怎么做?
实际情况是:6月龄后,不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不能充分满足宝宝快速生长的营养所需了(是宝宝营养需求大了,不是母乳没营养了),并且相比于配方奶,母乳仍旧是有营养丰富且最适合婴儿的食物,而且母乳是会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调整乳汁的营养结构的,配方奶分段,就是根据母乳的这种特点。因此,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妈妈们尽可能纯母乳喂养到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
而对于感冒的妈妈,要注意是否用药的问题。如果没有用药,可以继续喂母乳,妈妈体内产生的抗体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反而能增加他的抵抗力。如果需要用药,就要咨询医生避免使用那些对哺乳有影响的药物。
关键词:睡眠
说法2.宝宝哭了不要立马去抱,可以等一会儿。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YES!
解析:从心理角度说,宝宝哭了家长应该做出应答,这样才能让宝宝有满足感,但家长的应对并不意味着要去抱与哄,轻柔、关切以及安稳的语调同样可以让宝宝感觉到爸爸妈妈亲切而安全的支持,而且宝宝半夜哭闹并不一定是在寻求父母的安慰,不少宝宝只是在睡眠周期交替过程中,在似睡非睡时的梦呓而已。此时,爸爸妈妈过多的安抚、搂抱,反而会让宝宝彻底清醒。长此以往,无法养成自己入眠的良好睡眠习惯。
我们该怎么做?
在人类整个夜间睡眠周期中,深浅睡眠是交替循环的,在这种深浅睡眠交替时,有部分宝宝常会出现较多动作或发出哭泣声,或者在短暂醒来后又自己睡着。如果在这种交替过程中宝宝受到过多的干扰,反而会吵醒宝宝,打断正常的睡眠周期。因此,当宝宝晚间睡眠中出现翻身、眨眼、哼哼唧唧时,可以先观察几分钟,等待宝宝再次入眠。
找出内因,更重要
当然,如果宝宝哭闹得很厉害,那爸爸妈妈就不得不给予安慰了,这时除了给予安抚,其实更应该思考一下宝宝为何会哭闹?是不是宝宝白天睡得太多了?是否房间温度不合适?然后再观察一下宝宝身体状况,是否有发烧?或者宝宝周围环境有状况,如手或脚指头卡在床缝里、头发被缠绕住、床上有尖锐物、翻身后压到手不舒服等。
关键词:辅食
说法3.越早开始吃辅食越好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因此,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一般推荐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可不是一场竞赛。
研究表明,辅食添加过早、过快或过多都会导致宝宝腹泻或呕吐,也会导致肠套叠发生的可能。为了避免类似情况,除了不过度喂养宝宝,还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是否添加辅食要看宝宝的接受能力。辅食添加的原则是少量和简单。每次添加1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增加辅食种类,从泥糊状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辅食添加的4个信号
1:宝宝自己能坐稳,口水变多,会挺起脖子成45度,吮吸手指。
2:宝宝对辅食感兴趣,当大人吃东西时,他会盯着看,有时还想抢勺子。
3:宝宝的推舌反应逐渐消失,不会再用舌头把喂食的勺子顶出来,能吞咽辅食。
4:宝宝能够抓住食物或奶瓶,准确地放进自己的嘴里,并且能够吞下食物。
关键词:趴着睡
说法4.宝宝趴着睡头型好。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首先,对于大多数顺产的新生宝宝来说,长头型是很常见的,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头部受到产道挤压变形所致,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在生后24~36小时就可以得到改善;少数宝宝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较严重,产生头皮下出血引起头颅血肿,那么消退时间会更长,一般在6~10周内逐渐消退。这些都是正常情况,无需担心。
其次,宝宝睡姿不当的确会影响头骨形状,这与宝宝的头骨软有关,尤其是在早产宝宝中。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骨骼逐渐钙化,颅骨也会渐渐变得坚硬起来。因此,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如果头部某方位长期承受重量的压力时,比如长期固定仰卧,那么宝宝的后脑勺会变得扁平。但是,趴着睡虽少了对后脑勺的压力,但由于新生宝宝头颈肌肉无力,自己转动头部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床褥柔软,宝宝就更难转动头部,很容易发生窒息。因此,容易吐奶、呛咳嗽时的宝宝绝对不可以趴着睡。
我们该怎么做?
既然新生宝宝的颅骨尚未完全骨化,所以宝宝的头型很容易随睡姿而改变,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适时改变睡觉体位,帮助稳固头型。建议在宝宝睡觉时采用不同睡姿,防止单一卧姿睡扁头。另外,在宝宝清醒时,可以在大人看护下,多练习趴着,这样既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还能防止睡扁头。
关键词:关灯睡觉
说法5:宝宝睡觉,最好要关灯。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Yes!
解析:新生宝宝的昼夜交替习惯确实是需要培养的。新生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时,并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需要逐渐适应和学习。另外,让宝宝长期在灯光下睡觉,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对宝宝的视力发育也不利。
我们该怎么做?
由于宝宝脑发育不成熟,白天大约3小时左右需要小睡一次,可以让宝宝在自然光照的房间中小睡一会,醒来就可以起床。白天宝宝清醒时应与宝宝多交流。而晚上则应该让宝宝在暗处睡觉,也就是关灯睡觉,半夜宝宝醒来时,妈妈的护理和应对也应该简洁、轻快。让宝宝感觉到白天和晚上的不同。为了便于妈妈半夜起来照看,房间可以留一盏小灯,只是灯的位置应较低,不能高于宝宝的小床。
白天睡觉房间光线不宜太暗
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多睡一会,白天宝宝睡觉时也拉上遮光窗帘,其实这样会导致宝宝睡眠不分昼夜。相对而言,夜间的睡眠比白天更重要,白天只是小睡而已。爸妈要让宝宝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这些常识,并养成天暗了、关灯了就要睡觉的习惯。此外,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宝宝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补钙
说法6:老出汗、枕秃是缺钙。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缺钙。有些宝宝出汗稍微多一点,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那是代谢旺盛的表现,是生长发育的正常现象,与缺钙或佝偻病的关系不大。而“枕秃”并不等于缺钙。宝宝的毛发发育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宝宝出生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体毛就会脱落,大概在6月龄时成熟毛发开始生长。一般情况下,宝宝靠近枕部的头发因为频繁摩擦,会相对较少。足够母乳喂养再加适量的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宝宝缺钙。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足量的钙、维生素D及其他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妈妈不要太过担心。
关键词:学步
说法7学步越早,日后发展越好。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大多数婴儿在满10个月大的时候已能够很好地协调手脚的动作,能够扶着家具或栏杆自己站起来,而且还站得有模有样,甚至有的还可以扶着东西蹒跚地走几步。大多数宝宝可以在12~14个月间,迈出人生第一步。但每个宝宝的发育水平不一样,爸爸妈妈不必攀比,更不必为此而拔苗助长。
不推荐用学步车
为了让宝宝早日学会走路,爸爸妈妈会尝试让宝宝用学步车,但实际上学步车并不能帮助宝宝学会走路,反而招致不少伤害。
我们该怎么做?
学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宝宝大运动发育最重要阶段,不主张使用学步车,这会让他错过爬行期的学习训练,而宝宝1岁前的爬行练习对日后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大多数宝宝会在爬行,扶着墙、沙发等蹒跚而行的过程中自然学会走路。爸妈要做的就是鼓励,增加他的自信心。再次强调,每个宝宝的发育水平不同,有早走路的宝宝也有较晚走路的宝宝,父母不要攀比,更没必要扶着宝宝早早学走路,累死自己,也不利于宝宝的发育。另外,在宝宝初学走路时,为了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没有障碍物的地方陪着学步,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意外。
关键词:把尿训练
说法8把尿把便要早训练!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大约3岁时宝宝才能自如地在白天控制大小便,而晚上控制小便要到5岁以后。虽然把尿把便可以成功,但这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而已,并不代表宝宝已经有自主控制的能力和意愿了,因此太早训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如造成宝宝小便频繁。
我们该怎么做?
由于宝宝会在3岁时才能真正控制大小便,因此,宝宝的如厕训练起码是在满18个月后,在进行如厕训练前,最好再观察一下宝宝是否满足以下指标。
1.膀胱容量好不好?
如果宝宝的尿布能够连续2小时以上都维持在干燥状态,代表宝宝的膀胱容量够大,控制排尿的膀胱扩约肌的力量也已足够,可以尝试开始如厕训练。
2.是否能自己穿脱裤子?
若宝宝还没有学会穿与脱裤子的动作就开始如厕训练,则“尿裤子”的状况肯定会出现。通常建议宝宝开始如厕训练的时间安排在从夏季开始,就是为了能让宝宝更方便地学会自己穿脱裤子。
3. 是否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要解便了,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
如果宝宝还不能用言语向爸妈表达出自己想要尿尿或便便,如厕训练也太不容易成功。若语言发展较慢,至少也要可以从宝宝的脸部表情或特别的姿势让你明白他的膀胱充盈了、或他需要大便了。
在模仿中进行学习
相对于把便、把尿这样被动的训练,现在更为主流的是让宝宝自主练习如厕的方法。除了满足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准备好必要的设施和物品外,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哦。
对于男宝宝而言,可以请爸爸教他。首先,爸爸示范脱裤子与坐上马桶的动作,等宝宝要实践学习的时候,从旁稍加协助,几次后就可放手让他试试看。等年龄稍大一些,再教他站着上厕所的方法;女宝宝则跟着妈妈学习,除了了解正确的大小便动作外,还要告诉她上完厕所后,必须用卫生纸擦净,动作是由前往后(由尿道擦至肛门),才能避免尿道感染。
关键词:胎发
说法9胎发要剃,否则头发长不好。
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满月后要剃胎发,许多家长认为这样宝宝的头发才会浓密,否则宝宝的头发就长不好。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新生宝宝在剃掉胎发后,新长出的头发不见得比之前更为浓密。事实上,宝宝头发的浓密程度、以及粗细、颜色等都取决于遗传基因,也与后天的营养与保养有关。但大多数2岁以下的宝宝头发都比较稀疏,而且由于躺卧时间长,容易出汗等原因,后脑勺的头发都被磨掉,有明显的“枕秃”现象。不过,绝大多数宝宝会在2岁以后逐渐长出浓密的头发。
我们该怎么做?
是不是剃胎毛,这是爸爸妈妈的选择。当然,由于新生宝宝皮肤娇嫩,不少宝宝还因湿疹、脂溢性皮炎而在头皮上覆盖有厚厚一层痂皮,这些宝宝剃胎毛时必须非常小心。千万不能强求剃清,稍稍剪短就可。另外,宝宝脑袋在整个身体中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头皮散发的热量不能小觑。宝宝头发剃清了可别忘了戴上小帽子。
关键词:发热
说法10宝高热会烧坏脑子,一定要赶快就医!
宝宝感冒了,爸爸妈妈或许还可以冷静地处理,可是一旦发现他有热度,全家可就都坐不住了,怎么办?高热可是会烧坏脑子的。赶紧吃药,赶紧送他去医院!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发热不全是坏事,它本质上是宝宝在调动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方式和过程,有研究表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包括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可能会抑制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还可能会掩盖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因此,只要不是持续高热不退,且精神尚好,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惊慌。至于所谓的“发热会烧坏脑子”,婴幼儿体温变动幅度比成人剧烈,且他们对发热的耐受力也要比成人要强,因此体温只要没有超过40℃,且持续时间不长,就不用担心。
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温度不超过38.5℃,可以先观察一下他的状态,若精神很好,能吃能玩,建议暂时不用退烧药物,多给宝宝喝水,选择物理降温。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温度超过38.5℃时才可使用退烧药,不过宝宝若有过高热惊厥史,那么体温在达到38℃时即可服用降温药。 此外,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如出现发热,可能提示存在较严重的疾病,一定要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临床上较为安全的儿童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中满3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满6个月大的宝宝还可以选用布洛芬(相对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更高一些)。退烧药不可多服几次或随意增加剂量,同类退热药不可同时使用。在服药的同时,还要保证宝宝摄入充分的液体,以达到散热、退烧的效果。
何时需要就医?
体温超过39℃;
精神状态差、非常不舒服;
有过高热惊厥史,或无热也出现过惊厥;
明显咳嗽及喘憋;
主诉头痛、耳朵痛或胸痛、腹痛等;
持续腹泻和/或呕吐;
身上有皮疹或出血点;
高热超过72小时不退。
Part2早期教育篇
关键词:吃手
说法11 宝宝爱吃手要马上纠正。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烦恼,宝宝特别喜欢“吃手”。有些爸妈认为宝宝的小手上有很多细菌,吮吸手指很容易传染疾病。出于卫生和宝宝健康的考虑,父母会强烈制止宝宝“吃手”这一习惯!除了健康方面的担忧,很多父母觉得宝宝吃手的样子很难看,会形成不良的习惯,以后就改不过来了。所以父母们常常想尽办法,不让宝宝吃手。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
吃手对于0~2岁的宝宝来说,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爸爸妈妈不必担心,顺其自然就好。吃手是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最佳途径。只要注意保持他们小手干净,“吃手”本身并没什么大的害处,就让他们去“吃”吧。一般过了2岁,宝宝也会失去对吃手的兴趣。
附:宝宝吃手时间表
年龄
吃手的表现
刚出生
口唇接触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发地做出吃奶的吸吮动作,这是一种生理性的吸吮反射。当他们在饥饿时,无论口唇碰到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会自发地出现吸吮动作。
出生后不久~2岁
饥饿时,大多数宝宝(占婴儿的90%)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2~3岁
宝宝在饥饿时会要求吃东西,因此这种吸吮手指的现象逐渐消失。
吃手的4大好处
1.对世界最早的认知和自信心
2.快乐稳定的情绪
3.越吃手以后越聪明
4.锻炼手眼协调性
我们该怎么做?
一般来说,宝宝在2岁内吃手并没有不好。父母要勤为宝宝洗手,保持婴儿小手干净。保持宝宝口唇周围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
但我们要警惕超龄吃手宝宝,如果宝宝3岁后还吃手,甚至出现咬手指、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等现象,就可能是行为问题,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超龄吃手宝宝大多因为:
缺爱:爸爸妈妈要是很少和宝宝肌肤相亲、陪宝宝说话、游戏,宝宝就只能以吃手来自慰了。
解压:如果宝宝的生活环境、看护人经常更换,或宝宝妈妈对宝宝要求过严,经常训斥打骂宝宝,家庭关系紧张等,那么宝宝就会通过吃手来排遣内心的压力。
寂寞: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宝宝,身为独生子女,宝宝常会独自玩耍,不免会感到孤单寂寞。于是,吃手又成了宝宝驱赶寂寞的方式。
关键词:阅读
说法12 在早期阅读中,教宝宝知识很重要!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No!
解析: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知识。早期阅读近来已被很多父母所重视。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误区。父母在陪伴宝宝早期阅读的过程中,普遍教的成分比较多,喜欢把知识或者答案直接告诉宝宝,更希望宝宝能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但早期阅读的目的不应该在知识上面,更多的是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让宝宝爱上看书。因此,在早期阅读中,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和陪伴。当宝宝在看书的时候,父母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起宝宝兴趣,让宝宝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者通过创设一些好的阅读环境来帮助宝宝爱上阅读。
我们该怎么做?
对于0~3岁的宝宝,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远远胜于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给宝宝阅读的内容和书本的选择要符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宝宝出生后几个月内,就可以经常给他看一些黑白卡片,并用正确的相应词汇,和宝宝“说”;等到宝宝会用手抓握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小小的布书;9个月以后能端正坐好,是开始家庭亲子阅读的黄金时期,可以同看识记卡片、布书、简单的绘本等,但要注意一开始时间不宜过长,之后时间可循序渐进,还要注意书籍和卡片等与眼睛的距离。
让宝宝阅读绘本,关键不在于用眼睛“品读”,也可以是听的、摸的、翻的、咬的甚至是抱的,阅读过程以家长的讲述为主,逐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越小的宝宝阅读的书籍对材质的要求越高,一定要注意选购安全的材质。
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在陪伴宝宝阅读的时候,要多用肢体语言、儿歌、游戏等,用丰富的形式来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表扬
说法13经常表扬宝宝对宝宝有帮助。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yes!
解析: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应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是宝宝年龄决定的。宝宝刚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能力来面对这个世界,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多鼓励鼓励宝宝,宝宝就会更加的有信心,乐于接受挑战。当然很多父母担心的问题,比如经常夸奖宝宝会不会带来反作用,这个一般在大于3岁的宝宝身上才会发生。因为这个时候宝宝长大了,能力更强了,如果总是停留在夸奖宝宝一些他已经会了的事情上面,宝宝会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而不再进步。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还是应该多多鼓励和表扬为主!
我们该怎么做?
表扬宝宝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激励的力量。相比泛泛而谈的表扬,父母更应该具体、明确、针对某一件事的表扬。比如说,父母除了表扬宝宝“你真棒”以外,可以对宝宝说,“你今天这件事做得很好!”“你吃饭有进步了呢!”……让宝宝知道自己被表扬的原因是什么,宝宝下次就会做得更好。除了单一的用语言表扬外,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可以采用动作等方式,比如拍拍宝宝的头,亲亲宝宝的脸蛋,和宝宝拥抱一下,都能让宝宝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和爱。表扬宝宝是一个父母与宝宝互动的有趣过程,在表扬中,宝宝获得了自信,让他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