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4-15陆晓霞

成才之路 2016年9期
关键词:本科就业模式

陆晓霞

摘 要:从“3+4”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策略两方面探究,指出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衔接培养是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层次化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进而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本科;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046-01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连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创举,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人才。文章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探究如何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付诸实践。

一、“3+4”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践素质教育的多元化,为中职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教育部出台了相关中职与本科的衔接培养的政策,但是各个省市院校之间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培养模式不能推广应用,仅局限于狭小的地域之内。其次,中职、本科衔接的课程标准未统一,缺乏合适的教材。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导致中职与本科教育内容、方式等的不衔接。最后,许多行业未能根据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对职业需求与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标准作出相应的调整,导致中职、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就业难。“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育部、教育工作者通过各方面的创新,为培养模式的开展奠定有利的条件。

二、“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策略

(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政策,扩大模式应用范围。与普通教育的本科生培养目标不同,“3+4”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岗位技能,而普通教育的本科生则侧重于研究能力、专业理论的培养。因此,为实现二者的衔接,应完善当前的“3+4”衔接政策。如出台相关的培养方案,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的调研结果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培养方案;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适应“3+4”学生的发展需求,本科学校应实行弹性学分制制度。完善中职、本科学校的课程标准,结合中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共同点,专业课程要从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果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2)加强中职学生理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中职学生以往的培养中倾向于应用能力,通常将中职学生往一线人才方面进行培养。为促进中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接轨,应加强中职学生理论方面的培养,适当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理论课程比例,将文化理论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可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后写出相关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操作要求与理论基础等。此外,加强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可开设管理课程;同时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文艺晚会、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而本科学校则开设应用型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可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适应“3+4”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普通本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3)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学课程。当前教材的缺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成为阻碍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扫平“3+4”模式的应用道路,应当对当前的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创新教学课程。中职教育应与本科教育进行沟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材上进行改革。在教材内容上要注重中职教学与本科教育之间的交叉、联系,采用课外与课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规避以往中职教学重实际、本科教材重理论的情况。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课时兼顾理论与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也要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教学课程要体现个性化,有共性也有个性。开设学生必修的理论、操作课程,同时增设其他个性化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求、兴趣进行选择。如学生的必修理论、应用型操作课程为“计算机数学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微机接口技术”等,而选修课程可为“文学概论”“心理管理学”等课程,以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

(4)创新评价机制,开展激励评价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理论、操作及各方面的道德素质均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教育部门、学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在学生的评价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道德素质均占一定的比例;同时,在电子信息专业理论、电子操作的比例可适当增加,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对于接受“3+4”培养模式的中职学生而言,学习的内容压力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应开展激励评价机制。

三、结束语

“3+4”培养模式是一项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发展。同时,教育部门应对对当前中职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方案、流程、政策等进行完善,为该模式的推广营造良好的开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志华,葛宏伟,雷卫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

[2]王志华,陆玉梅,雷卫宁.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猜你喜欢

本科就业模式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