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研究
2016-04-15郑文力
郑文力
摘 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然关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的知识基础四个方面。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四个维度展开,即: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和构建创新知识。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精神;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003-02
创新,是人类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借助创新,人类获得发展的“不竭之源”。不同时代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要求,这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的必然反应。如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主要需要的是有文化且有技术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而人的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来实现。如何培养并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应是高校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意思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一种精神、一个过程、一种结果。从创新精神看,创新是指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在内的一切弃旧图新的精神与行为;从创新的过程来看,创新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在前人已经发现与发明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者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创造性的运用;从创新的结果看,创新是指新事物本身,即被相关使用部门认定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实践或新制造物。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然关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然而,对创新素质的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创新素质包含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的知识基础四个方面,高等院校应着力在上述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1)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引发并维持人的创新行动和追求、以达到一定创新目标的动力源泉,这一非智力因素影响着智力因素并推动着创新活动的进行。创新动机可分为内在与外在动机两方面,内在动机包括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事物本身的兴趣等;而外在动机则是指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创新欲望。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一个人若不具备创新的内部动机,即使对其施以外部刺激也无法完成创新活动,内在动机体现了创新者的特质,而外在动机决定了创新的方向。
(2)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对人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倾向的总称,是由多种心理素质与具体行为整合而成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从人文精神看,应对追求真理与文化进步有一种坚定信念,并有为之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的崇高使命感,做到善于思考,团结合作,并以谦逊的态度接受外界施予的认可和报偿。从科学精神看,要具有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尊重科学知识的务实精神、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与百折不挠的冒险精神。
(3)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总和,体现出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从其创新性来看,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状态中;就其系统性而言,创新思维是一个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且多种思维相互协同的有机结合体。
(4)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是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丰富的知识与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基础,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其知识很快就会陈旧,更谈不上创新。这就要求一个人在校期间要吸纳尽可能多的知识,拥有创新必备的知识基础并由此培养出自我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1)激发创新动机。众所周知,教育受制于社会,而社会结构是分层化的,就不同的职业导向而言有从政、从商或是从学之分,就职于同一个企业也有白领与蓝领之别,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其结构必然要与分层化的社会结构相一致。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干部建制模仿成人社会的“官本位”制的现象,对创新动机的形成起阻碍作用。在此,我们并不否认经老师推举出的多数学生干部的确优秀,但他们毕竟占学生中的少数,这样,在对少数学生工作能力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必然构成对众多学生的忽视。值得重视的是,在学生中强化等级与服从意识会对多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起误导作用,致使大多数学生形成“我就是当兵的料”的意识。有学者研究指出,只有培养起人们“明确肯定的自我意识”时,才能使人生而有之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得以持续刺激,从而产生从事某一工作的兴趣,并进而使求知潜能得以挖掘、创新才能得以展示。
为此,本文作者认为,从内在动机视角看,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来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班级事务可采取轮流负责制,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通过体育与文艺等校园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以促进其主体意识的发展。只有这样,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才有可能把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转化为创新欲望,进而升华为对创新活动的理性认识。
从外在动机视角看,国际竞争的激烈性、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等客观现实都对人类的创新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为此,当代大学生必然肩负着创新的使命和责任。本文作者认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整个社会应形成一种“唯才是举”“用人唯贤”的用人环境,让隐性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教育并感染师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必须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其创造力培养的环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创新活动,增强其创新动力,从而生成“寻找需要、跟踪需要、满足需要,让需要服务于社会”的良性循环。
(2)培养创新精神。由于创新精神是由多种心理素质整合而成的,具备积极的心理取向可以不断强化创新动机、激发创新行为。但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阻碍创新精神养成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浮躁心理、自安心理、从众心理三方面。所有这些消极心理必然阻碍创新精神的产生与发挥,导致大学生无论在人文精神还是在科学精神方面,都存在着缺失现象。为此,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必须一手抓人文精神的培育,另一手抓科学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所以,需要在学生教育中注重健康人格的塑造,将其聪明才智引导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而科学精神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为此,在科学精神的塑造上,注重指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对真理无止境追求的人生态度,不墨守成规、不受既有理论的束缚;具备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其心理活动保持在一种稳定持久、毫不懈怠的良好状态。
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所学校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做到二者的交融,并将二者通过课程、实践、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一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训练创新思维。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的障碍,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贝尔纳所指的正是人们在自身长期思维实践中所形成的格式化顺向思维模式,这将使人目光短浅、思想僵化、束缚创新。况且,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其知识日益丰富而思维日趋格式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创新思维的开发比知识的沉淀更为重要。
为体验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让我们看看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是如何完成生物教师布置的“做豆芽试验并写出实验报告”这一作业的。为了比较在不同条件下豆芽的生长状态,学生必须自己亲自设计实验。首先,将洗好的豆子放在三个相同的器皿中,并注入等量的水;随后,分别将三个器皿放在冰箱里、室内阴凉处、室外阳光处;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并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它们的成长过程;最后,得出“处于室外阳光中的豆子豆芽长得最好”的结论,并写出实验报告。这种注重在“做”中学的教育使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实际境遇、体验实际感受、遭遇实际困难、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完整地获得新发现。反观我们的课堂,师生关系大多仍是主动传授和被动接收的关系,采用的是忽视学生需要与个体差异的“填鸭式”学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中有“师道尊严”一说,“师道尊严”在课堂上的表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就是教师的讲坛,并不是学生的论坛。“一言堂”有利于教师讲课思维的连续性,但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连续。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的实践教学中仍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居多,体现“被动实践”的特点,由于实践对象、方法、秩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预先制定,学生只需机械执行,这必然不利于学生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和领导力的塑造,无法形成创新思维;还造成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导致日后即便有了创新思维也无法将之付诸实践。为此,本文作者认为,只有将创新思维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4)构建创新知识基础。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又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而且,创新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交界处,高质量的知识越多迁移越快,就越能进行创新。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是进行创新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体现专业教育的特点,这就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呈点线结构,导致我国多数大学生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单一、互补效应微小、综合素质不高。这一切均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相背离,必然限制大学生创新思路的拓展,成为制约其创新能力的“瓶颈”。因此,为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高校应采取构建教学内容创新体系、促成学生文理兼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四方面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要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必须建立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他们首先要具有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具备将这些创新素质传递给学生的能力。作为高校教师应在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实验上下功夫,使每一个45分钟都在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传授创新知识;作为传承教师创新素质的大学生,毕业后必将以饱满的激情回馈社会,为建设祖国做出创新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有明.创新人才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苏玉堂.创新能力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3]黄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冯有明.创新人才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阳春乔.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J].求索,2005(02).
[6]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
[7]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