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创新的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6-04-15代碧波刘刊赵琳甄长瑜安春生

北方经贸 2016年1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代碧波 刘刊 赵琳 甄长瑜 安春生

摘要: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归纳,结合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产业创新是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走出对资源禀赋和历史沉淀依赖性的最佳选择。通过对工业创新型、农业创新型、第三产业创新型和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四类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077-02

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归纳

中国有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各地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报告和政策文件中,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通过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号召以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从不同领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一)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十八大以来,各地方政府针对本县域的实际探索出了各自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并形成了理论框架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顺义、山东诸城、四川邓峡等贸工农一体化、工商一体化发展模式;广东东莞、江苏昆山、四川邛崃等政企分开的县域经济发展改革模式;江苏江阴、四川双流、福建石狮、山东寿光等简政放权、完善乡镇功能的经验和模式。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设立“两江新区”建设和实施“两翼”农户增收工程等模式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13年河南省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即工业强县型发展模式、非公经济推动型发展模式、对外开放型发展模式、特色产业集聚型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推动型发展模式和劳动力推动型发展模式。[1]

(二)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学家吴敬琏(2002)指出,推动地方小微企业发展是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王盛章等(2006)认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根据本县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顺德模式、嵊州模式、义乌模式、海宁模式;王青云(2012)认为,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可以总结为七大模式,包括江苏昆山模式、广东顺德模式、浙江嵊州模式、山东龙口模式、四川双流模式、浙江海宁模式以及河南新郑模式;王景龙(2013)提出,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挖掘增长极,合理统筹规划,把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的生态、新能源以及三农等问题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道路。[2]

天津大学和春军(2010)在其博士论文《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吉林大学崔征(2011)在其博士论文《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沈阳农业大学何丹(2012)在其博士论文《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及武汉大学周维现(2013)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应当选择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证。[3]

二、产业创新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改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实际,迫切需要确立和实施产业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产业创新实现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2013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县(市)围绕黑龙江省“十大重点产业”上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4]全省各县(市)紧紧抓住区位优势、增长极和产业创新基础,结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优势产业,确定不同的园区定位,形成了以产业创新为依托的各具特色县域经济增长方式。

(二)改造和提升黑龙江省县域传统产业层次

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创新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由于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传统产业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广应用新的产业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黑龙江省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大都市、打造五常新模式”的发展战略,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

(三)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实施产业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支撑效应,对县域产业园区建设中具有推动效应。产业创新是县域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黑龙江省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现已形成煤电化和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的多样化格局,有效提升了县域特色和主导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培育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阻碍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屏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种发展矛盾突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中,产业创新不仅可以吸引产业创新型人才,还可以引来创新型项目,这也是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黑龙江省肇东市通过产业创新,努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机绿色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现代化物流业、新型材料产业等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基于产业创新的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既然研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选择,那么以黑龙江省县域所拥有的产业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和创新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据此,笔者参考季建业等的研究成果,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四类: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和资源禀赋创新型县域经济。[5]

(一)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是指该县域已基本完成工业化改造和升级,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工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乡镇工业蓬勃生机。工业创新型县域经济可以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中心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围绕中心城市产业延伸等配套需求,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延生功能,兴建县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创造良好的县域投资环境,积极实施县域工业创新和改造,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工业经济。黑龙江省五常、双城、肇东、宾县等县(市)可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及时调整县域经济发展重心,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注重产业园区培育,注重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从一个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围绕哈尔滨打造城市圈经济,努力打造高端制造、生物化工、石油加工、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第二,内生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经济根植于传统地域文化和传统产业基础,通过传统工业的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宝清、鸡东、集贤、密山、安达、延寿等县市可以依托煤炭资源、畜牧产业和水产业的地方优势,不断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发挥优势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煤电化开发和绿色食品加工等地方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内生型工业化新格局。

第三,开放型工业化。开放型工业化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同江有效利用口岸优势,抓好中俄经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全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新优势。积极引入光伏发电、服装鞋帽和木材加工等生产企业落户,全力打造能源矿产、跨境连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等地方产业集群。

(二)农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农业尽管是弱式产业,但如果重视农业产业链的经营,强化农业创新和政策扶持,农业也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参考全国县域农业发展和创新模式,郊县产业新布局、新型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经营等农业创新模式就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肇州、肇源、五常、绥滨、方正、尚志等县(市)是黑龙江省的传统农业大县,农产品仍处于封冻期,品牌如何发展、销售模式如何改进、产业化如何经营、政策如何支持等是肇东县域经济发展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新经济条件下,肇东可以紧紧围绕优势资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引进产业项目,全面发展地方绿色食品产业,促进肇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第三产业一般为日常生产、生活服务型产业,包括的具体行业非常广泛,就业容量和潜力也非常巨大。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第三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偏重,而是指通过县域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地方三大产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模式。

黑龙江省的杜尔伯特、林甸、嘉荫、五大连池、漠河等县(市)可以把“旅游兴县”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以自然风光、独特地理环境、边境口岸等为依托,有效整合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逐步把旅游业打造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黄金产业。

(四)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

资源禀赋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注重发掘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禀赋和特质,以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有效整合县域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政策要素。

近几年来,我国亚麻产业发展迅速,亚麻生产规模世界第二,亚麻产品出口世界第一,亚麻经济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黑龙江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全国亚麻种植的高产区,主要集中在兰西、青冈、克山等县市。黑龙江省要不断挖掘亚麻市场潜能,因地制宜,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把黑龙江亚麻经济做大做强。

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既可以由政府启动,也可以由民间直接参与,但当产业创新的个别要素向全要素创新延伸时,依靠地方政府或民间机构的某一方创新驱动都无法实现县域经济的产业全面创新。因此,发展产业创新型县域经济的长期目标是以民间机构创新为主,政府推动创新为辅,双方各自在不同领域进行产业创新分工与合作,共同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 赵 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7).

[3] 周维现.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 张爱国,翟进进.我国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1(5).

[5] 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