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观什刹海
2016-04-15刘頔
刘頔
什刹海文化旅游节是西城区传统的旅游节庆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每年在4月谷雨——6月举办。
今年的什刹海文化旅游节遵循“提高融合性、扩大参与度、增强国际化”的原则,以“品质体验·畅游西城”为主题,集中推出一批具有西城特点的品质服务商和品质资源。主要活动有:“2016年西城区大运河主题之旅”开航启动仪式、什刹海风筝艺术节、船娘北调端午竞技活动、西城旅游优质服务商推广、品质酒店线上推广季、品质胡同微视频展播、精品旅游线路微信推广月、茶艺展示、国外漫画家“漫画西城”等活动。
旅游节期间,来到什刹海,或许能听到来自江南的船娘软糯的歌声,或许能看到水面飞驰的龙舟,或许您成为了国际漫画家笔下的人物……(详情请关注封底的二维码)
什刹海是现今追忆老北京生活的地方之一。穿梭纵横交错的胡同,驻足古典幽雅的王府故居,聆听老北京的民间故事……从水陆两路观看什刹海,用不同的视角领略这里传统而又时尚的风景。
坐上三轮车 体味老北京
如果时间充裕,来到什刹海,可以漫步其间,细细感受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对话这座古老又现代的都城。但若是想较为全面快捷地了解此地,乘坐三轮车便成为了不错之选,定制的路线、生动的讲解,令人可以很快走近文化气息浓郁的什刹海。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就体验了一下坐三轮车游什刹海的乐趣。
当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城市,人们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之时,我已来到了位于地安门西大街的北京什刹海旅游咨询中心,准备乘坐“后海八爷”的三轮车,开始这场什刹海之旅。“后海八爷”隶属北京什刹海古韵风情胡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正规经营三轮车胡同游的公司之一。三轮车篷布上的公司名称及联系电话、车把前挂着有编号的铜制标牌以及师傅身上佩戴的胸牌都是属于正规车辆的明显标识。“后海八爷”的车,平日里均停靠在咨询中心门前,由咨询中心统一发车,这也为人生地不熟的来京游客提供了保障。“后海八爷”胡同游的路线基本为私人定制,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行程。除此之外,还有两条经典线路可供游人选择,一条主要游览前海地区,一条则是从前海出发抵达后海,游览时间较长。我选择的便是第二条线路。
接待我的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人,人称“文大(de)爷”。得此称谓,并不是因为姓“文”,而是其具有颇高的文化修养,又酷爱文玩把件,于是大家便这样称呼他。文大爷在此生活了几十年,讲解起来自然头头是道,如此谈吐加之身上的文玩,还真有老北京爷的风范。“后海八爷”的骑车师傅们多为生活在此地的老北京人,对这块土地不仅熟悉,而且充满感情,也许还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分享给游客呢。
在这还有些微凉的早上,坐上行驶的三轮车,丝丝清风拂面,目之所及,宁静的什刹海波光粼粼,古朴的胡同蜿蜒交错,心情也为之舒畅。车子缓缓停靠在金锭桥旁,站在这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上,可以看见不远处历经风霜的万宁桥。这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元代,曾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又因地安门为皇城后门,亦称后门桥。桥两侧均有镇水的神兽,据说,当水位超过它们时,北京城就要被淹了。如今,这座古桥上车辆来来往往,唯有斑驳的护栏记录着沧桑的岁月,继续书写着新的故事。两座桥的中间,一间红墙绿瓦的庙宇尤为显眼,这便是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御用火神庙。
继续乘车前行,多家餐厅出现在眼前,值得一提的是三家百年老字号。烤肉季,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8年的历史了。这里的烤肉精选上等羊肉,烤出来的肉不膻不柴,香醇味厚,久食不腻。爆肚张,这家在此地土生土长的餐厅,也已走过了130年的岁月。祖传的手艺,不管是肚仁,还是散丹,都又脆又嫩,而且没有膻味。店里的火烧也是一绝,外酥里软,口感极佳。毗邻的马迭尔冰棍,是一家来自哈尔滨的百年老字号,甜而不腻,冰中带香的口味,在老北京的地界儿融入了外来的新鲜滋味。前方的单孔石拱桥便是有名的银锭桥了,由于这座桥像一个倒置的银锭,故得此名。银锭桥是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处,站在桥上,遥遥可望远处连绵不断的西山,此“银锭观山”之景便是著名的西涯八景之一。
沿河岸行驶一段后穿过胡同,便到达了古刹广化寺。这座现作为北京市佛教协会的古寺,建筑雄伟,庄严肃穆。对面的墙壁上刻有“那无阿弥陀佛”几个字,令这原本就幽静的胡同更显庄重宁静。三轮车穿梭在静谧的鸦儿胡同中,两旁或是低矮的平房,或是紧闭的四合院,耳边响起文大爷和邻居们打招呼的声音,这一幕幕场景勾起了我儿时在胡同中玩耍的记忆。孩提时代的自己总是和小伙伴们奔跑在狭窄的胡同中,听姥姥和街坊聊天、看姥爷同棋友对弈,充满着欢声笑语与温馨氛围的小胡同,是一段最值得珍藏的时光。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不知不觉便到达了醇亲王府。这恢宏的府邸,清初曾居住着大学士明珠,而到了清末便成为了声势显赫的醇亲王的住所。王府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如今,这里为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场所。王府的花园后成为了宋庆龄故居,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20年。园内假山叠翠,花木成荫,清澈的湖水,曲折环绕。南楼前临水处的两株夜合花,还是纳兰性德园居时所植,不知是否就是在这里,这位清代第一词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以致后来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动人诗句。
一路上,文大爷给我讲述了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其中一则便是关于不远处的钟楼的。他说,钟楼钟声的尾音听着像“鞋”的声音。传说当年铸钟时,皇帝下旨,如铸不好,就将工人处死。最后,工匠头的女儿为铸得此钟,便纵身跃进化铜锅中,工匠头反应过来时,手中只抓住了女儿的一只鞋。此后,每当钟声响起,绵长尾音都会发出“鞋”音,老人们便说那是女儿在向父亲索要那只鞋呢。听着文大爷的讲解,很快又回到了银锭桥,在这里我和文大爷挥手告别,乘坐三轮车游什刹海是一次丰富的体验,走过了老北京的胡同,观瞻了王府古刹,还听到了连我这个北京土著人都不知道的故事,实在不负此行。
乘着摇橹船 泛舟什刹海
什刹海在元大都时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终点,因而游什刹海,怎能不体验泛舟其上的诗情画意?每年谷雨时节,在什刹海码头伴随着游船启航仪式的举行,文化旅游节也拉开帷幕。此时,数十艘仿照“清明上河图”打造的摇橹船雁翅排开,在古朴悠扬的号子声与声势浩大的运河大鼓表演声中,浩浩荡荡,恍若展开历史的画轴,重现元代古运河的繁华胜景。第15届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19日举办,持续至6月19日,届时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实令人期待。
仪式过后,游船便正式开始运营,游人可乘着小船,沿着历史的足迹,寻访两岸寺庙古迹。在船工咿呀的摇橹声中,听着传承了数百年的船工号子,体味积淀厚重的运河文化。游船的方式有两种,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船,只观赏前海之景,亦可包下整艘小船,游遍前海后海。碧海泛舟,品茗观景,怡然自得。聆听琴师弹奏民乐,也许是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也许是一曲《春江花月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又“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是感怀身世的悲凉,而是沉醉于美景的悠然。
什刹海在辽金时就称为“白莲潭”,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分,荷花盛开,随风摇曳,清香四溢,使得这片平静的海子更显生机勃勃,景色美不胜收。七夕佳节,迎着皎洁的月光,放一盏河灯,点亮宁静的夜晚,默默许下小小心愿,那场景岂是“浪漫”二字便可形容的。
什刹海,一个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地方,既保留着老北京的传统,又融汇了新北京的时尚。乘坐三轮车穿梭胡同,寻找古都昔日的印记;泛舟海水之上,体会对月赋诗的文雅。来到什刹海,无论选择陆路还是水路,都会有别样的惊喜与感动,更多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独到发现。
(部分照片由北京什刹海古韵风情胡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