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分析

2016-04-15郁成刚刘光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渗透

郁成刚 刘光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利用激励手段强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必要性;途径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状况在人才成功中的权重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仅需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拥有强健的体魄及健全的人格,更需要健康心理。我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人才质量。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自我评价日趋成熟,情感体验强烈,其心理健康问题严峻,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稳定,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确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并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实现其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对于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挥着独到之处,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渠道,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一系列激励、暗示及感染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时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1、自我意识较强,但自制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中期,生理方面发育较快,然而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他们希望社会将其当成人看待,而成人对其行为又不够理解,致使在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及冲突,这些矛盾若不能及时得以解决,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情感丰富,但情绪容易极端化

步入大学后,人际关系扩大,大学生乐于向朋友吐露心声,然而,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及经验,常常会为小事闹矛盾,同时又不善于和解,容易陷入苦闷之中,从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致使部分大学生感到没人关心、生活冷漠等等,内心的持续压抑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3、对未来抱有美好憧憬,但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普遍理想丰富,且思维能力较强,然而面对紧张的学习及不理想的专业,并非所向往的大学生活,于是灰心丧气,感到幻想破灭,失落感较强。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多以实践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同学之间通过身体动作进行交流,相互间容易产生亲近感,从而获得较高的安全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并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包容与理解,最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益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运动可以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在运动状态下,大学生可以忘我地投入,并产生直接兴趣与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交际中难以获得的情绪状态。

3、有利于预防及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可以来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身体锻炼既能够降低特质性抑郁,同时也可以降低状态性抑郁。从事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率及血压,从而降低特定激源对生理影响,也可以锻炼意志,增强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而心理健康是衡量大学生综合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担负高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所以,体育教师需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注重言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大学生展现积极的心境状态,从而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2、利用激励手段强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需采用激励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行为科学而言,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能力与激励的函数,具体而言,激励与效率二者成正比。实施言语激励时,需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所设置的条件应该是大学生付出一定努力后方能达到;其次,表扬时的言语需适度,不可使表扬对象因此产生自满情绪;第三,表扬个体同时不应该贬低群体,同样,表扬群体时也避免贬低个体。

3、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与练,是人人参与的统一的活动,体育教师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努力改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间的情绪情感互相感染,引发心理上的共振及情感上的共鸣,大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练效果实现最优化。

4、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需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心理学实验表明:高焦虑会直接降低学习效果,低焦虑同时也不利于有效学习,中等水平的焦虑才可以实现学习活动的正常发挥,促使学习达到最佳水平。所以,只有体育教师为大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才可以实现大学生对自己积极的认识与评价,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样,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并通过激发内在动力,达到个人所期望的目标,以此不断提升自我激励能力。

5、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硬性指标,以技术及运动成绩为终结性考核目标,忽视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进步程度,事实上,在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时,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情感变化,不断对其实施鼓励,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运用鼓励性评价,以此激起大学生学习动作的信心与兴趣。

五、结束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则必须优化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及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陶冶其情操,磨练其意志,着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完善其个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淑敏,燕纪元.浅谈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商界,2009.

[2] 王莹侠.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3] 曾雨聪.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解读[J].今日南国,2010.

[4] 杨益群.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9.

[5] 胡肄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时空,2009.

[6] 邝国富.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

[7] 杨杰,周游.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8] 乔仁波.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200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渗透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