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2016-04-15刘琳琳

天津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轻工业

◎文/刘琳琳



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文/刘琳琳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与10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伯格斯特朗德指数(G)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存的状态,并且轻工业品贸易的增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内贸易;轻工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入世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不断加深,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关于产业内贸易研究在日益增多。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名词提出,1960年沃顿在对“荷比卢经济联盟”贸易格局变动时,首次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类产品”,1996年巴拉萨在对欧共体贸易研究时也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定义,但是这一时期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定义都比较不明确;第二阶段理论研究,1975年由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编著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为后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阶段深入发展,上世纪70年代由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和克鲁格曼等共同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80年代,布兰德和克鲁格曼建立了差别模型来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关于轻工业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于具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较多,曹芳(2012)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进行研究时发现,增长速度虽快,但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缓慢,且水平较低。陈茜(2008)通过研究中国与亚洲国家纺织服装贸易时发现,主要是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李盾(2007)研究表明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高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田刚、张晓雯和李欣悦(2015)研究结果表明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在扩大,但存在较强的产业间贸易,贸易具有互补性。田园、程宝栋、宋维明(2008)对中非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与非洲的木质林产品互补性强。从已经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轻工业品部分产品的研究较多,但是总体的研究甚少,本文将对近10年中国与10个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分析产业内贸易的特征。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各种需求不断增加,进口额也在逐年增加,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了中国进行投资的主要目标国家,从10国贸易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向各新兴市场国家的轻工业品出口额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见表1),并且出口份额也呈现增长趋势,相比2005年,向10个新兴国家轻工业品出口额在2014年均翻1倍以上,越南甚至翻了高达10倍以上,可见,中国向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的出口额在大幅度提高,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国。近十年来,中国从所抽取10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的轻工业品也呈现增长趋势(见表2),相比2005年,向10个新兴国家轻工业品出口额在2014年除了韩国、印度尼西亚均翻1倍以上,孟加拉、越南甚至翻了10倍以上,中国向10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口轻工业品的份额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可见,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加深。

表1 中国对主要新兴国家轻工业品的出口额及其份额 (单位:万美元,%)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选取

关于轻工业品范围的选取,不同的研究学者或者是相关的组织机构,对其界定是不相同的,很难有统一的划分范围,因此往往按照数据获取的便利性进行范围的选定(耿晔强,2009)。本文结合Uncomtrade对轻工业品的界定,根据中国海关综合信息咨询网上公布的相关范围进行数据的选取,选取一下范围数据:选取HS编码45到HS编码67共23章数据。选取以上数据的原因有:1. HS标准是相对科学、完整、认可度及应用国家高的编码体系;2.中国在联合国1998年使用HS标准两年后也开始使用HS标准;3.便于贸易指数的计算,相关的数据容易获得。

鉴于数据的获取性,本文选择2005-2014年10年间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土耳其等10个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轻工业品的贸易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

(二)指标选取及结果分析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加深,产业内贸易成为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倾向,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外贸的竞争力,产业内贸易指数反应一国面对国际市场的调整自身生产能力。轻工业品在估计贸易中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产业内贸易相对较弱。

表2 中国对主要新兴国家轻工业品的进口额及其份额 (单位:万美元,%)

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是由Grubel-Lloyd于1975年提出,是预测产业内贸易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数:

其中,GLi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产业的出口额,Mi为产业的进口额。GLi的取值范围为[0,1],GLi=0时,表示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GLi=1时,表明产业内进口额与出口额相等;GLi值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轻工业品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见表3)显示可以看出,可以把新兴市场国家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中国与孟加拉、墨西哥、尼日利亚、俄罗斯的GLi值在0到0.2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产业间贸易占据主导地位,贸易互补性较强;第二类:中国与印度、越南的GLi值在0.2到0.5之间,产业间贸易较弱,但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类: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韩国的GLi值在0.5到0.7之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存,产业内贸易占据主导,但是较弱;第四类:中国与巴基斯坦、印度的GLi值大于0.7,属于产业内贸易,贸易的竞争性高。

虽然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应用广泛,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指标存在问题,这一指标是把产业内贸易作为一国与其他国家多边贸易的总和的一部分来测量,因此本文引入以下两个指标进行测度。

2.伯格斯特朗德指数(G)

将一国与其每个贸易国的双边贸易作为产业内贸易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伯格斯特朗德指数:

其中:

其中Xij指i国向j国产业产品出口的双边贸易值,Xji指j国向i国产业产品出口的双边贸易值。Gij值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为1时为完全产业内贸易。

表3 中国对新型国家轻工业品GLi指数

表4 中国对新型国家轻工业品G指数

根据上述公式,本文利用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的数据测算了总体产业内贸易,计算得到的伯格斯特朗德指数(见表4)显示:第一,中国与孟加拉、尼日利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到0.2,具有较强的产业间贸易,贸易结构互补性较强;第二,中国与墨西哥、越南、土耳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2到0.5,产业间贸易较弱,但是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中国与俄罗斯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5到0.7,具有较弱的产业内贸易,但仍占据主导地位;第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印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7以上,因此具有较强产业内贸易,轻工业品的,贸易竞争性较大。从区域角度看,中国与非洲及北美国家轻工业品产业间贸易较强,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距离中国较近,因此中国与亚洲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较强。

仅仅从贸易指数的静态指标来测量贸易水平比较片面,因此下文将引进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

3.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补充上文所述产业内贸易指标的不完善,衡量产业内贸易增量的动态变化幅度,从而引进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其中:△Xi为一国i产业的出口额一阶差分,△Mi为一国i产业的进口额一阶差分。MIITi的范围为0到1,值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为1时为完全产业内贸易。

2005-2014年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5)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多年来高于0.5,可以看出中国与亚洲这些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较强,处于主导地位,轻工业品贸易的增长是由于产业间内贸易造成的,这一结果与静态指标——伯格斯特朗德指数所出现的结果相似。中国与墨西哥、尼日利亚的贸易指数多年来低于0.3,这一结果也与伯格斯特朗德指数所呈现的结果相同。

在静态指标中,中国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基本上属于产业内贸易,通过动态指标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是不稳定的,波动性较大,这也得出了近用静态指标衡量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内贸易是不全面的。

表5 中国对新型国家轻工业品MIIT指数

三、研究结论

文本分别使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伯格斯特朗德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选取的2005年至2014中国与10个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的贸易数据进行了测算,使用伯格斯特朗德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改进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存在的不足,并且对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轻工业品贸易呈现着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存的特点,与亚洲国家产业内贸易较强,并且在逐年加强,轻工业品的竞争程度较高,与非洲、北美国家的产业间贸易占据主导;第二,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贸易的增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是与亚洲国家多年呈现出高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说明中国与这些国家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因此,中国应该大力推进轻工业品的贸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差异化,从而强化产业内贸易,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芳.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02).

[2]陈茜.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和产业贸易模式探索[D].复旦大学,2008 (05).

[3]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04).

[4]田刚,张晓雯,李欣悦.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5(04).

[5]田园,程宝栋,宋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内贸易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04).

[6]Johannes Van Biesebroeck.Dissecting intra-industry trade[J].Economics Letters. 2010(2).

[7]徐松,刘玉贵著.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8](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9]张杰,新夫.中国纺织业企业的出口与生产率变化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10(03):91-98.

[10]范桂玉.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11]彭湃.反倾销背景下中国轻工业产业安全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2]顾俊玲.中俄贸易变化考——以俄罗斯加入WTO后的轻工业领域为例[J].北方经贸,2013(07):11+13.

[13]张珠峰.从轻工业进出口贸易变化看转变外贸方式成效[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3(06):6-8+20.

[14]马章良.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04):30-38.

[15]李艳芳,杜康,杜为公.产业分类方法与我国轻工业发展现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03):83-87.

[16]孔慧.中国轻工业出口贸易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7):57-59.

[17]杨莹超.中国对外贸易能值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责任编辑:冯时

作者简介:刘琳琳(1990—),天津师范大学。邮编:300387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255-(2016)03-0029-05

猜你喜欢

轻工业
郑州轻工业大学成果展示
2018年9月中国轻工业景气指数88.12
2018年8月中国轻工业景气指数88.39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11家日杂企业高管获中国轻工业优秀cio荣誉称号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召开第十六次联席会议
全国轻工业质量标准工作大会在京召开
第四期轻工业史志鉴实务培训班暨轻工业年鉴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