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技能在电算化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2016-04-14宣超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

宣超

摘 要: 如今,很多电子设备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但是很多电算化教学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虽运用电算化教学但成绩提升很少,特别是在部分农村中学学生根本理解不了电算化教学。作者通过一种教学方式,探讨电算化教学在农村中学的教学应用中怎样取得有效果的路径,从而为此类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 化学技能 电算化教学 课堂路径 教学探究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概念与理念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不了解的,甚至是在此之前没有听过的,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出现教师讲解困难学生学起来也困难的局面。多媒体教学以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直观的感受,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缺陷和不足,在教学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广泛的应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课堂。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是学习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多媒体实时交互的特点使学生发挥了多种感官的联系,主动获取相关信息[1]。电算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来说,不论是制作的时间成本还是其他成本都是比较高昂的,在实际应用上部分教师将电算化教学束之高阁,不愿意采用。

化学技能在初中化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起来往往非常困难。化学技能教学最佳的方式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从更直观、动态和整体等的角度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不足,从而达到传统教学环境下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2]。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以下步骤与之搭配才能更好地发挥电算化教学的作用。笔者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例,以这一成功的集体实施步骤进行阐述,希望给被这一问题困扰的教学人员启发、借鉴。

一、研究学生的心理认知程度

首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出发,了解学生对于要学知识点所拥有的相关技能及技能掌握程度,再根据所要讲授的知识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必要的查缺补漏。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需要大量计算,通过对全班学生的摸底了解到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弱,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要涉及计算,针对学生计算能力弱的问题,笔者专门给任教班级上了一堂所谓的“数学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上的计算问题,为后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的计算铺平了道路。当然此堂“数学课”不是要真的把所有数学的计算问题解决,而是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为重点实施的。

二、提供模板,让学生明确教师如何进行相关操作

在攻克了数学计算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例题作为模板,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了解到这项技能是如何有步骤地实施进行的。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效帮助学生发现具体的实施操作及操作的重点与难点在什么地方。最后要让学生回忆教师的所讲所写,对这一操作过程的步骤进行总结,在回忆中总结,在总结中体悟。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流程的系统化说明

在教师演示操作步骤的基础上,还要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流程的系统化说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此时制作好的课件真正派上用处。展示一个化学方程式,以这个化学方程式为模板,按照教师在黑板上的步骤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只不过讲解过程由动画展示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有的教学者认为这只是教师演示的重复,完全没有必要,是可以省略的。笔者认为,此步骤不但不可以省略,反而应该多次循环展示。因为教师的讲解只有语音的刺激,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通过一两次的讲解就让大多数学生突破这一知识难点。而多媒体的展示则是多方面感官的刺激,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在实际生活中,技能的掌握靠的是实际训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技能。同时,多媒体的展示还可以进行循环播放加深印象,加强掌握,这比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枯燥乏味的讲解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更有效。如果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关解答和补充,这样,就有效地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到一起,更好地把传统教学和电算化教学结合起来。

四、后续训练,强化巩固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运用多媒体展示具体步骤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相关的习题训练行成解题思路,将这样的技能方式刻蚀到学习者的脑海之中,起到强化的作用。有的学生可能到这一步都不太会运用步骤解题,那么可以将上一步的课件演示进行再次播放,让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根据课件展示的步骤进行解题,如此循环,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通过上述过程强化,笔者任教的班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接受测试的班级中,在化学方程式技能的配平问题上,失分仅为4分(共计16分),而没有经过该项训练的学生化学方程式配平上失分远远的大于4分。可见这样的训练是比较有成效的。接受此项训练的班级授课时间为1至2节课,该技能全部完成,而未接受此项训练的班级,采用小步骤方法用掉了5节课,但是效果不同。

此项方法的一个有效之处在于有利于大面积施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适应面积广,可覆盖到各级、各类、各学科的教学;二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运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教育的规模会不断扩大,方式会越来越完善,并且互联网资源的相互共享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笔者认为从化学技巧上来说,电算化教学只要按照上述路径进行,就能够有效缩短教育教学时间,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跃生,周振军,苑文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师心理适应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9):30.

[2]贾瑞风,王艳,邹劲松.中国计算机辅助教学20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0,(8):5-7.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教育灵活性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激活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