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甘肃抗战文化活动的短暂繁荣

2016-04-14刘月兰陈宝林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近代化甘肃

刘月兰?陈宝林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国民党统治区抗战文化活动繁荣的具体表现在抗战救亡组织迅速出现、报刊和电影等新事物的大量引进、各级教育受到广泛重视等方面,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又迅速趋于消沉,由此也体现了甘肃近代化的发展与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关键词】 甘肃;抗战文化;近代化;短暂繁荣;原因

抗战文化简单的说是一切服务于抗战和于抗战有利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思想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甘肃政治形势十分复杂,陇东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以兰州市为中心的地区是国民党的统治区域,而河州地区则被青马牢牢的控制。抗战全面爆发后,甘肃的抗战文化活动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一、抗战爆发前后的甘肃

甘肃地处西北,既是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又是当时通往苏联的国际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等十分的贫穷落后,长时期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甘肃的近代化起步较晚,抗战全面爆发前仍没有形成基本的体系。甘肃省内居住着回、藏、东乡、保安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间关系复杂,民族纠纷、宗教矛盾不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东北、东南等大片国土的沦陷,蒋介石在和龙云谈到建立后方根据地时认为“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阵线,而以川黔陕为核心,甘滇为后方”。[1]为了建设后方基地,做长期抗战的准备,大批技术人员和资金流入西北,为甘肃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重庆国民政府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在甘肃兴办了一批厂矿企业,加速了甘肃近代化进程。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由于过重的经济剥削、繁重的捐税和通货膨胀,一度蓬勃发展的甘肃民族工业,复趋萧条和破产。甘肃的近代化虽然与东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与甘肃之前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工矿企业的相继建立,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劳动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冲破了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束缚,推动了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反过来,新的观念一旦形成又会指导和促进生活行为和生活关系的演化。这都为抗战初期甘肃文化活动的短暂繁荣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二、甘肃抗战文化活动短暂繁荣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中共驻兰办事处和甘肃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国民党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爱国热血青年纷纷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宣传与运动中去。各种进步的群众救亡组织、文艺宣传团体等纷纷成立,书店、报刊、杂志等也比以往增加很多;电影、话剧、报纸等新的传媒方式的出现与进入,打破了甘肃人民生活的平静;抗战期间,甘肃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很快,基本达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以上诸种活动均在无声无息中促使着民众的脚步向新生活迈进。

1、抗战救亡组织迅速出现

1937年兰州先后成立了多个抗日团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37年7月17日成立的甘肃民众抗敌后援会,7、8月间成立的甘肃青年抗战团、省外留学生抗战团、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甘肃妇女慰劳会、回民教育促进会、西北青年救国会等。这些团体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剧团,演出话剧;组织歌咏队,演唱进步歌曲;发表演讲,编写板报,鼓动群众的抗战情绪等。这一阶段,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界人士如茅盾、老舍、张仲实、顾颉刚、肖军等以及省外抗战宣传团体纷纷来兰出版刊物或演出,极大地激发了甘肃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

兰州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没有话剧团,只有所谓的文明戏。话剧是在1937年传进来的,当时演出的话剧主要有《打鬼子去》、《八百壮士》、《古城怒吼》、《抢米》、《不要放走了汉奸》、《前夜》、《放下你的鞭子》等。此外剧团还都组织了几十个人的歌咏队,当时演唱的歌曲主要有《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广泛流传的曲目。

以上种种活动与宣传,无疑促进了戏剧界的变化,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首先剧种增多,外来的如河北梆子、豫剧、京剧、评剧等与当地的秦腔一起联袂演出,一时热闹非凡。其次剧目变化更大,各剧组纷纷排练了以抗日为主要题材的新剧目,演出内容主要为宣传抗日救亡,揭露日寇穷兵黩武、凶狠残暴,鼓励抵御外侮、报仇雪耻、为国捐躯的精神等。上述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文化娱乐需求,而且唤醒了民众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激励了抗日救国的决心,促进了救亡运动的发展与深入。并且许多剧团演出都是义演,募集了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可惜的是这些被多次演出的曲目大都是拿来的,自编自演者特别少,且真正契合本地特点的曲目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报刊、电影等新事物的大量引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甘肃的报纸主要有《甘肃民国日报》和《西北日报》,而定期刊物根本没有。抗日战争开始后,定期刊物开始出现,比较有影响的刊物主要有《妇女旬刊》、《西北青年周刊》、《热血》、《陇南日报》、《河西日报》、《临洮简报》、《新岷简报》等;此外还有回民促进会办的《回声》,白危主编的《战号》,萧军、王德谦主编的《号角》,抗敌后援会办的《抗敌》,樊大畏办的《苦干》,顾颉刚与郭普编辑的《老百姓》三日刊,丛德滋主办的民众通讯社等。尽管这些报刊或发行数量有限、或进步程度大有不同,但它们均受到战争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宣传和鼓动工作;并且文字大都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生活和声音。就拿甘肃民国日报来说,虽是国民党的言论喉舌,但迫于时代与民心,终是前进了一大步,敢于一定程度上的公布抗战真相,支持民众的抗战救亡运动。综观其前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抗战时期的甘肃民国日报是最开明的。[2]

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但它传到偏僻的甘肃则迟至30年代初。在甘肃第一家公开运做的电影院是1937年7月在兰州成立的金城电影院,紧接着1938年春兰州电影院成立,到了1939年达到一个初步繁荣的阶段,仅当年就有鑫记电影院、天水大光明电影院、平凉草佛寺平安电影院等8家影院开张。[3]国民政府相关部门也曾先后派出数支电影放映队赴甘肃活动,进行抗日宣传。

电影同其他现代传媒(广播、电讯、报刊、话剧等)在甘肃的出现,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开化,加深了民众对外界的认识,也推动着他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电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姑且不论放映影片的政治性如何,观众的兴趣点也不在这个地方,影片中最能让人迅速认同并接受的是剧中人的‘摩登生活方式,然后才会启发某种程度的理性思考,逐步地引导自身生活方式的转变”。[4]

3、各级教育受到广泛重视

在诸多文化活动当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有效果当属教育的发展。从1938年到1945年甘肃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较快,基本达到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各类公办、私办的新式学校纷纷建立,集幼儿、小学、中学、职业师范、成人教育(社会教育)、高等教育于一体的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人数亦成倍增长。

在1938年之前,甘肃只有一所高等学校即省立甘肃学院,此后在国民中央政府支持和甘肃省政府的协助下先后年成立了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1945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等三所高等学府,初步形成了甘肃高等教育体制雏形,对开通甘肃风气,培养专门人才起了重要作用。从1939年到1945年全省中等学校由34所增加到105所,在校中学生总数增长了近3.3倍。成人教育多以民众教育馆为机构,各县、区多设有民众图书馆、民众阅报所,以供民人之所需;各城乡还举办平民夜校、识字班等以增加民众之认识。此外还在甘肃创办了天水国立五中、清水国立十中、国立肃州师范、国立西北师范等一批国立中等学校。[5]

新式教育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有很大的发展。马氏家族的子弟大多接受了新式教育。临夏八坊十六处清真寺,统一附设初级小学,增加国文、算术等文化知识课;最晚到1940年临夏各县成立分会组织,将新式教育推向基层;并且改办接管27所不健全的初小和高小,按照普通小学的规范完善办学体制。[6]这些新式的学校教育设有宗教课程,但更多地设置了文化科学知识、民族语言课程,培养的是一批具有较全面的现代文化知识和新的思想观念的新青年。再如夏河县是甘肃主要的藏民居住区,拉卜愣寺是当地最大的寺院,也是惟一的教育机构,此时,他们也受到抗战救国与文化运动的影响而进行改革,在寺中设立喇嘛职业学校,聘请内地人士教喇嘛学习畜产制造。此外,夏河县还设立国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应藏民需求,设有卫生、畜牧二科等。教育成果卓然。此举不仅有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甘肃社会发展走上良性轨道。

新式教育的兴盛,除去国民政府方面的因素外,还与东北、华北、东南等大批学校的失学青年学生及失业教师大批内迁密切相关。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比较先进的思想。这批文化人士在进入甘肃后,大都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短期的繁荣。

三、甘肃抗战文化的迅速消沉

但是,除教育外,进步组织与文艺宣传团体的活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国民党对言论、出版等控制极严,他们不断地解散团体、停刊杂志、扣留各种进步书报。1938年3月,国民党甘肃省党部通令整顿民众团体,各种集会须经呈准方得举行,并由党、政机关派员指导监督,否则应受裁处。4月1日第八战区司令部、省政府、省党部联合成立甘肃省新闻刊物审查委员会,报纸、杂志通讯等开始原稿审查。9月第八战区政治部改组甘肃民众抗敌后援会。1939年6月7日省动员委员会实行统制言论,特制订甘肃省统一战时言论办法七条。8月31日省政府又规定各校对于法定以外集会,不得率领学生参加。1940年3月,第八战区政治部以整理甘、宁、青三省民众团体为借口,排斥、限制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的活动。6月份中共甘肃工委组织遭国民党特务破坏,领导人罗云鹏等被捕。[7]

在国民党上述种种措施的严厉打击下,许多进步团体仅仅存在几个月就先后解散了,如甘肃青年抗战团、省外留学生抗战团、联合剧团、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等在1938年就遭到取缔。许多进步杂志也是仅仅发行了几期就被迫取消了,如1937年11月创办的《西北青年》共出七期遭禁,而《战号》在两期后以“内容不妥”为由被取消,由伊斯兰学会主办的《回声》杂志,仅仅发行了一期。特别是甘肃工委被破坏后,失去了领导核心,甘肃曾经短暂兴起的文化热潮,很快转向消沉。

同样是抗战的大后方,与西南等地抗战文化持续发展不同,甘肃的抗战文化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与长时间持续的消沉阶段。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从近代化角度看,甘肃近代化的总体特点是次外晚发外生型,现代化起点低,起步晚,时限短;其自身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时期内自然形成。[8]这就决定了甘肃的发展与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华北、东南等国土大片沦陷,西北、西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一时西北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国共两党对甘肃的地理位置、政治与军事意义都是非常地关注,大批沦陷区的青年、工厂技术人员等也都涌到甘肃,一时间,甘肃人才云集,这些有力地促进了抗日宣传与文化运动的掀起与发展,并在短时期内达到高潮。但是这场文化运动的主力不是本地的居民而是外来者且以青年学生为主力,是亡国危机阴影下的反映。及至抗战到了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速亡中国的策略,国亡不再是那么的迫切了,两党的工作重心也都开始转移,外来者大都返回原籍,大批青年学生返校上课,甘肃的文化事业也就渐渐地步入消沉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

[2] 汉国莘.抗战时期的《甘肃民国日报》[A].兰州文史资料选辑(8)[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3] 吉光安.民国甘肃影坛实录[A].兰州文史资料选辑(16)[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4] 李云峰,刘俊凤.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变迁[J].西北大学学报,2004.04.

[5] 曹香芸.民国时期甘宁青新式教育的形成与发展[D].宁夏大学,2008.

[6] 马明良.西北伊斯兰教育文化[J].甘肃民族研究,1995.02.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898-1949年大事记[A].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0)[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8] 赫树声.甘肃近代化过程述评[J].发展,1998.04.

【作者简介】

刘月兰(1982-)女,河南商丘人,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研究.

猜你喜欢

近代化甘肃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肃
柯树勋改革与西双版纳的近代化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
甘肃三大举措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