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调查

2016-04-14曾兴华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现状大学生

【摘 要】 本文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和政治参与四个维度剖析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现状,提出科学引导建议: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关键词】 阿坝师范学院;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现状;科学引导

一、导言

大学生政治心态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某种政治观点为支撑,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利益和政治要求,并支配其政治方向和政治行为的心理状态。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反映了民族地区的政治风向标,决定了民族地区青年群体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动,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问题对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有重要的意义。

阿坝师范学院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唯一高等学府,建校三十多年为阿坝州各条战线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和建设者。阿坝师院在校大学生政治心态是阿坝州内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站在学校发展和阿坝州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上看,阿师学子的政治心态问题值得关注。以在校专科生对调查对象,专业涉及工、经、管、教育、文等五个学科。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较多的基础教育系和藏汉双语教育系,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8份,其中有效问卷912份,有效样本回收率为94.21%。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现状

1、政治认知方面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学生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比较模糊。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共产主义是否能够实现?”这一问题上,有50.3%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有可能实现”,有35.4%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最终将会实现”,另外有18.5%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根本实现不了”。此外,在关于“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怎么看”问题上,有45.6%的学生认为“前途光明”,有36.4%的学生认为“艰辛坎坷”,有8.9%的学生认为“前途暗淡”。这说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在主流思想意识上,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于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还是充满信心。

2、政治情感方面

政治情感抒发了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间,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是随着不同的年级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变化,对崇拜人物的调查中,学生趋于多元,有38.6%的学生选择“民族英雄”,且低年级学生中更是占到了53.7%,选择“政治人物”的学生仅仅占10.2%,这一结果表明,政治人物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在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调查中,结果显示,受访学生有95.4%的学生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对其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入党动机进行深入调查,有38.2%的学生认为“入党利于个人求职和发展”,有6%的学生认为“入党是父母的要求”,有16%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可见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而对入党问题上,趋于理性,不盲目。另外,在对民族政策中,有51%的学生最关注“民族平等”,在对于当前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和热点问题,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是比较或非常关心政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上,有92.3%的学生表示零容忍,要解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害群之马。

3、政治评价方面

大学公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73%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对自己的思想成长有巨大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是学生思想成熟的重要依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来说,这一制度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也切实地感受到这一制度带给自己的影响。调查中,有33.4%的学生关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63.7%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民族地区党组织发挥着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推进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共产党员的形象怎样就是反映出党组织在群众中最直观的地位。“对于身边的共产党员给你什么样的印象?”,调查显示,61.5%的学生认为“模范带头作用不够突出,威信一般”。33.1%的学生认为“模范带头作用突出,威信很高”。这就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对共产党员的期望和标准很高。对当前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效果评价上,有72.4%的学生选择“较好”,同时也有14.6%的学生认为“不清楚”。

4、政治参与方面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下,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也逐渐在更新,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载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在政治资讯的获取来源中,有63.4%的学生认为是来自“广播电视及网络”,而最喜欢通过哪些途径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有34.5%的学生选择登陆“网络论坛”,28.6%的学生选择“入党或参加政治社团”。

学校强化着学生对政治体系的好感,培养学生的政治忠诚。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政治活动,加入党团组织,可以逐渐地树立政治价值观念。作为政治社会化重要媒介的学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为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政治训练和政治思想灌输提供了条件。通过党团活动,组织大学生骨干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政治素养的培养,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民族地区建设人才。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科学引导

1、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民族复兴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党建主导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政治引导和规范主流文化,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1]肩负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使命的民族地区高校,更是应该在师生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入广大师生,转化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

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

在大学生政治心态塑造过程中,发挥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影响力,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凭借党团组织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理想信息教育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中,让广大师生内心深处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潜移默化的行动和思想转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通过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力。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

民族地区由于改革开放的起步比较晚,政治主体对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直观感性认识是与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特定的利益关系中,社会成员感觉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的角度,规定着政治认知的动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倾向,也反映出了社会成员政治权利实现的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政治现象的感知能力和对政治事件分析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政治心理的稳定与否以及学生政治心态的好坏,从政治认知能力建构来说,需要从直观感受与理性分析结合来塑造正确的政治观。

在人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理性因素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仅重视理性因素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流于形式;而如果单纯重视非理性因素而忽视理性因素的主导作用,又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极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3]从书本中获取政治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从实践中亲身体验,进行理性加工的政治心理才趋于稳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更是要把两者兼顾好。

高校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直观感受政治现象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地区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深入民族地区基层村社开展实践活动,把零散地、感性地心理感受,汇聚成条理化的政治情感,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政治体系运行的情况,通过自我教育和理论学习,坚定自身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认知能力,塑造合格的政治品格,逐渐摆脱定势化的政治思维,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3、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功利意识和独立意识强,政治责任感和信赖感较低,需要时间慢慢培养,而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需要从日常政治的参与中不断地培养相关政治技能,成长为独立的政治人。民族地区的建设离不开青年人的付出,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民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该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平台搭建上做好功课。例如提供大学生寒暑假政治机关实习见习机会,参与民族地区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和村委会选举的监督工作,旁听民族地区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从庄严、规范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中,培养政治热情,对将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还要避免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冷漠。政治冷漠虽然表明了公民一定的政治态度,也可在特定意义上影响政府政策,但是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出现决策的专断。而且,如果是因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而采取的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政治不服从,甚至导致政治反抗。[4]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心态要紧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用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参与民族政治体系,展现民族地区政治风貌,用务实的精神,推动民族政治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婕英.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0.3.

[2] 新华社.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北京:新华社,2014.12月29日电.

[3] 涂序堂.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1).

[4]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5.

【作者简介】

曾兴华(1989-)男,汉族,江西赣州人,阿坝师院管理系和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现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