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2016-04-14韦仁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钼矿云母斑岩

■韦仁源 覃 相(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

浅析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韦仁源覃相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

我国地大物博,各类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钼矿资源储量极高,在世界上位居前列。金属钼是人类发现较晚的一种元素,因其性质具备许多优点,目前被较为广泛的利用在工业上。我国钼矿床的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如何开发和利用钼矿资源是值得探究的,本文主要以斑岩型钼矿床进行研究。

斑岩型钼矿

我国是钼矿资源的储备大国,钼矿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泛。地质勘探人员对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找矿勘查工作和对矿床的研究,发现我国钼矿床的类型较多,但是钼矿还是主要产生于斑岩型钼矿床。特别是在东秦岭地区,该地区钼矿是我国重要的钼矿分布地,其储量之大也是仅仅次于位于北美西部地区的钼矿带,被评为全球第二大钼矿带。矿床式主要以金堆城式、大黑山式、东沟式为主。

1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

斑岩型钼矿床是因钼矿床与斑岩型铜矿床相似而得名。斑岩矿就是细脉浸染型矿,矿体的全部或者是其中一部分产于在强烈的绢云母化和石英化的酸性斑岩体内。板块俯冲、挤压以及与其相关的地质过程对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弧环境和造山带环境是大多数斑岩型矿床的产地。成矿的关键在于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成矿流体中含有钼矿物质居多,最后形成的就是斑岩型钼矿床。大多数钼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的阶段也受到地质变化的影响。我国的钼矿资源大多是在燕山期形成的,也有部分钼矿是在喜山期和印支期形成的。

2 斑岩型钼矿的矿化特点以及蚀变特点

2.1斑岩型钼矿的矿化特点

从母岩顶部流体更方便运移,所以母岩顶部往往是钼矿的矿化地带。当然矿化也不仅仅只发生在侵入体,在围岩中也会发生。斑岩型钼矿的矿化深度相对较浅,除了少数部分外矿化深度都在三千米以内。例如:斑岩钼矿中网状石英-辉钼矿细脉是矿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该类型的矿化多集中在石英脉或者颗粒中,形成了空间上的填充。在这种矿化中因多次受围岩的破裂的影响,产生了条状带的构造反映出斑岩型钼矿多期矿化的特点,因此斑岩型钼矿床与时空的分布也有密切的联系。

2.2斑岩型钼矿的蚀变特点

钾化、绢云母化、泥化三个不同层次的蚀变,从空间范围上来看就是由里及表的发育。钾化蚀变典型的特征是斜长石完全被蚀变,钾长石将斜长石交代。石英和钾长石是钾化带斑岩组成部分。绢云母化蚀变带比钾化带的形成时间稍晚,在条状带矿化脉钼矿化与绢云母呈现共生的状态。绢云母化蚀变的强弱受与矿化迈之间距离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绢云母化蚀变的强度逐渐减弱。泥化带在绢云母化蚀变带的外侧,因此形成时间晚于绢云母化蚀变的时间。断裂有时会影响泥化蚀变,泥化蚀变的强度与断裂的距离成正比[1]。

3 我国钼矿资源的潜力分析

我国钼矿资源丰富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矿产资源多分布在岩石圈不连续的地段,因为岩石圈的不连续给钼矿成矿创造了形成和存储的空间。在克拉通边缘和我国板块缝合带分布了较多的钼矿床。斑岩型钼矿床与时空的分布有密切的联系,依照钼矿的形成原因来看。斑岩型钼矿床的储量和开采量在钼矿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斑岩型钼矿床主要是岩浆型钼矿而成矿的,中酸性小岩体与岩浆型钼矿床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对钼矿资源的勘探时,就可以根据钼矿成矿的规律去寻找。对于存在已久的老钼矿矿山的深部及外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钼矿资源的潜力也是需要探究的。因为,在同一地段的钼矿床中可能有不同形式钼矿床的存在。我国对钼矿的开采多以露天开采和浅度的挖掘开采,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的资源重视程度不强。而钼矿床又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重视老钼矿山的勘测是很有必要的[2]。

日前,随着国家对重点成矿区带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对矿产资源进行大型的地质勘探调查,与此同时一些商业性的调查也逐步发展起来。在一些陈旧的老钼矿矿山的深部和外围,都发现了新的钼矿床,不论是旧地新发掘还是探测新钼矿床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最近几年,多金属矿床的勘探与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多金属矿床中对各种金属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的组合关系的研究也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今后对多金属矿床的探测和开发有了新的要求,将成为钼矿床探究的新方向。

4 对钼矿成矿的地段做出合理的预测

板块的运动和我国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国内钼矿的成因多为内生矿床。在岩浆结晶阶段,岩浆中的含硫量决定了钼的化学行为。因为硫元素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岩浆的酸碱程度,而岩浆的酸碱度又对钼矿的形成有直接性的联系。我国钼矿成矿的原因与北美地区有着截然不同,国内的钼矿床多是受板块内部构造变化和碰撞造山环境的控制,中酸性小岩体对钼矿床的形成也有重要的联系。国内的钼矿床聚集在造山带内,比如青藏高原地区和东秦岭地区的钼矿皆是在造山带内。多金属矿床的产生是因为岩浆侵位时会产生裂隙,热流通过裂隙进入围岩,然后迁移到岩石圈不连续的地段成矿。在斑岩型钼矿的外围也有其他金属成矿的潜力。

5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矿产资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需求量在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对矿产的需要,必须加快多矿产资源的寻找勘探。钼矿虽然被人类发现的相对较晚,但是因其优越的性质条件,决定了对钼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斑岩型钼矿床的储量和开采量在我国钼矿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斑岩型钼矿床的勘探决定了钼矿的发展。因此,重视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刘琦,卢耀如,张凤娥.地下水封储油库库址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D]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第4期.

[2]胡德新,程凤君.地下水封洞库中的地下水的监测与控制[D]勘察科学技术2009年第6期.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5-1

猜你喜欢

钼矿云母斑岩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全球十大钼矿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
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矿物*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WS2/TiO2/绢云母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