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文化回应性研究
2016-04-14杜文军马晓燕
杜文军,马晓燕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文化回应性研究
杜文军,马晓燕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民族双语教学不仅仅是民汉两种语言学习和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学习和回应的过程。由于对文化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定位不准、双语教材文化输出输入失衡、双语教师双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薄弱、双语环境氛围欠缺,从而导致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输出输入的不均衡现象。以文化回应性为视角,探究民族双语教学文化回应性的基本内涵,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改善民族双语教学中的文化不适配现象,促进民族双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文化回应;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
文化回应性教学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主要针对美国少数族裔学生实施的教学方式,以消除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学业差距,促进美国教育公平。自华盛顿大学Geneva Gay 提出了文化传承是教育的核心,并建议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之后,这一观点引发了国外学者对“文化回应性教学”理论的研究,以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营造文化回应性的课堂教学环境,解决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学业压力与学业差距。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运用这一理念解决学生外语学习的困境,但用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则比较罕见。
文化回应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文化,因而强调在重视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输入输出的同时,还应重视汉语言文化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入输出,以便通过文化这一形式解决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语言冲突、思维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理解汉语言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先进的价值观念,识别各种落后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步消除文化理解误差。它要求在确保汉语言文化、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输入输出的平衡,避免某一种文化过度输入造成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同时,关注民族学生本民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民族学生差别对待,将学习内容与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和已有知识体系相关联,以母语言文化为桥梁,通过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过渡,减少民族学生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偏差。它的目的不仅在于使民族学生通过双语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民汉两种语言,深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而且通过了解和对比本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培养民族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视野,从而实现无障碍交流。
(一)回应文化
1.回应汉语言文化
汉语是民族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语言,对它的熟练掌握必须对其所承载的汉语言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如果简单的将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而对汉语言背后的文化熟视无睹,不仅使得汉语言学习停留在表层,而且加大民族生汉语言学习的难度。因此双语教学需要结合实际,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汉语言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对汉语文化予以回应,并通过各种方式让民族学生理解目的语言文化内涵,清除由于汉语言文化的严重缺失而产生的“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避免“哑巴汉语”现象的产生。
2.回应本民族文化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在文化真空中发生,它表达、记录、传承社会文化生活。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固然有助于民族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但不应忽视本民族文化在双语学习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民族学生经过母语环境的自然熏陶,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如果充分有效地汲取母语言文化经验并运用于汉语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母语文化的正迁移,避免民族学生因文化背景差异,特定文化思维方式影响,将特定的文化思维带入到汉语言学习而产生的负迁移。而对本民族文化的回应不仅有助于民族学生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在强化民族学生对自己母语言文化认同感、自豪感的过程中,培养中华民族文化意识。
3.回应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各个民族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因此,汉语不仅承载着传输汉语言文化的功能,还承载着传输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所以在回应以上两种文化的同时还应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出回应,以使民族学生了解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在比较中准确定位本民族文化,进而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回应学生
1.回应文化价值观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引导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更是通过语言对一个或多个民族的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审视的过程。无论哪种文化,作为文化,既有差异,也有共性,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让民族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回应以学习者个人的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等,才能培养民族学生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民汉两种语言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介绍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过程中,认识、理解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使命感,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
2.回应文化背景
关注民族学生文化背景以及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消除民族学生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学业差距和学习困难,排除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是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在要求。但受本民族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影响,民族学生的思维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所依存文化的烙印。因此双语教学要重视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不断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关注不同文化背景民族学生在学习时的知识融合现象,回应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帮助民族学生通过文化现象的学习,对我国不同民族间文化现象做出深入的思考。
3.回应生活经验
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体特质以及学习经验的不同。民族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既具有同龄群体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差异性。因此,双语教学应重视民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他们生活的差异性,并积极给予回应,以引起民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尤其要重视民族学生学习母语言文化的重要经验,并以之为桥梁,提高民族学生对汉语文化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能力。对于生活经验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民族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文化回应缺失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统一,对于文化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缺乏准确定位
双语教学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学习,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但双语教学究竟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学习,还是一种文化熏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学习就是语言学习,不应再涉及更多的因素,否则就会出现主次不分,从而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把握,甚至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进而削弱双语言教学的效力。如果语言都未能熟练的掌握,就很难涉及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反对者则认为,如果只强调语言学习,无视语言背后的文化,不仅混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成为单一的符号,不仅使得语言学习停顿在符号层面,失去本应具有的意义,造成民族学生的学习困难,而且使得他们无法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不符合平等的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并进一步指出,当前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双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承载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此,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只有对双语所涉及的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促进民族学生双语言的学习。反对者则认为,过度强调双语教学的文化性,而忽视语言的实践操作性,不仅不利于双语语言的掌握,也不利于双语文化的学习。更何况对于“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截至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究竟哪些属于文化,哪些不属于文化,观点不尽一致,因而显得比较笼统、抽象,也难以测量、评价。这一观点认为,正因为对民族双语言人为的赋予越来越多的职能,而对于它所应具备的工具性、实践性、交往性等基本功能的忽视,从而使得民族学生民汉两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处于不尽人意的局面。
(二)双语教材文化输入与输出失衡,不符合双语学习认知规律
从教材采用的语言文字来看,民族地区双语教材一般采用三种不同的版本:汉语版、民语版和民汉互译版。后者是前二者的复合版,这里暂且不论。就前二者而言,都存在着汉语言文化、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输入输出比例不适配的现象。一方面是汉语教材偏重汉语言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民族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汉语言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可以用汉语介绍汉语言文化,却难以用汉语介绍本民族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过多涉及汉语言文化,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不仅使得教材承载的内容脱离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与民族学生原有认知缺乏衔接,从而造成民族学生的思维困难,对学习内容存在陌生感,而且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这不仅使得民族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识不到我国其他民族也在学习掌握国家统一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而且使得他们容易产生汉语言学习就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化不重视的戒备心理,消极对待汉语学习。另一方面是民语教材偏重本民族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忽视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民族学生通过母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用母语言介绍本民族的文化,但对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比较生疏,也难以用母语言向他人进行介绍。由于汉语言文化、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缺失,以及汉语言能力的薄弱,民族学生既难以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向外输出,也难以将汉语言文化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输入到本民族文化,而且使得民族学生难以站在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多元格局的立场上审视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劣所在,容易产生对本民族文化定位不清的现象。
(三)双语教师双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薄弱,文化回应性策略欠缺
由于对双语教学究竟是一种语言教学,还是一种文化教学,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双语教师处在一种迷茫的心理状态,即使一些教师意识到文化因素及民族学生生活经验在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语言能力有限以及文化素养的缺失,既难以做到文化回应性教学,也不知道如何将文化回应性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尽管许多民族教师汉语能力和水平达到了从事双语教学的基本等级和要求,但汉语的能力和水平并不令人乐观。他们娴熟地掌握本民族语言,对于本民族语言文化也非常了解,但对于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则比较一般,大多通过教材、教师辅导用书等途径加以了解,直接、长时间的与汉族或其他民族群众交流感受的并不多,因而只能用汉语对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另一方面对于汉族教师而言,他们的汉语能力和水平比较高,对于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也比较熟悉,但由于缺乏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民语言水平普遍比较低,对于所授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也不太深入,往往通过自学,或与民族群众、同伴民族教师、学生等交流中学习民族语言,并切身感受、了解所处的少数民族文化,因而只能用民语言对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做出简单的回应。
(四)社区、家庭、学校文化适配现象严重,双语文化环境氛围缺失
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它对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无论是社区、家庭,还是学校,双语文化适配现象极其严重,难以为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提供良好的双语氛围。客观上,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的历史特点使得少数民族大多以聚居的形式生活,生活环境中大多是本民族群众,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数过少,交往不太频繁,日常生活生产中几乎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化交流,兼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意识等主客观原因,从而整体上导致民族学生母语言文化的输出与输入处于支配地位。在这一宏观的大环境下,民族家庭的日常交流基本上使用本民族语,兼之许多父母教育程度比较低,文化意识淡漠,汉语能力差,既无能力指导孩子学习汉语言,也不知道如何促进自身孩子汉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甚至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汉语持怀疑态度,认为学习汉语是对本民族语言及其文化的弱化和放弃,从而采取抵触的态度,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民族学生汉语言学习的家庭文化环境的严重缺失。在学校层面,民族学校自不待言,单就民汉合校而言,大部分双语教师是本民族教师,他们大多在课堂或与汉族教师就教学问题交流运用汉语外,其它时间基本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而民族学生大多只在在课堂运用汉语,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与本民族学生交往,基本使用本民族语。这些也导致学校双语文化输入输出的失衡,汉语言学习缺乏环境氛围。
三、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文化回应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统一意识,强化文化回应性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了文化知识,方可促进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无论是双语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在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不同种族群体文化遗产的合法性,承认学生所在群体的文化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觉方式以及学习方式,而这些受所在文化影响所展现的某个群体或个体呈现出来的独特性正是学校教育教学要加以利用的资源。”[1]而语言不仅具备社会性,同时还兼备个性。每个人的言语都打有所属民族的时代烙印,但又都具有个体自己的言语特色。民族文化认同具有排他性,差异是民族存在意义的体现,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不同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及对其他民族的“辨异”。只有清楚了解民族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隐性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教师及学生的影响,意识到民族教师及学生的独特生活经验对双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关注他们本民族语言文化在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才能排除不同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因文化理解差异问题而混淆文化习俗的现象。另一方面。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引起民族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在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背景的过程中认识外部世界,获得自我满足感,还可以引导民族学生了解和欣赏自己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并能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文化理解力和批判意识,避免对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了解过少而产生的狭隘民族观和文化价值观。
(二)合理设计组织教材内容,确保双语文化的均衡性
双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指南及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它不能仅仅只是“知识课本”,还应是文化的载体。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材内容的遴选与组织设计必须从文化和学生两个层面给予充分的考虑。一方面,教材要回应文化。教材不仅要导入汉语言文化,还需回应以民族学生本民族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并保证三种文化之间的平衡。这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某一种文化的缺失而造成民族学生学习中的认知困难、思维固化,以及“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而且可以使民族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风采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可以使民族学生通过三种文化的对比,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力、鉴别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形成“跨文化视野”。尤为重要的是,教材应对民族学生本民族语言文化赋予一定的地位。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许多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仅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妨碍民族学生以本民族文化为桥梁学习汉语言文化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进而影响汉语言学习和掌握的效力。另一方面,回应学生生活与经验。教材作为实施文化回应教学的依托或工具,应体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回应,让学习内容和学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材不仅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在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材的民族化,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学生的学习特征,既要考虑民族学生群体的特征,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特征。唯有如此,民族学生才能通双语教材所承载的文化现象的学习,促进自身在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
(三)提高教师双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掌握双语教学文化回应策略
“文化回应性教学一直存在于学校的教育当中的。只不过它是以不为人轻易察觉的方式去回应主流社会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知识,它不单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动力,一种学校改革的工具。”[2]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认识到文化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的同时,积极提升自己的双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无论是民族教师,还是汉族教师,娴熟地掌握民汉两种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熟悉和掌握不同的文化,具备较高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理解力,这是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另一方面双语教师应掌握实施文化回应性的教学策略。文化回应性教学作为一种需要包容和展现真实性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尽管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略有差异,但应尊重与保护这一差异,视这种差异为有用的“学习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回应这一文化差异。这意味着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汉语言文化、民族学生本民族文化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导入,使民族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结合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现象,以母语言文化作为桥梁,引导民族学生以母语言语文化回应汉语言文化以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而言,教师要促进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就必须注重将民族学生文化差异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关联性,将文化与民族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让学习内容与民族学生经验背景产生联系和比较,以生成新的知识。这要求教师在文化回应教学中要“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前经验、知识架构和表现风格,并根据不同文化、生活经验背景下的学生学习风格、认知方式的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创造更有益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环境。”[3]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已有语言知识文化内容,挖掘其文化元素,结合民族学生的实际经验设计教学,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减少民族学生学习的排斥心理同时,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觉察民族学生的兴趣所在、经验差异、认知方式差异、需求差异,回应以合理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尊重的课堂氛围下投入学习,帮助每一位民族学生认识自己与欣赏他人文化。
(四)营造汉语言文化环境氛围,改变民族学生母语言过度输入与输出的局面
显然,少数民族长期形成的以本民族群众为主的集中聚居的特点而产生的文化回应严重失配现象的消除需要一个自然而然、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市场经济杠杆调节以及民族群众自觉意识等多种因素的介入,才能使不同民族人口通过自然的流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环境,为双语教学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文化背景。在微观层面,持续且适当的扩大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异地读书”,如内初班、内高班的规模和数量;根据儿童可塑性的特点,从幼儿教育开始实行双语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采取民汉办学形式,并逐步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前后衔接的民族双语教育体系等,通过这些特定民族群体文化环境、特定年龄阶段民族群体教学形式、特定民族区域办学形式改变的方式,可以发挥以点面,特定群体影响整体的效应,逐步改变民族地区文化不对称的局面,消除由于家庭代际双语文化不适配而造成的双语环境氛围缺失的现象。“文化回应教学即把学生的文化置于教学进程的中心位置,以此来消除不同。这种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不匹配,即学生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之间的不匹配……在学校主流文化和家庭生活经验之间构建一座文化桥梁,无论是对抽象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现实而言都是极具意义性的。”[1]对于学校而言,它在学校和家庭双语环境文化创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渠道作用。尤其当前民族群众对于汉语言学习呈现日益增长趋势,这为学校发挥自身作用,引领、创建有利于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契机。一方面,结合民族群众对汉语言学习的强烈需求,为民族群众创造良好的家庭汉语言环境提供方法、策略,提升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和水平,以为家庭文化回应性的实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双语言软硬条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等的力度,通过制订激励政策和采取措施,以为民汉教师双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和路径的同时,鼓励民汉教师将学校文化背景中的多元文化知识、各种民族文化资源和学科材料整到学校双语课程中,引导与鼓励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由于民族社区、家庭、学校文化过度失衡而造成的汉语言文化环境缺失,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困难局面,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Gay,G.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0:29-36.
[2]Irvine,J.J.The Critical Elements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y: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Boston:McGraw hill.2001:2-17
[3]Gay,G.Teaching To and Through Cultural Diversity.Curriculum Inquiry.2013,43(1):48-70.
(责任编辑王鉴/校对王明娣)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Responsivenes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DU Wen-jun,MA Xiao-yan
(Teachers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0,PRC)
[Abstract]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minority language and Chinese,but also a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 cultures of two languages.The Imbalances between cultural output and cultural input in the proces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mainly arise from four sources,that is,in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role of culture in bilingual education,the imbalances between cultural output and cultural input in bilingual textbooks,teachers ’ inadequate bilingual competences and cultural qualities,and lack of bilingual environment.Taking a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rspective of study,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responsiveness i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and then puts forth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changing the cultural disagreement phenomenon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ethnic minorities;bilingual education;cultural responsiveness
[中图分类号]G 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6)02-0060-06
[作者简介]杜文军(1973—),男,陕西宝鸡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困境及其对我国民族政策的启示研究”(15XMZ006)成果
[收稿日期]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