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三重”质评体系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16-04-14于明霞

教育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文/于明霞

建立“三重”质评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文/于明霞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立足校情,针对学生特点,山东省威海市第五中学建立了“重过程、重体验、重评价”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学校通过对初一到初四学生的持续跟踪发现,学生从初一入校开始就出现了发展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严重缺失;二是学生基础差,能力低,课本知识难以完全掌握消化,单一的分数评价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学习,缺少成功的体验;三是学生成绩差,让教师的工作缺少成就感。因此,探索一条适合并能推动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多关爱、重培养,滚动提升助成长

有效管理,是推进质量监测体系的保障 一是成立“校长督导室”。校长亲自带领班子成员坚持每周深入课堂,定期对教师常规工作、教研活动、质量检测、级部工作等方面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落实整改并进行二次跟踪。二是从“头”管起。首先是思想上的管理,把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作为全校共同愿景而努力;其次是问题的根源,有效管理是对问题的问责和根源的彻底清查。

有效检测,是提高学校生命力的根本 一是“低起点、小步走、多滚动”,即教师每节课堂教学设计的标准。二是即时监测、及时评价,即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做到课堂讲解更有针对性;优化作业批改记录,细化优点表扬栏;增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栏,教师进行错因分析、变式题再设计。三是科学命题、双向成长,即在命题和进行质量分析时使用《双向明细表》,根据课标要求,对单元、章、册知识点和中考典型题进行梳理,用于指导教师进行单元命题、期中命题。四是二次检测、再次提升,即二次检测在一次检测一周后进行,适当降低难度,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目的是不放弃中下游的学生,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漏洞,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动力。五是重视分析、总结提高,即改革质量检测分析会,采取“找差距、查问题、寻策略”形式进行交流、分析、制定策略,形成“共生效应”——即研究、教学、研发共同体。

重过程、多评价,做最好的自己

如何运用质量监测体系使之服务于教学,如何在教学中优化、丰富质量监测体系,是学校在发展中一直思索的问题。学校四个级部形成各有特色的爱心辅导,帮助课堂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做到真正的日日清。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清单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碎片化转为整体化;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又能根据自己的内需自主安排学习任务。

除此之外,学校实施对所有课程、全体学生参与的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将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单元检测成绩进行日常量化考核,确定等级,同时与期中、期末成绩等各项指标按照不同权重累积,确定学生的期终学业成绩等级,记入到学生成长档案中。依据不同学科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过程评价,如音乐、体育、美术、实践、校本课等;根据学科特点,将服装准备、器材准备、课堂表现、测试成绩、活动成果等内容纳入到综合评价中,从而引导每一位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发挥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总之,评价既是一种评估,又是一种激励。学校通过构建合理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同伴互助、合作探究、主动展示;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明显增强,其专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