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添彩
2016-04-14江苏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祝瑞萍
江苏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祝瑞萍
巧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添彩
江苏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祝瑞萍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突破了时空限制,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德国有位学者曾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能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也是如此,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自然渗透,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好的课堂导入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利用课件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真实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有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优美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述和优雅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了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不禁感叹: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内心自然而然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美术学科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有天文、地理等,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如五年级《近大远小》这节课的内容是将透视的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但只是粗浅的认识,教学时可以通过直观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理解其本质。课上我将学生带到校园大道上,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路面,路面的宽度是一样的,路两旁的树木高度是差不多的。然后站在校门口往里拍摄大道场景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物和我们实际看到的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发现:近处的路面宽,远处的路面窄;近处的树木高,远处的树木矮;近处的东西看起来很清晰,远处的东西稍模糊一些。在此基础上揭示这就是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接下来出示两幅内容相同但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品,一幅没有体现近大远小,另一幅则突出近大远小,让学生找出两幅图的区别,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用近大远小的方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三、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小学美术教材中安排了图案设计课,主要是将简单图形通过方向、位置有规律的变化设计重复式样,形成新的图案。怎样让学生快速轻松地完成作品?电脑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电脑绘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实现用手绘方法在短时间内所不能达到的奇特效果,可以节省时间和材料,便于设计、修改和保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教学五年级的《重复的形》一课,上课地点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打开绘图软件,能找到各种图形和画笔、调色板、喷枪、橡皮等绘图工具,根据需要编辑命令进行操作。有的将图形复制、粘贴,设计出花边图案;有的将图形复制后再旋转,形成漂亮的风车、玫瑰花图案等;还有的将图案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渐变”“纹理”“模糊”等梦幻般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电脑绘画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对绘图工具的熟练掌握,学生的创作内容更丰富了,形式更多样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
四、展示评价,促进发展
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是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逐一评价。这样的形式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如教学《印染》一课,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折纸和印染方法后,个个跃跃欲试。教师用相机拍下了学生创作的过程。反馈时,当熟悉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兴奋不已,动态的呈现给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看得很专注,对同伴的评价也很全面。有的学生看到了其他同学完成作品的那份细心和耐心,不由地从心底里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天才来自勤奋,真是位小小艺术家!我们要向她学习!”还有的学生针对构图不够合理、图案不清晰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教师再通过回放镜头加以验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此之类的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在班级博客中开辟美术专栏,让学生将每节课的作品及时上传到个人博客,图片的下方附上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能看到自己成长的历程,也能在欣赏其他同学作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