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原点看班会
——试析班会的课程性质与教育取向

2016-04-14潘月俊

江苏教育 2016年55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班集体

潘月俊

回归原点看班会
——试析班会的课程性质与教育取向

潘月俊

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只有清晰认识到班会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的课程地位,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与组织班会,从而推动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回归原点看班会:从课程类型角度看,班会是探究性活动课程,应引领知行统一;从课程内容角度看,班会是班集体建设课程,应重视团队发展;从课程实施角度看,班会是儿童社会化课程,应培育公民素养。

班会课程;探究性活动;班集体建设;儿童社会化

班会课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每周一节,纳入课表,一般由班主任教师来上。提到班会,许多班主任是爱恨交加。爱的是,这是一节相对自由的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精力等自由安排课程内容,在某些学校,甚至可以直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课时;恨的是,这是一节相对缺乏指导的课,教师往往不清楚班会的定位,不知道该上些什么,常常要为选择合适的内容而四处奔波。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在系统研究学生教育的主题内容后,能够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系列化、主题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不过,细细分析他们的主题,我们会发现其中不少内容和政治、品德、心理等课程相重合。班会课究竟应该上什么?如何上?班会难道只是种别人的田吗?这些问题驱使我们回到原点来思考:班会是什么?它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即我们要思考班会课程的功能定位。

一、班会是探究性活动课程,应引领知行统一

班会是活动课,但和一般的文体活动课不一样,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自然会有许多不成熟的表现。班主任应该以班级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教育讨论、反思、分享、表达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班会课,往往走向两种极端,一是过于强调身心愉悦,班会以文体活动为主,玩一玩、乐一乐就结束了,浮于表面的愉悦感其实并不能真正触动学生;二是过于强调以理服人,无论是教师演讲还是学生节目,其背后充满说教意味,这直接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

人的成长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正如萨提亚女士“冰山理论”所言,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外在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水面之下暗藏的更大的山体。只有揭开冰山的秘密,引领学生去觉察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才有可能影响个体成长。那些停留在理性层面的对话和感性层面的体验均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许多学生面对规则与道理,“知道但做不到”,就是源于此。

因此,学生的成长与改变,需要由表及里的探究发现,自我领悟。为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班会应该突出探究性活动的特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为主题,通过学生体验感悟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和同伴的内在冰山;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探究形式,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班会是班集体建设课程,应重视团队发展

班会课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班集体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整体,它必将发挥着比教师的单一教育还要大的作用。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集体,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既是班主任的目的,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手段。遗憾的是,现实中的绝大多数班会主题,都是专门为解决班级目前存在的某个问题或就某项主题教育展开,如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环境保护等等,聚焦于班集体建设的主题活动很少。

从团体动力学角度看,班集体建设一般有四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初创阶段,学生最需要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安全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同学们相互间尽快熟悉,增进彼此了解,澄清班集体目标,订立班规,建立安全和信任的关系。过渡阶段,学生需要被真正接纳和有归属感。班主任要多开展一些能增进同学之间信任,加强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彼此互动、尊重和接纳,从而使班集体达成共识,凝聚力增强,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工作阶段,班集体凝聚力和信任感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优良的班风已经形成。班主任要善用班集体的作用,鼓励学生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将感悟化为行动,朝着班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做有益的改变。结束阶段意味着班集体面临解体,班主任在学生毕业之前要引导学生能够面对即将分离的事实,处理好离别情绪,协助学生做出个人成长评估和规划,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依据班集体发展轨迹,立足本班实际,调研分析班集体发展现状,精心设计聚焦于班集体建设的课程内容,如引导学生互相接纳、开放自我、价值探索等增进团队合力的活动。循序渐进,推动团队建设,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成长。

三、班会是儿童社会化课程,应培育公民素养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其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的生存和有效运作也意义重大,只有当社会成员一起行动,共同支持、维护这个社会的时候,社会才会生存下去。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一群学生共同生活在一个公共场所,免不了会有各种人际冲突、利益纠纷,依据规则,平等协商是解决冲突和协调利益的重要基础。学生如能在班级中亲身实践这一过程,将为公民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班会,原本是班级会议的简称,是学生和教师针对班级问题讨论、协商,作为平等的会议参与者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达成某种共识的过程。在夏山学校,每周六晚上均有自治会,在此会议中,学生们讨论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及其它活动问题,从讨论中形成决议然后付诸实施。这种以民主形态促进学生自治的过程包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而在现实班会中,权威控制、教师代言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让学生经历民主生活的过程,又怎能为未来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公民?

班主任应努力将班会作为儿童社会化的课程基地,在课程内容上精心设计诸如“权利与责任”“公共秩序”“罗伯特议事规则”等内容,并在班级生活中充分落实。在班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保障学生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发展权,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集体管理,研究班级中的各种问题;引领学生共同谋划理想班级图景,从实际出发,认真制订班级规则,尤其是议事规则和奖惩条例;在处理事务性问题或教育性问题时,尊重学生的需求,细心关注每一个,精心呵护每一个,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级中得到关照。

为了切实发挥班会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应以课程视角看待班会,在课程类型上突出探究性活动,在课程内容上聚焦班集体建设,在课程实施中重视儿童社会化,立足班本,精心设计。相信这样的班会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推动团队发展,培育公民素养。

[1]齐学红.从社会学角度看班会课程化——班会课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3(05).

[2]马兰霞.主题班会功能定位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3]陈宝定.现代重构班会课挖掘德育潜功能[J].基础教育参考,2014(22).

G423.04

A

1005-6009(2016)50-0060-02

潘月俊,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48)副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班集体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我爱我的班集体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