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
2016-12-22李亚娟
李亚娟
教养: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
李亚娟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班主任的教养是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生活、交往的舒服,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自处及交往的关键能力和素养。把班主任核心素养聚焦在教养上,有助于班主任坚定地站在教育立场上,结合教育实践将核心素养的理解转化成班级教育生产力。
核心素养;班主任;教养;教育生产力
近期,教育界热议的话题集中在培养人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核心技能、核心素养上面。在此背景下,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讨论也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而在教师群体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指导者,他们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呢?
一、热议核心素养,理性聚焦教养
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与研究看,中小学班主任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做了观点论述。譬如,核心素养必须以育人为旨归;班主任工作是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学问,班主任应成为心灵的鼓手,成为引领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专业成长的教练,因此,心理领导力是班主任的核心素养;从班主任职业特征的集中体现、角色功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实践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三个维度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具有鲜明的情感属性,因此情感素质是班主任职业素养的核心;教育的使命不是“加工”而是“发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保护、支持其成长,而作为教育供给侧中与需求侧联结最紧密的班主任群体,必须担负起做“教育供给侧最强大脑”的使命,因此,要把“班主任的课程领导力”作为评估班主任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尺。综上种种思考都促使笔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历程进行分析,结合今天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情境,笔者觉得,教养最应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
从中西方教育史看,对教养的核心理解聚焦在从小就应该习得的规矩、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方式等,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培养的、可做的和不可做的规矩。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从教师个体教育经验来看,教师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有分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光明磊落等好的品质,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从师生关系看,班主任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注意交往的尺度,利于其与学生共同生活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中。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生活、交往的舒服,并产生直接或间接令人感到愉悦的自处及交往的关键能力和素养。
二、班主任核心素养依据与现实分析
如何正确适切地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既要反映“个体需求”,又要反映“社会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诸多研究论述,从班主任工作实际出发,笔者觉得哈佛大学赖莫斯教授提出的21世纪核心技能包括的自我技能、人际技能和认知技能特别符合班主任,也更符合一个人一生都要培养的、可做的和不可做的规矩意涵,即教养。笔者针对一线班主任的工作角色、工作特质、工作情境、工作方式方法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教养作为班主任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厘析出21世纪班主任教师的核心素养。具体如下表:
表1 21世纪班主任教师核心素养(教养)构成
三、教养有助于班主任提升班级教育力
班主任需要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理解教育、实践教育。把核心素养聚焦在教养上有助于班主任坚定地站在教育立场上,结合教育实践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转化为班级教育生产力。
(一)明确班级教育的本质
从教育思想史与制度史两条线索来分析,结合学校教育实践,教养的聚焦会让我们愈加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即自主与规则的关系。自主与规则动态贯穿于教育与人的成长过程之中,并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班级教育的本质亦然。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用适合儿童的“掷骰子”游戏,对规则的理解、规则的运用、规则的坚持、规则的挑战、规则的创造进行研究,看出儿童对自主与规则的判断与游戏行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对儿童的纪律精神、依恋情感、亲社会行为的产生等进行论述,阐明道德作为群体的逻辑,在集体中,儿童如何能够接受内心认可的规则、规矩,并能够享受坚持规则、规矩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愉悦与秩序。在今天的学校班集体教育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班级教育的本质,从自主与规则两条线索开展班级教育,真正让班级成为促进学生生理、认知、社会、情绪等综合发展的场所。
(二)促进班主任教育教学基本功的修炼
从教养的角度看,班主任的自我、人际及认知技能维度下的核心素养:头脑开放、品质责任、自我效能、情感能力、合作技能、领导力、批判性思维、分析、决策与执行能力、知识渊博、创造力等(具体见表1)可以促进其教育教学基本功的修炼。对今天的班主任来说,拥有设计、倾听、反思、观察与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功是必需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1.设计。班主任在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与实施等教育过程中,设计能力至关重要,需要了解各个学段学生的生理、认知、社会情感等领域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趋势理解每个学生发展的多元变化,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合学生并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并逐渐形成课程意识,设计出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计划、项目等,并使这些教育教学设计在服务学生学习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及帮助学生形成设计能力。
2.倾听。在班主任的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与实施等教育过程中,倾听真的称得上是关键技能,这是班主任有效教育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拥有倾听能力的班主任是最美的,因为倾听能够让爱开满学生的心田,帮助班主任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教育的幸福与快乐,并通过师生之间彼此真实的生命体验,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真谛。班主任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真正理解学生是在犯错中长大的,教育者的责任必然包括发现学生行为中的“错”,但首要的是把“对”找出来,并用“对”消化或者纠正“错”。同时,通过倾听,教师能够更进一步理解教育教学的所有媒介都是沟通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视听、阅读、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得以提升,即教师拥有的教养,终究成为学生的教养。
3.反思。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情境性与发展性等特征决定其需要时刻拥有反思能力,通过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认识,不断进行自我觉察,并通过叙事的方法练就自己的实践性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的一线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充自己的视野,质疑与批判已有的教育理论等,既能够做到传承与扬弃,也能够理性承认教育过程中自己的未知部分,不断建构新的关键知识与能力,与学生一起成长。
4.观察与评价。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一线教育实践探索中,掌握一定的观察与评价方法愈加重要。今天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不是仅仅求助于某一个或一些专家、学者就能够解决的,更应该求助于的是在教育现场的学生,所以,班主任需要拥有在教育现场观察与评价学生的能力,从学生发展实际去评估与寻找新的教育策略。观察与评价不仅仅能够了解全体学生的发展,更能够在对特定的群体进行科学评价中寻找到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可以教育的,拥有可受教育能力的人,实现班主任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三)探究班级教育的有效载体
教养的关注能够促进班主任对班级教育的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第一,学会研制符合本班的《班级行为指南》。从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追求的教养角度,与时俱进地思考班级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礼貌用语、班级宣言等,其中,能够在每个学段有意识地针对男生、女生进行个别化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第二,学会制订与运用“学生行为价值澄清表”。从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追求教养的角度,基于我们的认知、情感进行价值引领,在真实的学习、交往与生活中,促进师生教养的形成与表现。班主任需要恰当运用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与方法,特别是在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价值澄清”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班主任需要充分学习价值澄清方法,围绕各类主题与学生进行价值思维训练,并能够结合班级教育的实际,围绕教育主题与学生真实需要提升自我技能、认知技能、人际技能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学会制订“学生行为价值澄清表格”,让孩子通过选择、确认、珍惜自己的价值,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譬如,通过学生行为价值澄清,能够在与人沟通交流与自处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同情绪、用自己的方式对班级事务保持兴趣、遇到事情认真解决、不歧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等。第三,学会建立与开展班级教育工作坊。班主任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工作压力也非常大,除了正常的家校沟通与交流,还承载更多的教育需求与期待。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发展、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及其他事务的处理,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班主任共同体,在共同的教育愿景、教育情境中围绕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协商,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班级教育工作坊可以从班级教育内容、班级教育形式、班级教育方法、班级教育特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研讨,这些都利于班主任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成为班主任教师常态的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这种教育工作,实现对学生、同事、同行相互之间的倾听、沟通、交流、反思及评价。
综上,笔者以为,教养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教养的形成首先需要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花费时间和采取一些作用于自己的意识、性格和行为的特定形式和方法。
G417
A
1005-6009(2016)50-0007-03
李亚娟,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南京,210000),高级教师,博士。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校本德育课程:基于儿童品德发展的情感基础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CEA14016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