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跨国公司 高校活力倍增
——关于大学与跨国公司密切联系促进人才培养的调查
2016-04-14周满生
文/周满生
调查·DiaoCha
携手跨国公司高校活力倍增
——关于大学与跨国公司密切联系促进人才培养的调查
文/周满生
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市场行为,但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规律。政府要制定引导促进大学与跨国公司加强合作的法规。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要把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大学与跨国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多方位的,但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当今世界,企业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中国成功地建立和发展了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起一大批现代企业并逐渐培育起一支适应现代化企业需求的人才队伍。但总体说来,我国在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特别是跨国公司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较大欠缺。
大学和跨国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什么样的关系,跨国公司究竟需要大学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中国的大学与跨国公司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人才的培养?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
跨国公司对教育的影响
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政策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 跨国公司是一种不同于本土公司的特殊的企业实体,它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作用、职能、用人标准和社会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国际化、侧重研发、注重与所在国的密切融合。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有着特殊的标准。
跨国公司是左右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左右国家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通常包括5个方面,即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众传媒和非政府组织。
笔者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中,论述了影响教育宏观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跨国公司)的作用。报告中提到:跨国公司通过举办教育机构(如微软公司、摩托罗拉、苹果公司等都开设了大学,主要是培训业内各级管理人员),向教育系统反馈人才培养信息,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向大学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议,来影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跨国公司通过自己掌握的专利技术、市场资源和资本、技术优势来对教育政策施加影响。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进行政治谈判、经济谈判时,教育谈判可能作为附加条件,影响东道国的教育政策。反之,跨国公司利用其资助的教育、科研、传媒等团体,为公司培养高级人才,研发公司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制造有利于公司的公共舆论,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形成企业的高级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的责任,不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必须兼顾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涉及重视企业员工的人权、工作权、发展权,改进工作环境与福利,注重产品与服务的品质,降低、避免环境污染,赞助社区公益活动,这些都与教育密切相关。企业参与教育,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取新的优势。跨国公司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宏观决策的影响随处可见。许多研究证明,当企业大力介入教育改革时,不仅会从多方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质性进展,也会有助于加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跨国公司与中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强烈需求是其强大的内在动因。从跨国公司的角度,随着生产、研发、销售、采购本地化的推进,从外资企业与环境的融合的需要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需要来看,人力资源本地化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建立强大的本地管理人员队伍,作为他们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从研发的需求来说,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首选地区。据博斯公司统计,2010年至2011年,全球研发支出最大的1000家公司在印度和中国研发支出的增长达27.2%,远高于北美的9.7%、欧洲的5.4%和日本的2.4%。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机构数量快速增长,研发投入稳步增加,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超过1500家,雇用了超过15万名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研发机构与我国高校的合作形式也更加多元,由以往简单的、临时的项目研发及人员往来,转向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关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建立的联合研发机构已超过300家。
另外,中国本土企业日益壮大,也成为跨国公司大家庭中的新成员。中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电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讯等迈入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前100名,进入100强至500强行列的中国内地企业已达28家,其中中信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远洋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等企业在海外已有大量资产,他们也大量设立了海外研发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68家创新型企业设立了106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他们对国际化的人才需求也特别强烈。本土企业大多缺乏素质高、经验丰富、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与跨国企业人员间交流或引进的方式来获取部分资源,但更多的需要靠本土自己培养高素质人才。
跨国公司与国企在人才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汽车行业为例,福特公司、奔驰公司、奥迪公司等汽车企业曾经吸引了大量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业。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科勒姆·墨菲在对中外车企做了大量调研后撰文指出:随着中国车企开始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及更广泛的职业经验,外国车商发现越来越难以吸引和留住工程人才。同时,其他薪酬和职业前景更好的行业令所有汽车厂商面临更激烈的人才竞争。他还写道:5年前许多中国人希望为跨国公司工作,如今这种观念已经开始动摇。随着抱负颇高的中国员工意识到外国车企的最高职位仍为外国人所占,这种改变趋势愈加明显。
跨国公司与高等学校加强产学研领域的合作,特别是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双方共需、互惠共赢的合作。这种合作一定要建立在双方有强烈合作意愿的基础上,以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导向,特别是要重视学习跨国公司在教学领域和教学方法方面的经验。跨国公司所需的高质量人才有其特殊性,用人特点也有别于国有企业。高等学校与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可以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训计划,并有助于教育体制创新、推动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建设。
从高等学校来说,参与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和用人理念,了解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学生参与跨国公司的实习和课题研究,可以接触到学校无法提供的环境、技术和先进实验设备,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适用人才的培养。
从跨国公司来说,应把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要有战略眼光,要建立长效机制,避免急功近利。企业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尽可能创造“订单式”培养的机会与条件,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给予全面关注。
如何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笔者经调查发现,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的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始,就努力开展同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并始终保持着这一传统。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惠普、IBM、美国得州仪器、英特尔、微软公司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合作等。但同时,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发展不均衡,与中国地处沿海和发达区域的高校合作较多,与中国“985”“211”高校合作较多,与中国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高校合作较少,同中国地方所属高校合作较少,同中国综合大学和工科类高校合作较多,同中国文科类、师范类等类院校合作较少。
大学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形式有多种。包括跨国公司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基金;为专项科研课题提供资助;与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教材或课程;企业委托高校对公司职工进行定向培养、培训,高校向跨国公司输出科研成果等。无论是部属高校、省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项目都是以设立奖/助学金为主,其次是为专项科研课题提供资助和与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在联合开发教材或课程方面,三种类型的院校占的比例都不高;在向跨国公司输出科研成果方面,部属院校比省属院校要高出一倍,而民办高校的统计是零。这主要是由民办高校以教学为主的特点所决定。
本科院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主要是设立奖、助学金和为专项科研课题提供资助;专科院校主要是企业委托的定向培养、培训和联合开发教材和课程;非学历院校和跨国公司的合作项目基本上都是企业委托的定向培养、培训。
从毕业生的去向来说,无论是部属、省属还是民办高校,无论是普通还是成人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都很低。相比来看,部属高校的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要高于省属院校,省属院校的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要高于民办高校。有7.81%的部属高校的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超过了15%,省属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超过了15%的院校仅为1.12%。部属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的比例在10%-15%的院校仅为6.25%,省属院校仅为1.69% 。
中国的跨国企业和高等学校都要大力培育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战略思维,树立同步“走出去”的战略思想,培育、引进和用好国际化人才。企业在履行所在国的社会责任时,要注意和当地大学联手,减少文化理念上的冲突,更好地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国际跨国公司通常采取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技术-专利-标准-人才”战略,全方位对输入国产生影响,而在这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跨国公司是不同于本土公司的特殊的企业实体,它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作用、职能、用人标准和社会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国际化、侧重研发、注重与所在国的密切融合。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跨国公司对人才有特殊的标准和要求,也存在着同高校合作的必然需求。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大学的自主行为。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并推动这种合作。
亚马逊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诠释了这种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亚马逊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先锋企业,主要为全球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 AWS)。目前,AWS在全球有3500家教育机构用户,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都使用AWS的云计算服务器。通过云计算服务,大学能够便捷和低成本地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分享。学校和教师可以借助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体验。
亚马逊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开发云计算方面的课程,用于大学教学工作;二是双方共同打造一个“光合派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初期创业所需的场地、技术、资金、人才,注重教育对创业的驱动力量,倡导严肃的导师制和创业教育综合服务体系。亚马逊公司根据新创企业需求和质量,提供先进的云计算服务资源、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和技术支持,实时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求。但这种合作需要大学更加积极主动。
最近,富有跨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微软公司出资4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推动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在美创建全球创新学院。该学院倡导全新的国际化教学模式,通过营造一个全方位的、与项目研究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在学生和教师、高科技企业和大学之间建立联系,共同解决可持续发展等各类全球性议题。学院邀请全球大学和企业的优秀学者、研发人员参与,同时开设中英文课程,搭建具有多元文化的开放性教育和科研平台,培养全球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领域急需的综合人才,为中西文化融合互补、高端合作探索了新模式。
大学与跨国公司合作有待政策支持
促进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待多方面的支持。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学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适当加强政策扶持,加大信息服务,促进交流沟通,加强舆论引导,支持企业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跨国公司为培养人才多做贡献。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目前没有制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应制度,更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和跨国公司之间关系的法律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也没有任何与高教机构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规定,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引导与支持政策,跨国公司对与大学的合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有关专家在为全国“两会”建言时,提出要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等各方面权责,完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并提出要加强对企业依法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力度,支持一批教育型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这些建议对外企同样适用。国家在启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立法程序及条文撰写时,要一并考虑促进跨国企业与中国高校合作的相关政策,或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时添加相关内容。
在这方面,美国的相关做法值得借鉴。二战期间,由于战事的需要,美国政府强调企业和大学的合作,并加强对大学与企业科研的支持力度。1945年,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布什向罗斯福总统提交著名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该政策报告确定了“科学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的政策基调,并指出政府除了对科学投以永恒的关注外,还需承担起促进知识创新和加速科技人才培养的职能。该报告对推动美国国家科技政策体系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并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除由政府引导和直接拨款资助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高科技计划外,美国政府还通过诸如“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之类的产学研合作计划,以经费匹配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增加对研发的投入,多渠道地筹集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资金,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更应把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从各项统计来看,这是一个薄弱环节。之所以薄弱,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是重要因素。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在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过程中,要拓展国际视野,抓住机遇,“本土黄牛”主动邀舞“外籍大象”,通过多种合作,提高自身的办学竞争力。
大学与跨国公司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是多方位的,但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密切结合,有必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在课程编制与教学中,要展现某一领域的经典基础理论,展现该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重大科研成果,展现跨国公司研制出的国际先进核心技术,并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把这些教学精品的精髓融会贯通。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