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耐挫力测量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2016-04-14万格格刘伟梁莉彭云志
万格格,刘伟,梁莉,彭云志
(1.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南大学 体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8)
简析耐挫力测量的评估方法与手段
万格格1,刘伟1,梁莉2,彭云志1
(1.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南大学 体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现有的国内外耐挫力评估方法的主要成果进行查阅梳理。现有的耐挫力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已有一定规模,但仍存在观点上百家争鸣,地域上外强内弱,主题上分布不均,内容上主观性较强、自主性弱等现象。未来的耐挫力评估手段研究应向客观性、高效性、自主性、系统性、均匀性趋势发展。
耐挫力;评估;儿童;青少年;成人
1 引言
2011年,上海市教委公布《2010年上海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上海中小学生自杀数比2009年增加2人,达到8人,学生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心理亚健康比例也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全国不同地区也相继发生小学生极端行为事故,如2011茂名市小学生相约自杀事件、2013德州小学生自溺事件等。这类相关事件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教育部对此作出批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抗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极端行为是现实遇挫后的不良心理所致,是耐挫力低下的表现。我国当下的小学生成长条件丰厚、成长环境单纯,致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多庇护与溺爱,生活中遭遇困难挫折时常出现消极应对情绪,产生轻重不等的不良心理。相对以上不良情况,现有耐挫力干预研究却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对于被试者耐挫力水平的测评无准确了解,无法追根溯源。针对以上问题,找到一种客观有效且信度较高的小学生耐挫力评估手段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综上所述,现阶段耐挫力干预研究受多条件影响,发展较缓慢,而耐挫力干预效果的检验手段的有限性,使研究成果得不到充分的认可。所以,建立一种能够有效评估小学生耐挫力品质水平、检验耐挫力干预成果的科学体系是促进小学生耐挫力干预研究发展的关键。
正因如此,本研究综合耐挫力评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已有的社会现实情况,根据耐挫力作用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原理,结合应激测试手段,提出以生理标准为依据的小学生耐挫力测评方法,并建立配套的分级评价标准,加强小学生耐挫力水平评估的客观性与直观性,解决现存的缺陷与问题。以此助力于小学生耐挫力干预活动的成果检验,促进小学生耐挫力干预效果的提高。但在此之前,深入了解研究现有小学生耐挫力评估成果,全面认识现有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扎实研究基础、拓宽研究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现有国内外耐挫力评估方法主要以自测评估和旁测(观察)评估两种工具性研究成果的形式存在。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的研究历程中,国内外研究者融合不同耐挫力模型,衍生出多种耐挫力评估工具。介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对现有耐挫力评估研究现状与小学生耐挫力研究的迫切性进行综合考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梳理现有研究状况。
2.1国外耐挫力评估研究
相较国内耐挫力评估手段的整体研究态势,国外在耐挫力测评研究方面的成果呈现出更为丰硕的态势。现有的国外研究中,多数研究的切入视角在于强调本体耐挫力与客体刺激(即外界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多层次刺激反应,以此对不同龄域者作出评估结果为其研究特点。研究以评估对象的龄域为标准,将现有的国外耐挫力研究成果主要划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三个类别,并进行相关的对比论述。
2.1.1儿童耐挫力评估研究
儿童龄域的耐挫力评估主要以儿童及监护者测查多视角探讨为特征,通过对受试儿童与监护者进行测查,得出评估结果,其主要形式以综合报告为主。
已有的国外儿童耐挫力评估研究成果中,耐挫力态度量表(RAS)[1]、加利福尼亚儿童集合问卷(CCQ—Set)[2]、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调查量表(CHKS)[3]三种是利用较为广泛的耐挫力评估量表。其中,加利福尼亚儿童集合问卷(CHKS)是在加利福尼亚儿童集合问卷(CCQ—Set)研究上的进一步改进,问卷为9点计分制,共100个项目,从学生、导师、监护人三方面对个体学生的自我耐挫力与控制进行测评,测试内容整体偏向于外显性的耐挫力影响因素。相比之下,Biscoe等使用的耐挫力态度量表(RAS)在测试内容上则更偏向于内隐性的耐挫力态度因素,量表设5点计分,分设监护人与被测儿童两卷,对儿童耐挫力进行旁测与自测。
2.1.2青少年耐挫力评估研究
据研究统计,青少年耐挫力评估研究在整体研究成果中占较大比重,评估要求的认知难度高于儿童龄域评估,测试的方式以自我报告为主。
已有的青少年耐挫力评估研究中,有8个量表较为常见,其中: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4]、儿童与青少年耐挫力量表(CYRM)[5]、耐挫力量表及其修正版(RS)[6]等四种量表在已有的使用中呈现出较高的效、信度,其测评结果相对之下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其中,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作为研究领域早期具有较强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后人较为广泛的使用。该量表设有10个单维结构,主要反映个体面对外界不良影响因素的承受能力。另外,儿童与青少年耐挫力量表(CYRM)也以其11个国家、14个地区、35项有关研究成果的巨大信息量,成为近年来广受亲睐的使用对象。同样,耐挫力量表(RS)自1993年编制以来,常被广泛运用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群体的具体样本测试。在此期间,针对不同的测评对象,研究者们需要在原量表基础上进行对应性的具体修订,适当删减后得到不同具体限制的新量表。如,巴西版本的RS,便在原有的14项单维结构基础上,结合巴西青少年群体特点,删改为只有13项的单维耐挫力量表[7],具体适用于巴西青少年。
2.1.3成年人耐挫力评估研究
相对前两个龄域的耐挫力测评研究成果,现有的成人耐挫力评估研究成果多且繁杂,量表在维度的设置上比儿童、青少年龄域的量表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性。量表内容上,根据成年人心理条件特点要求,主要偏向于反映抵抗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
在研究所查证的耐挫力评估量表中,体系较完整的有7个,其中较常用的为成人耐挫力量表(RAS)[8]与简洁耐挫力量表(BRS)[9]。其中,Friborg等研究者编制的成人韧性量表(RAS),内容上主要反映个体抵抗挫折时保护因素的影响作用,形式结构上分为37项目5维度和33项目6维度两个版本。而Smith等人所编制的简洁韧性量表(BRS),则是在原有耐挫力量表(RS)的基础上,简化得到只有6个项目的构成的耐挫力简易量表,其内容分别探讨个体“积极情绪在危险应对时的影响”与“消极情绪在危险应对时的影响”两种情况,以此反差效果对比反映个体的耐挫力水平状况。
2.2国内耐挫力评估研究
我国耐挫力评估研究水平由于发展时间较晚,在研究的发展速度及深度上皆弱势于国外。现有的国内研究成果中,比例上主要偏重于耐挫力评估量表改制及运用、国内外研究分析两大类,其次就是针对性群体的耐挫力量表编制研究。统计中国期刊网全网相关研究文献共计510篇,其中耐挫力评估量表的改编制定207篇,国外研究分析193篇,分别占总研究的40%与30.7%。如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10]和胡月琴、甘怡群[11]等在其研究中根据我国青少年群体特征对青少年韧性量表(HKRA)进行了修订与效度检验研究。另席居哲、左志宏[12]和关泰宇、栾奕[13]等在其研究中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梳理评述。而潘运、赵守、罗杰[14]和李静、宋宏伟、刘小海、刘赫[15]等则是分别以少数民族青少年与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群体特征进行特殊针对性群体韧性量表的编制。
3 结论
综上所述,现有的耐挫力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已有一定规模,但整体探讨仍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百家争鸣。现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者各持己见,致使研究的评估手段在效度和信度上有所差异。第二,主观性强。纵观现有研究情况,耐挫力评估类型主要以自我报告为主,受主观情绪影响较大,缺乏客观的量化评判指标与评价标准。第三,外强内弱。现有研究中,国内研究成果在研究数量与质量上距离国外研究成果仍有一定差距。第四,自主性弱。我国现有研究主要偏重于耐挫力评估量表改编及国外研究分析方向,在耐挫力评估体系的自主开发研究上,成果相对欠缺。第五,分布不均。现阶段耐挫力评估研究中,存在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的状况,较之青少年、成年龄域,儿童龄域的耐挫力评估研究成果明显偏少。剖析上述问题,耐挫力评估手段的研究应迫切向客观性、高效性、自主性、系统性、均匀性趋势发展。
[1] 钱兰英.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11.
[2] Wagnild G M, Young H M.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J].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993(2):55-60.
[3] Friborg O, Barlaug D, Martinussen M, et al.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5(1):32-37.
[4] Burns R A, Anstey K J.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Testing the invariance of uni-dimensional resilience measur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5):121-125.
[5] Ungar M, Liebenberg L, Boothroyd R, et al. The study of youth resilience across cultures: Lessons from a pilot study of measurement development[J]. 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 2008(3):54-61.
[6] Wagnild G M, Young H M.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J].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993(2):90-94.
[7] Bruno F D, Juliane C B, Joilson P S. 14-Item Resilience Scale (RS-14):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razilian Version[J].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2011(3):117-121.
[8] Friborg O, Barlaug D, Martinussen M, et al.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5(1):163-170.
[9] Smith B W, Dalen J, Wiggins K, et al. The brief resilience scale: assessing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ural Medicine,2008(2):99-104.
[10]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98-102.
[11]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12] 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9(6):1426-1477.
[13] 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95-1301.
[14] 关泰宇,栾奕.心理弹性测量的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6(7):223-1225.
[15] 潘运,赵守盈,罗杰.少数民族青少年韧性素质量表的编制及效度验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5(5):90-96.
(责任编校龙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46
20160506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XJK014BXL003;XJK015CTWL015);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4B416);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S140081)
万格格(1990-),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及运动干预研究。
G44
A
1674-5884(2016)09-0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