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偏狭与缺失
2016-04-14段朝洁
段朝洁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简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偏狭与缺失
段朝洁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体系缺失与市场办学鱼目混杂、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接洽不紧密、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隐性失学率高、学前教育量大质劣、学前教育潜能开发过度等问题。必须规范市场,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资,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克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这一困境,给儿童未来,给家庭和谐,给社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学前教育;偏狭与缺失;现状与原因;改革与发展建议
学前教育既是人生的起点性教育,又是人生的基点性教育,更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性部分。高效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于促进适龄学前儿童的智慧和谐健康发展、充实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品质与效能、全面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及建设新型知识型人才强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与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研究相比较,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多集中在儿童发展方面[1]。如注重微观问题的研究,对宏观问题的研究甚少;对历史经验的研究较多,对发展趋势的研究较少;对基础性、理论性的问题研究较多,对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的问题研究较少。因此,新形势下,对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应转移到如何解决实际困难上来,如何尽快推进健康的、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上来,探索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2]。
1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1.1体系缺失与市场办学鱼目混杂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缺失,市场办学鱼目混杂,其中突出表现为:在学前教育体系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公办园比例远低于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起补充作用的民办园;不具备独立办学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远超过具备独立办学正式注册的民办资格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这种现状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同时一些没有相关审批注册,卫生标准低劣的“黑园”应运而生,极大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2学前教育资源匮乏,隐性失学率高
教育资源匮乏在民办幼儿园方面主要表现为:具备专业学前教育资格的教师因为编制、待遇福利等不愿进入民办幼儿园,从而使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专业教师匮乏;教育经费来源单一,民办学前教育的经费除少量政府补贴,大部分来源于幼儿的学费。而公办园教育资源匮乏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开支庞大。
此外,隐性失学率高。以城市地区为例,失学人群主要为特殊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儿童。特殊儿童的隐性失学,一方面,由于专门针对特殊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少,使得一些身体或者智力非正常的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学前教育机构乐于接收特殊适龄儿童入园,但在后续教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促使特殊儿童主动或被动失学。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儿童隐性失学,主要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构往往随着父母工作地点变更或者工作境遇变迁而转移,无法保证学前教育接受的连贯性与持续性。
1.3学前教育量大质劣,潜能开发过度
以城市地区为例,许多孩子家长为了使孩子进入公办园不惜重金,公办园一方面收费便宜,另一方面招生人数有限,教学质量有保障。而占市场半壁江山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一方面收费高,另一方面招生指标不确定,往往使一些无法顺利进入公办园的孩子蜂拥而至,造成小班级的无限扩大,加之民办园教师数量、教师资质、园区管理等不能满足大量适龄儿童入园,这就造成民办园生源多而教育质量无法保证,总体上造成学前教育量大质劣。
此外,教育潜能开发过度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认为:“把幼儿的潜能当作可以开发的对象,专门开设一些各式各样打着‘启智旗号’的兴趣培养班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学前教育机构本身就有启发培养智力的职能,一般意义上的启智,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日常教学完全可以胜任。”[3]幼儿潜能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也是受制于人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幼儿潜能的激励与开发必须通过儿童自身来实现,过度开发必然适得其反。
2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1规范市场,完善学前教育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不完善与市场办学鱼目混杂这一状况,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学前教育政府各部门职责不分的状况,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职责划分,发展普惠性、全民性的学前教育。
2.2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资
国际上普遍认为学前教育是各国各级教育体系中受益性最广、公益程度最高的公益性事业,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学前教育在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四级教育体系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资源投入与支持力度,且多渠道筹措经费,建立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分担学前教育和托幼服务成本的机制[4]。特殊人群学前教育机构、乡村地区和各类民办幼儿园应由政府予以财政资源倾斜。根据资金的来源不同,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主要以政府投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为辅;城市、县城地区的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共同繁荣、有序发展[5];在师资力量方面应该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促使优质师资向师资力量薄弱的特殊学前教育机构、乡村地区及民办幼儿园流动,提高师资质量,积极规范引导师资培训,以促使师资水平与时俱进;在管理方面,应规范行政审批制度,促使广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规范管理;在配套设施上应规范幼儿园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与相关硬件软件指标体系,使适龄儿童在各式各类幼儿园都能够享受无差别的教育资源。
此外,相关部门应重视学前特殊教育,设置学前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力量参与的分层级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培养专职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保障和满足适龄学前特殊儿童的入学需求,减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隐性失学。
2.3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就目前现有规划纲要《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来看,该教育规划纲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求各地区积极落实施行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底,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2.3.1重视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学前教育机构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父母转变观念,积极学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习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人的生命优化重生的过程[6]。首先,广大家长要革除旧观念,积极沟通,重视家园共育。一方面,要看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尤其是幼儿的重大影响,增强责任意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重视与孩子、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双向沟通,珍惜亲子教育。另一方面,不能“揠苗助长”,应自觉避免超前教育和“小学化”“学科化”倾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其次,家长和幼儿园携手并进,加强沟通学习,这样学前儿童才能全面、和谐的健康成长。
2.3.2因材施教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脑区发展的可塑性是不同的 ,不同的环境刺激和经验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神经环路,某些方面的过度刺激可能会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7]。因此,因材施教格外重要。在具体的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特点和兴趣需要,在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对儿童个体具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和具体施行方案,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途径,选用恰当而又不失色彩的教学用具和材料,使儿童有针对性的趣味学习,进而促使学前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个性的相对发展。
2.3.3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发展指身体、心理、体力、智力、品德、性格等的协调。我们要从学前儿童本身的个性出发,关注幼儿身体、心理、体力、智力、品德、性格等发展,整合和渗透各个目标,不能片面化,不能偏废其一,培养学前儿童各个方面协调发展。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引导和出台相应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于出台的有效教育招生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对于幼升小问题,除规范招生程序以外,还要打击各种各样的违规问题,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温床。其次,探索一条规范、科学、有序、合理的幼小双向衔接道路。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开设有关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训练的课程,促使幼儿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应开设一些相关的过渡性和适应性的课程,尽可能减小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差异,进而帮助刚进入小学的学前儿童更好更快的适应过渡阶段。
3 结语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之根基在于学前教育,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工作如同培育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和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就目前我国国内学前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倡导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同时应充分保障适龄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富于创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与现状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进而克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这一困境,给儿童未来、家庭和谐、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1] 周玉衡,范喜庆.学前教育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晶晶.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以东营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苏令.别做透支幼儿未来的“刽子手”——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3-11-10(1).
[4] 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1-6.
[5] 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5):28-30.
[6] 吴永胜,卿小莲.家长学习:提升家庭教育理性的应然路径[J].成人教育,2011,31(2):64-66.
[7] 乔文达,董奇.神经神话与早期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5):9-11.
(责任编校王小飞)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08
20160413
段朝洁(199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G619
A
1674-5884(2016)09-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