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6-04-14捷,张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报稿件投稿

米 捷,张 鹏

(1.河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南召电业局,河南 南召 474650)

高校学报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米 捷1,张 鹏2

(1.河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南召电业局,河南 南召 474650)

分析了传统投稿方式的弊端,以某高校的学报为例,对编辑的日常工作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关键技术的实现.以Visual Studio.NET 2003为开发软件,并结合C #语言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从高校学报自身特点和工作中常见问题出发,较全面地实现了学报的网络化管理,正在得到逐步推广.

学报管理;模块;在线投稿;数据库

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由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工作及整体设计等几部分组成[1],而高校学报在成立之初,其办刊宗旨和期刊性质、设计风格就已经确定,所以编辑出版工作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整体设计等环节,并不是学报的日常工作内容.因此,传统的编辑出版网络管理系统并适用于高校学报,鉴于这种情况,国内仍有高校学报采用传统的投稿、审稿方式,甚至是书信投递稿件,当然,随着早期网络的兴起,大部分期刊部门的编辑、审稿专家、作者之间都已采用了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稿件和日常联系.虽然这种方式比传统邮寄方式提高了实效性且降低了开销,但是整个投稿过程对作者来说还是模糊的,比如投稿人想了解稿件的状态,只能打电话或发邮件咨询,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不透明的过程.另外,由于电子邮件本身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原因,发送邮件的人,总是担心邮件没有安全到达目的地,时常还需要通过电话进行交流来确认.因此,这种模式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管理.

1 需求分析及模块设计

以某高校学报的日常编辑工作流程为例,整个过程为:作者投稿、查看专家审稿意见、初审、选专家、上传盲审稿,送外审、专家评审、安排刊期、终审、优先出版、分稿(手动/自动).其中,自动分稿有四种方式可选:①轮询,②按投稿学科,③按投稿栏目,④按投稿月份;手动分稿有两种方式:①固定人分稿,如主任/副主编/责编/编辑,②都可分稿.

进一步细化得到所要设计的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用户的操作需求,可将系统划分为5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或者叫做主编管理模块)、作者投递稿件模块、稿件管理模块、审稿专家评审模块和其他功能模块.

1.1 系统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模块是对整个系统的总体管理,也可称为主编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对作者、审稿专家、编辑等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及对个人资料和系统安全信息进行管理维护,除此之外,还包括查看其他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过程、查看某稿件的当前状态、对稿件进行最终审定、决定是否录等综合管理.

1.2 作者投递稿件模块

作者登录学报网站进行注册后,系统生成用户名和密码,再次登录后才能进行在线投稿,而且登录后作者可以随时修改个人信息.对于已成功投递的稿件,作者可随时查看稿件所处状态,包括“已投递成功”、“编辑部正在处理”、“正在外审”、“退修”、“退稿”或“已录用”等.如需作者“退修”的稿件,作者看到状态后,可下载审稿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并重新上传.在此期间,作者有任何问题可与责任编辑在线直接联系,免去了发邮件产生的时间延迟.

图1 稿件处理流程

1.3 稿件管理模块

责任编辑或编辑的用户名及密码主要是由管理员(或主编)提供的,他们主要负责稿件的管理,包括稿件的初审工作、指派相关专家外审、审稿后稿件的复审工作以及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稿人审定后的编辑加工,然后把稿件的处理意见反馈给作者和主编,即退稿、退修或提交主编终审.

1.4 审稿专家评审模块

由管理员为专家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当然,为了充实专家库,也提供校内外专家在线注册功能,提交证明材料后通过管理员或主编审核后也可进入专家库.审稿专家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或修改个人信息,对于责任编辑为其分配的待审稿件,可以将其下载到本地,审阅后在线提交评审意见.

1.5 其他功能模块

其他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在线留言以及已发表文章浏览等功能.其中统计分析功能主要是对稿件数量、审稿专家费用等内容的统计,以便达到辅助分析的功能,对管理者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非常有利;在线留言和已发表文章浏览主要是对作者服务,在线留言功能可及时并直接和编辑部取得联系,避免了收发邮件产生的延迟;已发表文章浏览功能可尽快将已出版文章上传至网络,避免了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的时滞问题.

2 系统数据流分析

从作者在线投稿开始,系统便形成了一个由文章名、作者简介、摘要信息、关键词等数据组成的数据流,自动生成一个ID号.接下来由编辑进行初审,初审后的数据流分为退稿、退修或专家外审等进行处理.专家外审后提交给责任编辑进行复审,之后的数据流又可分为退稿、退修或主编终审等方向.终审后的数据流又分为退稿、退修、编辑加工或录用等方向.作者将修改后的稿件再次上传,如无需专家重审,则此数据流将直接指向责任编辑,否则将重新进入初审状态.系统的数据流见图2,其中Data1是稿件信息状态表,记录稿件各阶段的状态信息.

图2 系统数据流

3 系统开发及应用环境

由于高校学报一般都置身于学校,因此,本采编系统可建立在校园网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Studio.NET 2003作为集成应用开发环境,采用C #语言以及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内置的IIS服务器为Web服务器.整个系统由Web服务器统一管理.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网络结构

由图3可知,作者和审稿专家均有校内和校外之分,校内用户可直接通过访问校园网来使用该系统,相对便捷,而校外的用户则要需要通过因特网实现对该系统的操作.因此,作为学报的服务器端,要能承载足够多的用户同时访问,还要有相充足的硬件配置来应对大规模数据.本采编系统的用户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操作的,所以对于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工作人员来说,配置的计算机只要求能够上网并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即可.

4 采编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概念设计

根据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2]进行该数据库的详细设计,分析得到本系统的实体有:管理员或主编、编辑、作者、审稿专家和稿件.管理员或主编管理整个数据库,包括为编辑和审稿专家分配用户名、密码;管理编辑、专家和作者的个人信息;对稿件进行终审;决定是否录用以及自己个人信息的维护,由于本系统中的管理员只有一个,而编辑、审稿专家、作者、稿件却有多个,所以管理员和他们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同样的道理,由于一个学报的编辑肯定是多个的,所以编辑和审稿专家、作者和稿件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而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多个审稿专家可以对应多个稿件,一个稿件也可能让多个审稿专家评审后由编辑决定是否录用,所以审稿专家与稿件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最后,作者和稿件之间很明显是一对多的关系.系统E-R图见图4.

图4 系统E-R图

4.2 建立系统数据库表

根据图4中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和用户需求,可设计数据库信息表.主要涉及管理员信息表、编辑信息表、作者信息表、专家信息表和稿件信息表.以编辑和稿件信息表为例,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编辑信息表

表2 稿件信息表

编辑信息表主要用于存储编辑个人信息,主键为ST_EditorID,如主键变动,则对其子表级联更新.

稿件信息表主要用于存储作者所投稿件的相关信息,主键为ST_Article_ID,外键有ST_Admin、ST_Editor_ID、ST_Author_ID和ST_Expert_ID.如果主键变动,则对其子表级联更新.除此之外,还有管理员、作者和专家信息表,此处不再赘述.

4.3 数据库中的信息表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关系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冗余[3,4].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主要信息表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使用ADO数据库链接技术的Open方法来打开数据库连接,通过用于链接数据库的Connection对象和用于操作数据库的Recordset对象来完成对数据库的链接和操作.

图5 数据库中主要信息表之间的关系

5 系统功能实现及其关键技术

前面将本系统主要分为了五个模块,由于篇幅原因,以作者在线投稿模块为例.一般作者投稿涉及的编辑部可能若干个,生活中又涉及很多用户名和密码,所以再次注册极有可能遗忘,故本采编系统考虑不用用户名登录的模式,而是让作者直接填写个人信息或稿件信息即可进行登录,查询时按照首次提交的信息依次填写,以后每次投稿都必须重新输入.根据日常统计,一年内同一作者重复投稿的比例并不大,所以此方式对作者来说工作量也不算大,而且不必担心时间长忘记用户名和密码的问题.重点是文章上传后保存的文件名要直观,采用FTP的形式以上传时间加文章标题为上传后的文章标题,当然,作者查询时,只要输入文章标题,而无需输入上传时间.

关键代码如下:

if(File1.PostedFile.ContentLength!=0)

{

string n=File1.PostedFile.FileName; //获取文件名

int a=n.LastIndexOf("."); //获取文件扩展名

string newext=n.Substring(a); //根据投稿提交日期给文件命名,确保文件名不重复

string newname=File1.PostedFile.ContentLength.ToString( ); //保存文件到所要的目录

string filepath=Server.MapPath("")+"Upfile"+Label1.Text.ToString( ).Trim( )+

Path.GetFileName(File1.Posted-File.FileName);

if(File.Exists(filePath))File1.PostedFile.SaveAs(filePath);

string nam=Label1.Text.ToString( )+Path.GetFileName(File1.PostedFile.FileName);

……

投稿人可通过稿件ID号查询稿件状态、审稿意见等信息,另外,如稿件状态为“修改后再审”或“修改后发表”,则系统必须具有重新上传文件的功能,第二次或第三次上传的稿件与原稿件的ID号相同,且与原稿件放在同一文件夹里,但命名时可以以上传时间不同来区别.

本设计对数据库的访问可以充分利用sql内置的存储过程高效实现.该过程速度快,而且是在数据库的服务器端运行,因而降低了网络流量、提高了整体的执行效率.

6 结语

本系统从高校学报自身特点和工作中常见问题出发,较全面地展示了期刊的网络化管理.只要作者投稿成功,就可以随时查询包括编辑、审稿专家(视编辑部情况而定)、主编等多方面信息,增加了审稿的透明度.其次,稿件一旦被上传,所有的信息将自动录入数据库,不需要另外登记,当然还可以增加根据关键词自动筛选专家的功能.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审稿或与作者直接交流,使编辑从繁琐的纸质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甚至可以利用寒暑假在家办公.总之,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人,其时间安排更加灵活,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可以缩短出刊周期.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使投稿变得简单、规范,为提高刊物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1] 中国编辑学会.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 詹 英.数据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周志新.科技期刊建立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的目的与原则[J].编辑学报,2005,17(1):54-55.

[4] 张小宇.基于Web的学术期刊管理系统[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责任编辑:赵秋宇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ystem for Gathering and Editing of University Journals

MI Jie1,ZHANG Peng2

(1.SchoolofComputingScience,HenanUniversityofEngineering,Zhengzhou451191,China; 2.NanzhaoElectricPowerBureau,Nanzhao474650,China)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unnels for contributing to journals,we took an university journal as an exampl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daily work of its editorial department.Accordingly,function modules,a database and key technologies were developed.Then,taking Visual Studio.NET 2003 as development software,together with C# Language and Microsoft SQL Serve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a more overall network management was made to come true and is generalized to others.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module,electronic contribution,database

2015-05-12

米 捷(1981—),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研究.

1671-9824(2016)02-0063-06

TP311

A

猜你喜欢

学报稿件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欢迎投稿
致敬学报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