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吟诵在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2016-04-14颜丽
颜丽
摘 要: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经过吟诵以后的诗文内容,能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对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吟诵;人文素养;古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选入小学课本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独特的文体,让吟诵走进小学,让学生在浅吟低唱间感受古诗文魅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骚人墨客进行灵魂的对话,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吟诵及其意义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二、用吟诵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生理学依据
很多人质疑,让学生吟诵传统古诗文是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否会加大学生负担,得不偿失。对此,医学博士林助雄曾专门做了研究:“……儿童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吟唱的律动也激活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经过程恰恰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一再重复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之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它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自然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
三、开口吟诵,以吟诵之声回归自我心灵的平静
要吟诵,最难过的一关是开口问题。我根据学生现状,每次吟诵前进行练习,每人的声音不断在稳定与进步,学会腹式呼吸,调节气息,这也是养生之道。
解决了声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开口吟诵呢?我引导学生“先听后哼”。所谓“先听”,就是我来吟诵,让学生听,这样比播放录音的效果要好。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听自己老师的声音,他们也更乐于接受这种声音,教师动声动情地吟诵,与学生的眼神进行交流,慢慢的,捂着耳朵的小手挪开了,或嬉笑或茫然的神情消失了,他们的眼神逐渐地专注起来。
四、吟诗悟情,用吟诵之声体味古人下笔之妙
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和作者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在各种境界中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先从香炉说起,让他们观察香炉的双耳及袅袅的轻烟。然后请看到过真实瀑布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诵诗、吟诗。延宕的“烟”,让烟雾自声音中缓缓升腾。平声的“看”,慢慢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到瀑布之前。第三句短促有力的“尺”之后,紧接着吟第四句,是孩子们最难突破的。但一旦突破,文字所展示的真切画面,声音中涌生出的无限动感,让学生经验世界中的共鸣逐渐强烈。具有活动力的“生”“挂”“落”,让静止的文字下也有了瀑流的汹涌。紫烟缭绕与瀑布飞落,是柔美与力量的融合;“挂前川”,山的青与水的白,是色彩的融合;“落九天”,是想象与现实的融合。动词的点睛,诸多物象的衬映,加上“日照”的光芒和动态的夸张的想象,使瀑布格外清晰地浮现。第三句的“三千尺”,三字相连一贯,与其余三句的字面配置不同,避免了呆滞的节奏。节奏的变化中,第三句在诗中得以凸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直逼到读者的眼帘前来。这瀑布挟着诗人的惊叹,在孩子们的声音里,手势里,自九天而落,飞泻直下。
五、亦吟亦思,以吟诵之声驱遣学生的想象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歌的语言,尤其是古诗的语言,特别精练含蓄,富于想象。因此,教学我觉得只有让学生驱遣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力的情思、美妙的旨趣。《望洞庭》的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在指导时,我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进入意境,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体会,在学生的描述中,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尤其可贵的是一部分学生能将诗句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由此我深深地认识到,与其让学生艰难地去提炼诗歌的意境,又担心学生忘记而让他们背下来,不如放下包袱让学生去吟诵,在吟与思之间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得以体悟,获得美的享受与愉悦。
综上所述,吟诵的声音是真实的,我们随着吟诵之声回归心灵,这种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透过这种声音,可以和古人对话,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