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蒸煮氤氲暖人心

2016-04-13王璐

食品与健康 2016年4期
关键词:食材食物

王璐

记得在某韩国网站上,网友们一起吐槽本国电视剧中的食物单调,引得众多网民跟帖感慨。不得不承认,唯有中华料理花样之丰富,制作之精良才可称得上是美食鼻祖。据新闻报道,中餐正在申请成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来我泱泱中华靠美食征服世界指日可待。说起来,要论各个国家、民族对于烹饪技法的贡献,可能还真没有谁可与中国比肩。即便是看似最简单的蒸煮,也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分化出千姿百态的不同流派。

谁道蒸煮不厚重?

很多人眼中,蒸煮或许是中式厨房里最简单的一种加工方式,然而几千年沧海桑田,蒸煮这门古老的烹饪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寡淡,它背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礼仪支撑,并且也在不断发展。

烹饪之“烹”,原意即为动词“煮”,后代指烹饪方法,可见煮在中华烹饪历史上的地位。而另一种方式“蒸”,则是中国人加工主食的主要方法。关于蒸煮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诗经》、《礼记》这类古籍之中。蒸煮之所以在我国的出现远远早于西方国家,大概是因为农业社会的先祖选择以“五谷”作为主食。以肉食为主的食谱,其加工方式更加粗放直接,体积较大的肉类直接烧烤至熟即可食用,而细小的粮食作物则很难用烧烤等方式加工。陶器的出现让中国人能在烤、烧之外,借助陶质容器作为明火和食物之间的媒介,利用水分和蒸汽导热制熟食物,从而发明出蒸煮技术,这算得上是烹饪史上一大创举。

蒸煮不仅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比起烧烤这些高温烹饪方式,以水为介质的蒸煮烹饪,能够更全面地保留食物中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也更利于胃肠道吸收,有助于人体健康。同时,水分以及水蒸气的循环加热,能更方便地确保食物完全熟透。这对于缺医少药的先祖们来说,较好地解决了因食物加工不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这个大问题。可以看出,蒸煮烹饪技法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帮助了农耕民族促进健康,延长寿命。

时至今日,蒸煮文化已经融入了国人日常生活之中。北方人蒸煮面食,以馒头、窝头、面条为主;南方人最常蒸大米饭,同时也热爱汤圆、粽子、汤包和甜点;南北各大菜系的著名蒸菜、汤品,更是不一而足。

从南到北说蒸煮

越是简单的食材和烹饪方式,越是考验厨师的功力。蒸煮看似中庸平淡,却有着神奇的能力,纵观我国大江南北,均有以蒸煮为主要烹饪方式的美食。

先说这滇味名菜汽锅鸡。地道的汽锅鸡当以建水当地出产的土陶汽锅作为容器,放入鲜嫩仔鸡、调料以及各式滋补药材,置于汤锅之上,大火煮之。让汤锅中的水蒸气从汽锅中间的气嘴进入,热汽蒸鸡,遇冷又可凝结为汤汁落入食材中继续煮。在这蒸煮变化之间,让肉汤的鲜香深深浸润每一块食材,成品汤清鲜、肉嫩滑,深受食客好评。

再说这粤菜中声名远播的均安蒸猪。说起吃猪肉通常我们想到的无非是红烧、切丝爆炒、切块炖煮、绞肉做馅等,可广东顺德的均安蒸猪却是以全猪上锅蒸制而成,一改猪肉重口味的烹制方法,走起“小清新”路线。没有太多配菜,只需把握好火候,再以少许调料和芝麻搭配肥瘦相间、入口即化的猪肉,保证让你肚里的馋虫乱作一团。烹饪过程并不加入油脂,同时还在传统蒸制过程中加入“放油”步骤,让猪肉中过多的脂肪流失掉,相对更加健康。

一鸡一猪,荤菜之后还是来个素的吧。凡绿叶菜无不能蒸,但记忆中最怀念的味道,是妈妈蒸的槐花麦饭。孩童们腰间挎着小竹篮爬上树,一边将枝头白嫩泛青的槐花骨朵捋进小篮,一边大把大把地将花苞塞进嘴里,吃到嘴角淌蜜才肯下树回家。妈妈会用薄薄一层白面,包裹住春日里第一批含苞待放的洋槐花,那种甜蜜鲜香熏得满屋里都是春天的气息,唇齿咬合之间尽是满足。这种蒸菜化繁为简,比起炒烧之技更加原汁原味,还能够将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紧紧包裹于面糊中,不致流失,颇为健康营养。

粉蒸肉南北皆宜,川味偏辣,福建咸甜,各有特色。不过能够将粉蒸肉与肉夹馍结合起来,那就是陕西人民的原创了。以粉蒸肉代替传统的腊汁肉做成夹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种以粉裹五花肉蒸制,又以饼(陕西人称馍)夹之的中式汉堡,比起肯爷爷和麦叔叔汉堡中的炸鸡排,要健康很多,至少油脂含量少一些。当然,若能搭配适量蔬菜,营养就更为全面了。

另一种蒸制而成的小吃也颇具古韵,那就是陕西回民街上甜香软糯的玫瑰甑糕。甑糕是以糯米、红枣、红豆为材料蒸制成的甜糕,因常佐以玫瑰桂花酱,使其色泽红白相间,故称玫瑰甑糕。这种听起来和粽子无异的小点心历史非常久远。“甑”是人们为满足蒸汽烹饪的需求而发明的带孔器具(类似现代的“蒸盘”),随社会发展先后出现了陶甑、铜甑、铁甑。现在人们早已用蒸锅代替甑,但甑糕这名字却带着历久弥新的味道流传至今。

别样蒸煮来尝鲜

如今,除了传统蒸煮,还有一些新鲜的蒸煮方式不断涌现。比如酿蒸,就很有特色,利用几种食材巧妙组合,不仅满足了膳食多样化的需求,还为各种食材赋予了丰富多变的味觉体验。最为人们熟知的酿蒸菜肴,如酿蒸豆腐、苦瓜酿肉、酿香菇等,这些菜肴以一种主要食材作为盛器,其中放入肉糜、蔬菜碎等,上锅蒸熟后色彩造型颇有趣致,而菜的清香与肉的浓鲜相互交织,营养也得到互补和提升。

更有一些妙手巧思的厨娘,克服没有烤箱的困境,发明了利用电饭煲做蛋糕的“低能耗、极简版”烘焙手段,不得不说是将蒸煮技术利用到极致了。电饭煲版的蛋糕不仅口感不输烤箱版,还完美地避免了烤焦、烤糊的尴尬,同时还能保留更多的水分,让蛋糕口感更绵软。这样完美的替代方案,是不是也让您技痒了呢?

蒸煮的出现,不仅使得食物的精细加工变成可能,还能更完整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无论是主食、菜肴还是点心蛋糕,都可用蒸煮方法制成,在您想要控制膳食摄入总能量时,不失为一个健康的选择。至今,西方人对蒸煮的运用仍不熟稔,而中国人却早已在这氤氲水汽之间,用一双巧手变换出了无穷的风味美食。

猜你喜欢

食材食物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食材的性格
寻觅食材的原味
食材变动物
一刀定味道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Food(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