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堂之美 补感恩之失
——也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6-04-13吴玲洁
⌾吴玲洁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215011)
用课堂之美 补感恩之失
——也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吴玲洁
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也面临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传统美德缺失倾向。思想品德学科要牢牢把握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塑造高素质人才。
思想品德课;核心素养;感恩教育;道德;实践
核心素养,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不可避开的话题,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的DNA,如德国的“关键能力”,法国的“共同文化”等等。对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则强调“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强调社会责任,强调诚信友善。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美德、中国精神入手,着力研究,深入挖掘,从而逐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就课堂的另类声音、家校联系中发现的感恩缺失现象,结合思想品德学科阵地建设,抛砖引玉,引发同仁对思想品德学科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和讨论。
一、缘起与思考
当年热议的90后已经逐渐走向了工作岗位,00后正式成为初中教师关注的对象,在他们身上,感恩之情缺失存在着一定的覆盖面。有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心,缺少对社会、他人、父母以至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之情。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报恩”。培养下一代的感恩意识,既要教师的学校教育也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形成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
在某次家访活动中,学生家长要求老师能适时委婉的向自己的女儿提出一点关爱父母的要求,问起缘由,这位妈妈说平时常在女儿写作业时为其第一杯水,削个水果,本也没什么不妥,但某次倒水时,瓶盖掉在女儿脚边,女儿非但没有捡起,而直接走到一边等待母亲捡起。作为母亲的她不能理解女儿的这一行为。
在课堂讨论话题“当老师偶尔的没批作业”时,部分同学认为作为老师不管什么理由(即使是生病了),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不能丝毫马虎,认为这就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在习题分析课中,提到“能动手做卡片给老师是尊敬老师、对老师怀有感激之情的好学生”时,部分学生认为怀有感恩之心不一定是好学生,好学生的必要条件是成绩好,考试分数高,然后才是品德要求。
诸如此类,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已经被边缘化。家庭成员对其过多的干预,宠爱;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主抓德育的领导在面对教学质量时,也无形的向教学质量靠拢。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中学生陷入了情感教育的“沙漠”,在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感恩意识已经成为一个盲区。
二、建议与对策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对不是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美国一位校长如此说到。这位从死亡边缘挣扎过来的校长用生命喊出了教育的真理。那么思想品德课怎么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性呢?
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抓住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切入点,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之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
1.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教育切入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情感化的教育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实现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老师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也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如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孝敬父母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报效祖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教材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感恩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
2.设计感恩情境,寻找情感升华点 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如在苏教版初二教材中的“孝敬父母”就是最典型的情感化的培养,该内容除法律义务方面上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相应的年龄特征对父母如何尽情感义务来体现;如在言行上对父母的关爱,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学生讲解,公益广告等形式,使学生在情感上懂得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从而感恩父母。在2015年10月开设的公开课《跨越代沟》中,笔者设计了《家有儿女》的视频片段,通过普遍性的来自于生活的素材走近学生,让学生体味父母对儿女的用心,体会不同年代的父母的想法。最后以泰国公益广告《一碗蛋炒饭》强化学生的情感,不少学生为此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在课后开展写感恩家书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3.开展实践活动,寻找理论外化点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感恩教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更要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教育学生将感恩之意识化为行动。
其一,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帮助社区中急需帮助且学生能够帮助的人,用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笔者在休息时间带部分学生去帮助孤寡老人王老太太,陪她聊天,帮着清洗大件衣物、被单等;借由自己团委的身份组织学生会成员定期开展义卖活动,所得善款捐给本市或本校有生活困难、生重大疾病的学生,传递爱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他人着想之情由校园延伸到社会,并起到了有效的宣传效果。
其二,“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关爱父母是为人子女者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利用课堂,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设计感恩为主题的活动。如微信晒一晒活动中的“我为靓妈煲个汤”、家庭美文中的“酷爸俏妈趣事谈”“感动我的年度家庭人物”、晒照狂魔系列中的“幸福小三口”等等,用有趣且好玩的活动,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从而激发他们爱家的情感。
其三,成立环保活动小组。创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活动——“环保小卫士”。十多年来,一方面在校园积极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如环保漫画、环保演讲比赛、环保宣传板报、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另一方面,深入社区、社会,通过拍摄环保DV,采访路人,发放宣传小卡片的形式向周边群众宣传环保,并以自身行动感化身边的人,以此来回馈大自然对人类恩赐之情。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2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