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快乐的音乐课堂,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2016-04-13宗小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上台特长舞蹈

⌾宗小萍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回民中学 750000)

创设快乐的音乐课堂,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宗小萍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课堂是一个特殊的舞台,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活动中挖掘学生表演潜能:一、课堂上用课前“5”分钟表演和期末音乐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二、为音乐创设情景,挖掘学生空间想象力;三、用“师生互动,集体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表演意识;四、用合唱的形式,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通过以上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音乐的本质功能是审美,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审美观念。[1]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音乐课堂就是一个特殊的舞台,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的自信心,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改善他们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各种音乐形式给我们带来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真正达到用音乐艺术美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一、利用“课前5分钟”和期末班级音乐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半成熟时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天真可爱,爱回答问题,他们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多音乐活动不愿意参加,怕完成不好被同伴耻笑。因此我们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活动中及时鼓励他们,让他充满自信,我认为这一点是挖掘中学生表演潜能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在音乐课堂上我设立了“课前5分钟”,即每节课开始的5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轮流上来,有音乐特长的同学(会乐器或舞蹈)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没有特长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天然乐器”——歌喉,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上台展示的平台。当然,每个班有特长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同学选择唱歌。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曾这样说: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2]。刚开始多数学生显得腼腆,歌唱时更是扭扭捏捏,甚至抓耳挠腮,这时老师的一句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你唱的真好听,表情再投入一些,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诸如此类的话语,能使学生马上振奋精神,有出色的表现。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在课堂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会更自如的上台表演乐器独奏、舞蹈等,而没有特长的胆子比较大的学生,也会在同学的感染下上台表演一些小品、情景剧、诗歌朗诵等节目,甚至从来不敢上台的孩子,也蠢蠢欲动起来,勇敢地举手要求承担下节课的课前“5分钟”。这样经常性的舞台实践,学生们会渐渐地喜欢表演,上台表演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其次,每学期期末搞一次班级音乐会,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学生间的音乐交流和对比,能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表演意识和自信心。本学期所带的七年级学生让我感悟更深,他们的执着和出色的表演令我惊叹,例如:有的班级同学表演完之后,看到其他同学更精彩的表演,极力要求下去重新准备,下节课再表演一次,我总是给同学们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尽情的展示;八(14)班的陈楠同学更是落落大方,她请我弹奏一首钢琴曲,她来即兴表演,我也即兴弹了一曲,她跳的是那么的优雅、舒展,让我想起了中央电视台的舞蹈大赛;八(11)班出了五对合唱组合,他们精心编排,演唱是那么的投入等等。看到学生们的如此表现我暗自欣喜,也许正因为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些热爱表演的孩子们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为音乐创设情景,挖掘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表演潜能

音乐是幻想的翅膀,艺术是创造的天堂。进入初中后,学生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具有更高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为此,作为中学的音乐教师应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殿堂里尽情的去表演、尽情的去创造想象。

例如:在欣赏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时,歌曲悲壮的旋律和男低音深沉的演唱音调,表现了纤夫们悲惨的命运,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4/4嗨嗨呦吼0|”,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的处理方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由近又远,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听完这首歌曲,我让各小组派几名同学,根据乐曲的情绪表现出纤夫的形象,看哪组同学表现的最有情感,这样的活动,又一次激发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些同学能用精准的表情、动作刻画出纤夫的形象,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表演潜能。

三、用“师生互动,集体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表演潜能

在学习歌曲《青春舞曲》时,因为乐曲短小精悍,同学们很快就能学会。在学会歌曲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欣赏老师表演的舞蹈——《青春舞曲》,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一副期待的表情,我说:“注意看哟,新疆舞蹈有什么特点?看谁说得最准确”。此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我,于是我趁势播放《青春舞曲》,充满激情的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也已经随着欢快的音乐动起了脖子,而且大家神情专注。同学们精准的回答了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特点——翻手腕、动脖子,于是我顺势让全班同学起立,交了几个简单的翻手腕、动脖子的动作,大家分组练习,跳得好的同学在前面做示范,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全体参与的表演方式,你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做到努力而专注的去学习舞蹈动作。接着,我编了几组新疆典型的节奏片段,分组练习并进行比赛,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表演的乐趣中……这节课上的活拨而有序,师生互动,集体参与表演的活动,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度过,也可以勾起全班孩子的表演欲望,可谓一举两得啊!

四、用合唱的形式,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

合唱最能体现集体主义精神,挖掘全班学生的表演潜能。在合唱训练时,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同学们要做到挺胸抬头、身体立正,然后随着优美的歌声,使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美妙的歌声里。每学期举行一次合唱比赛,会让学生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每个班的同学,在上台表演的那一刻,都会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的表演本班的歌曲,为观众呈现的是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是那么的协调统一、饱含深情,他们的表演潜能在此时发挥得淋漓精致。经常进行合唱表演的训练,也会让学生在平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天。

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更能使学生逐渐走进音乐与表演的殿堂,培养镇定、乐观、自信的心理,为成为一名审美高尚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第一章湖北教育出版社[2]摘自(日本)高萩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回民中学 750000)

猜你喜欢

上台特长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老板的特长
上台说汉服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我和舞蹈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