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3易恒红
⌾易恒红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罗悃中学 550100)
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易恒红
设疑就是教师上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解惑总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设疑确实是启发式教法中一种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它发挥了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并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惯性,对学生基础素质的优化及其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创造,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试从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旧知识的提问
要求学生凭记忆作答,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了解,并能做初步的分析,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某一问题。例如:证明种子成分中有淀粉。当碘酒加入时,液体为什么会变蓝色?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剖玉米种子时胚乳滴上碘酒也会变蓝色)来解疑。这样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提问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花一定的时间理解并记忆的的。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对于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原理或生理过程,老师可适当联系加以比较而设疑,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如,在讲呼吸作用时,可以从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四个方面与光合作用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样一组设疑,学生就要进行思维和分析。由于知识间的迁移作用,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新学知识更新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对前面的知识加以复习,温故知新,有助于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问
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分别做了3个实验:(1)将植物体的叶、茎(较粗的)分别用塑料袋罩住,置于强光下观察,可以看到罩叶的塑料袋水珠较多;(2)将一盆花的叶用凡士林涂抹在叶面、叶背,罩上塑料袋观察,可以看到塑料袋中的水珠极少;(3)选择一晴天、阴雨天上午10:00分别在同一株植物体上罩上塑料袋,观察、对比塑料袋中的水珠量,可以看到晴天塑料袋中的水量多。
在学生观察到这些现象后,我就设计了这几个问题提问:⑴塑料袋的水珠从哪里来的?⑵为什么罩叶的塑料袋水珠多?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从哪个器官散发出来的?⑶雨天、晴天植物蒸腾作用的速度是否相同?⑷温度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吗?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过程掌握重要知识点。
四、选择恰当提问对象
提问对象的选择也是设疑教学法的关键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意识到了设疑教学法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恰当的问题。然而许多教师的提问对象是/尖子生0,一般优等生对所学内容都经过了预习,所以这些问题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长久不被提问,其他学生会感觉到被忽视,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这些就是提问对象选择错误产生的问题。毫无疑问,提问对象的选择绝不是随意的,而应该经过合理的考虑。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提问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对课堂中用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的提问,提问对象应根据问题难度有范围的随机选择。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提问对象有一定得能力回答所提问题,而不至于冷场。其次,随机性选择使得学生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会被提问,从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经常对一些课堂走神的学生提问,有助于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
五、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质疑提问
设疑教学法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把知识通过设疑的方式教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内容质疑。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提问,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首先,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更热烈。其次,学生提出问题会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点和掌握情况,教师好对症下药,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得设疑教学法的效果更加显著。设疑教学法内涵丰富,比如,可以创设情境设疑,通过实践设疑等。本文限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设疑的内容要科学,表述要准确。这样设疑才能激发学生思维,认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达到师生彼此沟通情感和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罗悃中学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