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审美教育
2016-04-13张琦
⌾张琦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 341200)
浅谈中学美术审美教育
⌾张琦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中学美术;审美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就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著名论断。这充分表明古人已认识到绘画对人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培养必要的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下面谈一谈个人关于审美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每次上课都是范画加步骤演示,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其实美术欣赏和其它艺术欣赏一样,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是通过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艺术形象的内涵。
中外美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再创造的兴趣,使他每看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成为人们不断欣赏的对象。
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不怕麻烦,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育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加强指导,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慢慢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手段。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可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平时用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还有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美术教育不是只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美的能力,最终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理解了美的同时,还升华了思想形成了独立的思维方式,通过绘画来感知美,创造美,也就有了创作的动力。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包括自然的观察,社会理解的观察,花开花落的观察,四季更替的观察,农村与城市变化的观察,古今建筑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不仅增加了知识和经验,而且主动地探索了知识,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和创作的源泉。
三、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美
世界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处处充溢着美。美的世界,需要有美的心灵去感悟。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知训练,即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美”的眼光去认识和观察周围的世界。
其次,教师在帮助学生捕捉美好瞬间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利用画家刻苦求学的曲折经历、美术作品描绘出的动人画面、我们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等典型资料,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美的创造过程,更是一种心灵美的塑造过程。每一位有灵性的孩子,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真善美”的感召下一定会创作出更富有个性的积极向上的作品,作品中多样的“美”,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而且把这种精神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助对比起来,阐述了作者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爱民如子的高尚品德,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
总结: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 3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