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搞好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6-04-13牛五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

⌾牛五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中学 741600)

新课改下搞好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

⌾牛五生

体育作为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其严密的结构体系与特殊的教育功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了充足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体育教学;学生;主体性;体育价值;合作

体育作为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有其严密的结构体系与特殊的教育功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机,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了充足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一、树立好安全意识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安全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头脑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切不可因为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就在教学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放羊”式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在实践课及理论课中进一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要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生活中常见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老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上体育课过程中的各种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消除不安全隐患;同时,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安全保护意识,做到随时随地注意保护学生,并能对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加以预见,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二、将德育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以强身健体为单一目的传统体育教学正在被素质教育所取代。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意志,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与德育渗透。在新课改下,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正被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重视,并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上将德育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队列队形是最基本的体育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声喊口令,学生进行练习,单调而苦燥。在新时期,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让现代教学手段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音乐代替口令指挥学生练习队列队形,将死板的队列练习置于优美的旋律之中,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性情,开启智思,提升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创新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意识,并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一直维系在“师道尊严”的局面上,师生关系实际成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统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民主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允许学生打断老师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等,这样,学生就能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他们就能全面、自由、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体育教学的社会教育意义。作为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除了要有努力钻研和开拓精神外,还要具有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练习的机会,安排组织易于体现集智取长的活动。如共同探索解决认识难点,友好协作、互练互评,热烈讨论辨明是非,学习借鉴他人运动心得,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的。

例如,在肩肘倒立和头手倒立项目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初期很需要合作和帮助,需要互相指正,发现错误,教师就要组织他们成立两人互帮互学小组,一个人练习,另一个人在教师指导下保护或协助同伴完成动作,这样既融洽学生人际关系,又潜意识地渗透了团结合作的思想教育。

五、定期组织体育竞赛

运动训练对许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各系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因此,应定期举行一些院系间的比赛,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和组织。以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比赛场上,运动员和观众情绪都格外高涨,因为关乎集体利益,所以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很大。不管输赢,他们都在比赛过程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了比赛和运动,这对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习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发挥课外优势

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任务,也不可能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迅速形成,应将体育教学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时空——课外。课外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能以较多的生活实践指导创造活动,能自发组成学习群体,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

比如,在一次室外拓展课上,我用一个游戏情节涵盖了多项能力和技术。不同姿势,不同难度的走、跑、跳,跨越障碍,急转折返,接力棒交接,持物奔跑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下达任务:让他们自行设计综合型游戏的形式和方法,充分考虑器材运用,积极融入已学内容,在下一次课上提供演示、评比的“舞台”。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观摩中开拓思维空间和视野,对培养学生主体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七、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明确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使他们知道体育的重要性,如体育锻炼可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对心理起调节作用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同时,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体育是兴国强民之源,体育教育的主体性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必由之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1]陈忠.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3,(21).

[2]钱小勇.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3]刘佳.基于快乐教学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中学 74160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